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閱讀/經濟成長下的無奈距離
2013/8/15(2022/3/15 18:49更新)
平日的工作裡,我坐在門診間,傾聽個案的故事,幾乎每次都忍不住想起家庭治療大師米紐慶(Salvador Minuchin)的話:「改變,是由社會延伸到家庭,而不是由一個單位延伸至大團體。」家庭終究是要配合著歷史情境來改變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同一套價值觀或運作模式。
一位男性個案談起了他失業以後的種種沮喪,忍不住回頭責備陪同來的太太,數落她當初不智的阻撓。原來,當年公司是要派他去東南亞新廠的,可是太太不放心可能發生的家庭問題,包括二奶這一類的外遇和青少年子女的教育,也就阻斷了他再一次升遷的機會,甚至後來因台灣的原廠裁撤而離職了。這類的故事,每一位主角的情節都有著他或她的獨特性。只是一旦將個人的問題放回到家庭裡思考,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又跑出來了。
我們總愛說華人社會的特性是以家族為單位的,或是說中國人的性格是建立在各種人際關係上。然而,在台灣也好,在世界各地也好,維持一個家庭生活的成本是日益提高了。從一個家庭最基本企求的住屋,就可以看出這個迅速成長的可怕成本。一對白手起家的夫妻,如果想擁有自己的房子,必然要兩個人都要外出工作,甚至要兼兩份工作,而且可能還要因為經濟緣故而遲延了生育小孩的意念。
甚至可能像這位男性個案一樣,必須陷入一個弔詭:在「為了維持家庭而遠離家庭」與「為了留在家庭而失去家庭或失去自我」之間,做一個無奈的選擇。維持一個家庭的經濟越來越艱難,不事生產的多餘人口(譬如老人或罹患慢性病的家人)也就悄然地被移出了家庭之外;甚至,在我們的一生之中,允許空閒下來的時光也越來越減短而匆忙。於是,我們依然活著,彼此之間的距離,卻是不得不拉大了。
「疏離」,現代人的典型人際關係,恐怕也是因應著台灣這樣的經濟成長而發生的吧。
(本文作者/王浩威)
(摘自/憂鬱的醫生,想飛/心靈工坊出版)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