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1.5萬童疑發展遲緩 卻有1成拒早療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大隻雞慢啼」這句話常讓國內許多家長帶有迷思,認為孩子遲緩現象不必過度擔憂,長大自然就會好,而未及時介入。根據統計,台北市六歲以下的兒童,推估約有1.5萬名疑似發展遲緩,但每年僅約2000多名接受評估鑑定,而且約有1成家長拒絕政府單位介入,不需要早期療育相關資訊及協助。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分析,他們拒絕政府單位介入的原因,除了家庭功能尚佳,可自行連結資源外,大部分是因為擔心個資外流或標籤化、不瞭解所能獲得的協助及資源、家中長輩反對等。
研究:療育要趁早 3歲前是關鍵
另外有研究顯示,3歲之前接受1年療育,會勝過之後才接受療育的10年成績,因此,相關資源能否及早介入相當重要,若孩子有遲緩現象或其他異常的表現,建議家長要趕緊進行發展評估,並視需要提供服務或治療。
融入居家生活 5大招強化早療訓練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早療團隊指出,家長可以營造「適合孩子學習、發展」的情境,將療育重點融入在日常活動中,並提供了5大招,讓孩子在生活作息中即能發展及學習各種能力。
1)在能力範圍內,讓孩子獨立完成基本生活自理活動,像是進食、穿脫衣服、如廁、盥洗、收拾玩具等。
2)在學習初期,少用命令式的口氣指導,當動作執行不夠完善時,勿嚴厲糾正錯誤,而是多鼓勵,慢慢從而增進其喜好、信心與能力。
3)將療育練習放在日常活動中,像是若要練習從躺姿坐起來,可以在每次換完尿布或餵完奶後,讓他自己坐起;又如練習手指抓握物品,可以讓孩子拿取大人手中或盤子內的小餅乾。
4)若孩子已上幼兒園,多跟老師維持聯繫,以了解適應及學習狀況,配合學校同步在家養成各種生活常規。
5)若需要使用輔具,須落實在生活中,與孩子一起學習如何使用,在家中指導孩子正確方法,包括生活輔具(特殊奶嘴、湯匙)、學習輔具(特殊剪刀、筆套)、休閒玩具(如特殊開關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