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雖非狂犬病疫區 出國遊玩要小心

台灣雖非狂犬病疫區 出國遊玩要小心

2012/9/27(2022/3/15 19:23更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平均每10分鐘有1人死於狂犬病,因此WHO籲請各國應重視狂犬病對於人類和動物的影響,並加強宣導相關防治措施。疾管局表示,臺灣自1959年起不再有人類本土狂犬病病例,2002年及2012年各有1例於中國大陸遭犬隻咬傷之境外移入病例,今年7月發病之個案目前仍於醫院救治中。東南亞及中國大陸都是狂犬病發生率高的地區,臺灣雖然不是狂犬病疫區,但隨著與這些地區觀光及交流頻繁,對臺灣民眾仍有致命的威脅,疾管局特提醒民眾對於狂犬病預防與緊急處置不能輕忽。

疾管局提醒,前往狂犬病盛行地區,應小心防範被貓、狗、猴子、蝙蝠等動物抓咬傷。在狂犬病盛行地區遭前述動物抓咬傷,應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並盡速就醫,接受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潤傷口以中和病毒,並依時程接種五劑疫苗(分別於咬傷後第0、3、7、14、28天施打),以誘發保護抗體,降低發病的風險。中國大陸狂犬病疫情嚴峻,於當地遭受動物咬傷時,建議請儘速前往省市級以上之疾控中心、省市級之公立醫院就醫,以獲得較佳的醫療品質。

疾管局解釋,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腦脊髓炎,致死率近100%。主要發生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及中東等地區,其中又以印度、中國大陸及印尼病例數最多。狂犬病潛伏期約3至8週,初期症狀有發熱、喉嚨痛、發冷、厭食、嘔吐、呼吸困難、咳嗽、頭痛或咬傷部位異樣感,數天後出現興奮及恐懼現象,然後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痙攣,並引起恐水現象(又稱恐水症),隨後併有精神錯亂及抽搐等情況,如不採取醫療措施,患者常因呼吸麻痺導致死亡。

為預防境外移入人類狂犬病病例發生,疾管局已購置人用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並於國際預防接種委辦醫院及離島縣市衛生局儲備,在醫師評估後,免費提供在國外疫區被狗或其他溫血動物咬傷民眾預防接種之需。於疫區遭受動物咬傷之民眾,請於返國入境時主動告知國際港埠檢疫單位,以利轉介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種。狂犬病病毒感染高風險族群(如獸醫、實驗室研究人員及前往疫區長期居住旅遊者)若有暴露前預防接種之需求,可於出國前1個月逕至備有自費疫苗之醫院接種。相關資訊請參閱疾管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洽詢。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