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閱讀/在年歲增長的同時變得清明
各位是否擬定了生涯計畫?如果有,大概是將抵達終點的年齡設為幾歲?因為現在人們都說「人生80年」,所以我想,很多人可能都會想到80歲,或者是100歲左右。以此為前提,思考在這年限之前想做什麼、想獲得什麼樣的成功、想要怎麼幸福地生活。
不過,心裡也有許多不安。還在工作時,比較容易設定目標,但退休後要靠什麼生活?上了年紀之後,和社會的接觸變少,還能有「在社會中生活」的實際感受嗎?周圍其他人會不會對自己不客氣?一想到將來的事,心情可能就變得很灰暗。
在思考人生的成功時,「想成為什麼樣的老人」,是無論如何都無法迴避的問題。關於這點,我常說「要向江戶時代的人學習」。江戶時代的老人在社會上非常受到尊敬、尊重,開朗豁達地過著生活。為什麼他們能做到這點?這是因為,他們每個人都在「自己有天會成為老年人」這個理所當然的前提下,為了「成為讓年輕人和社會尊重的人物」,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漸漸增長年紀。
「學習是一生的喜悅」,江戶時代的人應該是將這儒家思想內化為己有,所以才能博學多識,具有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智慧,並且善於人際關係。這樣的老者即使不說什麼,也會受到眾人的倚賴。大家如果有什麼不知道的事,就會來借助他的智慧。而老者若因此對社會有所幫助,自己也會更有活力。在江戶時代的社會,就是有這種年長者受到尊重,因而活得更有朝氣的良好循環。那麼,江戶時代的人是怎麼學習的?答案就在「晦日」這個詞裡。
• 從晦日到朔日/「晦日」指的是農曆每個月最後一天,有「陰暗」之意。本來的意思是,因為每個月最後一天沒有月光、天色陰暗,但這個詞也用來表現「自己不是很清楚的、未知的領域」。從這個意思再引申出去,晦日就是回顧一個月中自己能力不足之處的日子,亦即盤點自己能力的日子。
比方,「我是不是惹惱那個人了」、「因為不擅長數字而吃虧」,或是「不了解敵情而導致失敗」等,會發現自己許多做得不好的地方。將這些不足之處當作課題,從下個月的第一天起改正缺點、努力學習,自己陰暗的部分也會變得清明。
再者,就如同在每個月晦日所做的事一樣,年底最後一天,也要回顧這年的所做所為,可不能悠哉度過。一年轉瞬而過,非常忙碌。在說著「新年快樂」、迎接新年的同時,也要用嶄新的心情展開讓自己變得清明的作業。
如果能年復一年持續這個過程,自然就能累積各種知識、智慧。年紀愈大,愈是變得清明。這個「清明」既有「精通事物」之意,也包含「感受學習喜悅,個性變得開朗豁達」的意思。就像這樣,所謂的「學習」,就是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事、察覺自己過去未曾察覺到的事。一言以蔽之,就是「讓自己的陰暗部分變得明亮」的一連串作業。在有生之年,要持續這個作業,以使自己成為讓社會倚賴的老者。在變老後,也能過著開朗幸福的生活。記住這一點,持續學習吧,這是取得「人生的成功」的一個大提。
(本文作者/田口佳史)
(摘自/讀論語不必多,懂一句就夠了!/如果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