小心!吃藥壞習慣讓你搭上死亡列車

小心!吃藥壞習慣讓你搭上死亡列車

2010/5/28(2022/3/15 18:52更新)

文/奇美醫院電子報 第23期-內分泌科 楊純宜醫師

根據國外文獻統計,人的一生中因用藥發生不良反應之機率,遠大於交通事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各國住院病人每10 人有1 人會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其中有5%的患者因為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而死亡。另外調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於不合理用藥,而不是疾病本身。若依美國藥物不良反應致死占社會人口的1/2200 計算,我國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致死人數應超過1 萬人。臺灣已逐漸進入老年化社會,藥物的使用也逐年增加,既然人的一生與藥品息息相關,如何正確用藥,以保障用藥安全,是一般民眾必須學習的課題。

近來衛生署大力提倡病患安全,各家醫院也如火如荼的宣導中。其實在病患所得到的治療中,藥物治療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法,因此病患要學習瞭解自己的用藥是否安全!以下是幾個必要知道的訣竅:

  1. 身為病人或家屬的你在看診時除了陳述目前症狀之外,還需告知醫生病史(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是否有抽煙、喝酒或懷孕、現在正在使用的藥物(包括:西藥、中藥、健康食品、避孕藥…)以及藥物過敏史,這些資訊都有利於醫生開立適當的藥品給病人使用。
  2. 看病後,應確切瞭解自己是什麼病,是否該吃藥?要吃多久?與病情無相關的藥物,不應要求醫師開立。一般病人,很習慣於看病時要求加開胃藥,其實並不是每一種藥都需要添加胃藥,不是所有的藥品都會傷胃,具有明顯胃腸副作用的藥品其實只是少數。有時胃藥反而會妨礙主要藥品的吸收,因此不要主動要求添加其他藥品。
  3. 民眾看診後領藥時,應主動告知藥師,要領誰的藥,清楚說出姓名,以免領錯藥,病人應學會主動告知姓名,以免自己聽錯名字,領錯藥。拿到藥袋,必須核對藥袋上的每個項目是否正確,目前衛生署規定,藥袋的必須標示有1 3 項,建議標示有3 項。16 項完整藥袋標示包含病患姓名、性別、藥品商品名、藥品單位含量、數量、用法、用量、調劑者姓名、調劑或交付日期、調劑地點之名稱、地址、電話、警語、主要適應症、主要副作用、其它用藥指示(後3 項為建議標示)、保存方式、有效期限,這些項目藥袋上是否都標示清楚?
  4. 若拿到不認識的或非這次疾病的用藥,一定要詢問醫院藥師,因為有可能剛好是更換廠牌,但也有可能是裝錯藥袋或醫師誤開其他的藥物,因此必需詢問清楚。
  5. 藥物在保存上要極為注意,因為台灣氣溫為高溫、高濕度,因此建議藥品可先存放於冰箱下層或陽光照射不到之處,如抽屜,以免藥品變質。另外,藥品也需儲存在孩童不易拿到之處,以免孩童誤食。
  6. 最重要的是要按時服藥,不要任意增減藥量,服用過期或重複用藥或多服藥品。中西藥品合併使用可能帶來不良藥品交互作用,例如藥效加強或減弱,中毒或失效,因此不宜輕易併用。如果在服藥期間,病情有任何變化或服藥後不舒服,應即刻到醫院再給醫師診察,以免病情惡化。如果服用的是降血糖用藥,則應加強在家中的血糖監測,若有異常(如頭暈、肚子餓、冒冷汗等),仍應回院檢查。
  7. 民眾若是對於相關的醫藥報導有所疑義,應請教醫師相關的藥物資訊,與醫師討論利弊得失,並且討論是否有必要使用其他替代的治療方式,除非醫師專業建議停止使用,否則切勿擅自停藥。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病患的用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事務,需要大家共同來關心,雖然醫院有責任,但是如果病患學會辨識自己的藥物,多一份謹慎,那麼用藥就更有保障更安全,如此一來病患安全則成為全民的運動,使得病患就醫及用藥能更放心。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