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課程指導與訓練 視障者也可自理生活

專業課程指導與訓練 視障者也可自理生活

2011/10/17(2022/3/15 18:59更新)

「假若我們用盡過去的視覺和操作記憶試著理解一件事、一個東西、一個過程,但往往還是不得其門而入。」這就是先天失明的孩子在最早最早學習時面臨的困境,一個沒有視覺記憶可成為學習的基礎。當視覺的缺憾已無法回覆,操作成為學習的重要方式,操作記憶成為進階學習的基礎。先天失明孩子必須從學習簡單的操作開始,由簡到繁,逐步累積經驗和重複操作,直至速度與一般人的落差不致太大為止。這些非視覺的學習特性和一般多數使用視覺學習的特性有著很大的差異和不被理解。

多數後天失明者生活自理重建門檻是「心理創傷」,生活打理、就業獨立能力,從一切可以自己來能成為依賴他人,在面臨失業和經濟困窘的雙重打擊,如果連照顧自己都需要依賴他人的困境無法打破,他如何有自信的越過這個重建的「門檻」,積極的接受重建教育訓練。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說,我們需要重建成功的範例來激勵他們,能生活自理的成功、能職業回復的成功、能重新承擔家庭經濟重拾自信。

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表示,「速度與一般人的落差不致太大」影響著視障者的生活、教育和職業生涯。一位視障者一早上班出門前的準備時間是一般人的兩三倍,就表示著要很早起床、不然就遲到或花昂貴的計程車費。早期和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就如上階梯般,一階踩穩了才能再上一階。在「速度與一般人的落差不致太大」的前提下,不落後的教育學習階梯才能順利完成,職業才有可能和穩定。

視障者生活自理成功的範例從何來?誰提供他們在生活自理、定向行動的教育訓練—視障生活重建專業人員。此專業人員的產生需要有專業的課程內容和培訓計畫,和接續的服務方案。政府目前已訂有定向行動專業的課程內容和培訓計畫,唯有對視障者生活重建人員的課程內容和培訓計畫付之闕如。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多年透過募款和私人捐贈,培訓視障者整體重建人力以期能透由從指尖之觸覺認知世界、從生活與定向行走奠定皆有獨立的能力,在在證明了視障者在這個專業服務下的重建成效,希望政府能用更快的腳步跟上來。

如果世界一片黑暗,你要如何打理自己?要如何為自己繫上鞋帶?要如何吃飯?又如何去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生活上看似容易的動作,在沒有視覺之後變的困難重重,但並不代表視障者他們做不到,他們想讓大家知道:「我可以!」

面對著開放明眼按摩的來臨,視障者已無保障的職種,意味著視障者要有更強的獨立能力和一般人競爭,怎麼讓自己不被淘汰,原本就趨於弱勢的一方,又該如何飛翔於自己的天空。

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長年關注視障者全人化發展,用整體重建教育訓練克服視覺障礙的限制。讓大家知道視障者是可以擁有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很感謝一路相伴的秋圃文教基金會,長期的關愛與支持,希望能引起社會的重視。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