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結核病潛伏感染 校園宣導預防性用藥
2013/4/14(2022/3/15 18:46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10日彰化縣衛生局召開「校園拒絕結核病,潛伏感染先治療」記者會,鼓勵潛伏結核感染者應及早接受預防性用藥,則可擁有保護力,將結核病趕出校園。根據統計,彰化縣高中職以下學生每年約發生7名結核病病例、所屬學校教職員每年約發生3名結核病病例。校園若發生結核病個案,平均接觸50名師生及教職員,潛伏結核感染約13人,1人於2年內發病,1人於未來25年發病,故若校園發生1人結核病將會傳染2人發病,進而再傳染給其他接觸者。
衛生局表示,校園為人口較密集之處,若發生結核病個案,將於校園中傳染,為防堵校園結核病發生,衛生局於4月召開「校園拒絕結核病,潛伏感染先治療」記者會,以短劇方式呈現:結核病個案接觸者感染與發病情形、透過各鄉鎮市區衛生所確認接觸者後,衛生所協助轉介或安排胸部X光及結核菌素測驗,並將檢查結果轉介給合作醫師進行評估,醫師則依據指標個案的不同,區分接觸者是否有相關異常(如:活動性個案、潛伏結核感染者或正常等)。
若胸部x光檢查正常、結核菌素測驗陽性,將進行潛伏結核感染治療(9個月),其副作用如:皮疹(尚未觀察到嚴重的藥物疹)、肝炎(約10~20%會暫時輕微升高,但不需停藥即恢復正常,嚴重肝炎發生率0.1~0.15%,多出現在投藥3個月內,通常停藥後會恢復),如能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並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吃完再走),則可有效減少日後發病的機會。
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呼籲「校園拒絕結核病,潛伏感染先治療」,對於校園結核病個案的密切接觸者,皆應配合衛生單位進行接觸者檢查,以發現未診斷的感染源及未發病的潛伏感染者,及早發現潛伏結核感染者,亦應及早接受潛伏結核感染治療,減少日後發病機會,防堵校園結核病再傳染。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