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定時定量 切忌暴飲暴食
75歲的蕭老太太,過去無糖尿病史,最近因為尿道感染食慾不佳,有將近一周僅進食少量食物。某天晚上出現意識不清,手腳抽搐,類似癲癇症狀。家人發現後,立即通知119,救護人員抵達後發現蕭老太太脈搏不整,立即送至醫院急救。
經醫師診察,急診電腦斷層並未發現新的腦中風或血管梗塞。心臟科醫師依據其心電圖顯示的心律不整,置放了暫時性的心律調整器,穩定病患生命。血液和生化檢查發現,蕭老太太血糖高達228mg/dl(正常範圍為空腹94-118mg/dl,進食後兩小時<200mg/dl),血中鹽分失衡,重要電解質(鈉、鉀)都低於安全範圍,次要電解質(鈣、鎂、磷)也都明顯低於正常值,予以輸液補充後,病患意識恢復,並安排會診腎臟科醫師。
蕭老太太過去無腎臟相關疾病,但在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劉文勝向病患和家屬詢問後發現,蕭老太太在住院前一天,因為自覺食慾變好,所以那天吃得很多。對照臨床症狀和相關血液、尿液生化檢查後確定診斷,這是一位因為長期斷食,再次飲食引發的「再進食症候群」。再經過腦波和血管超音波掃描後,無相關後遺症,日前已順利出院。
劉文勝指出,再進食症候群被注意到是在二次大戰時,戰俘或囚犯長期斷食倖存後,再次恢復進食,卻引發猝死。長期斷食的定義多指在連續五天以上的飲食量都非常低,包括在大災難(山難,船難)發生之後的倖存者,都是再進食症候群的高風險群。
醫生發現這些病患的死因是因為血中鹽分(電解質)極度失衡,通常以三低一高表現(低血鉀、低血磷、低血鎂和高血糖)。病理機制是因為長期斷食,突然再次進食後,高血糖引發胰島素大量分泌。體內因為飢餓而暫時休眠的所有細胞,在同一時間因為胰島素作用而大量活化,將血中的鉀、磷、鎂吸收到細胞中,進而引發電解質失衡,常會造成意識不清、肌肉無力、心律不整,嚴重者甚至可以致命。
劉文勝表示,因為營養及生活條件的進步,這類住院患者已經較為少見,發生率少於1%。但特殊情形的病患,例如年老或癌症病患、手術後、口腔及腸胃道疾病、酒精成癮或厭食症患者,風險則會上升。
老年人免疫力較差,常有合併病症,因而食慾不良,由於進食減少的病患常常有合併低血鈉現象,若鹽分補充太快,在年紀大、瘦小、低血鉀的女性患者身上,更容易因為血液鹽分上升太快而引發腦部細胞受損,臨床照顧上更應該小心。相對的,年輕女性若一味追求瘦身而過度節食,在厭食症和暴飲暴食之間來回,也是再進食症候群的高風險群。再進食症候群雖有致死風險,卻是照護上可以小心避免的。
他提醒年長朋友,進食宜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生活作息應規律,包括定時運動和均衡飲食。大自然崇尚規律,回歸自然規律便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若有營養和進食困難的相關問題,請尋求醫療專業人員協助,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風險和疾病。
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