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不早期治療 家庭照護負擔將加倍
2014/9/15(2022/3/15 18:24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根據統計,全球約有三千五百萬失智症患者,且病例數每年以七百七十萬人的速度,快速增加,平均每四秒,就新增一名失智病患,在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共十三萬人罹患失智症,盛行率達百分之五,若在早期未能經診斷發現初期病症,倘若惡化,家庭的照護負擔,將會增加數倍。
十大失智症警訊 民眾可要仔細觀察
但事實上,失智症可以透過觀察,進而早期發現失智的初期症狀,並且獲得控制,臺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若發現家中長輩出現失智症早期徵兆 10 大警訊,包括,明顯記憶減退影響工作或生活、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搞不清時間或地點、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誤。
判斷力變差、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個性改變如疑心變重等,應早期就醫,以把握治療黃金階段。失智症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治癒,因此,預防失智症的發生為首要目標。預防失智有「趨吉」、「避凶」兩大方法:
1)「趨吉」增加大腦保護因子/ 多動腦、多運動、多社會互動、採地中海型飲食、維持健康體重。
2)「避凶」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 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頭部外傷、抽菸及憂鬱。
但根據臺北市失智症關懷專線 102 年 9 月至 103 年 8 月統計資料顯示,有近 200 通的諮詢電話表示,家中長輩可能有失智症的徵兆,想要進一步帶長輩到醫院作檢查,但長輩十分抗拒,以致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期。建議民眾能以健康檢查的方式,告訴長者只是做身體檢查,以增加就醫診斷的服從性。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