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蚊出沒,每年6~7月最高
每年6-7月正是暑假旅遊旺季,但往往每次放假後皮膚科門診就增加了不少「紅豆兵」患者,在身上外露部份密密麻麻都是蚊蟲叮咬痕跡,患者仔細回想就會在野外,甚至是在中南部、花蓮市區曾經遭遇到密密麻麻小黑蟲近身接觸的經驗,小黑蚊甚至已成為中南部觀光業的致命殺手。
蔡呈芳 醫師表示,這些小黑蟲並不是真正的蚊子,而是俗稱小黑蚊的臺灣鋏蠓,坊間又稱為小金剛。為雙翅目,蠓科,鋏蠓屬,成蟲體長1.4mm,可穿越紗窗;棲息於灌木叢,其次為雜草,每年6-7月為最高,雌蚊白天吸血,午後2-3時為高蜂,單一小腿20分鐘即可吸引600多隻;活動力僅限於500公尺,故多呈塊狀分佈,喜二氧化碳,因此有往動物身勝上群聚特性。
以露水及花蜜為主食,但雌蚊則需吸食人血以撫育後代。在吸血後3-5天產卵於土上,平均每隻65個卵,3天孵化,幼蟲過13-18天化蛹,蛹期3-5天,羽化成蟲,生活史3-4週,成蟲2-3週壽命。幼蟲僅0.35mm,滋生於住家附近、樹林、竹籬下,其次為花生田、甘薯田、旱田、蔗田,再次為土牆、石縫水溝邊,孳生於藍綠藻、青苔處。
叮咬的治療與蚊蟲相同,也是以清良的止癢藥膏或藥水為主,嚴重時也可併用類固醇消除紅腫。雖然臺灣鋏蠓不像紋子會傳染重要疾病,且單一病灶比蚊子叮咬為小,目前也未發現有如蚊子唾液過敏的現象,但因每次叮咬數量可能驚人,造成的困擾不下蚊子。要防治叮咬,除了在盛行季節避免到上述地區外,使用含DEET的有效防蚊液也有幫助。由於臺灣鋏蠓的口器僅有1.5mm,因此穿著長袖長褲成效最好。
蔡呈芳 醫師建議在環境防治上,可於每年5-8月,針對棲息地每月以95%馬拉松微量噴灑二次,成效73%﹝大發作時﹞,或以國產捕蚊燈,夜間吊掛效果67%﹝小發作時﹞。至於環境打掃時,則除清掃溝渠外,更重要的是把水溝壁的青苔或藻類一併去除,也可配合除藻劑以增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