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刺痛 3指標快速檢視DPNP
2016/11/16(2022/3/15 16:24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2歲張小姐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自從17歲開始就肩負控制自身血糖的重要任務,8年前開始,張小姐的腿部時而有刺痛感,白天因腿部腫脹無法專心工作,睡眠品質也深受影響,到院接受檢查,才發現是罹患糖尿病周邊神經痛(簡稱DPNP),經治療後疼痛症狀減緩許多,生活品質也獲得改善。
90%病人會感到中度、重度不適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盛行率可由剛確診為糖尿病時之7.5%,攀升至罹病20年後的45%~60%,其中有90%的病人會經歷中度到重度疼痛不適,杜思德理事長指出,台灣糖友的DPNP盛行率隨著罹病越久而升高,但臨床上病友的預防意識卻很低。
3項指標 檢視是否DPNP高危險群
杜思德理事長提醒,許多患者不知如何形容疼痛的感覺,甚至與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的症狀搞混,往往拖了很久,才確診為DPNP,為協助患者認識DPNP,糖尿病衛教學會提出3項指標,協助患者自我檢視是否為DPNP高危險群:
1) 罹病久/
罹患糖尿病越久,發生周邊神經痛的比例就越高。
2) 未達標/
罹患糖尿病期間,血糖控制狀況未曾達標。
3) 異常疼痛/
下肢或腳部容易異常疼痛,且痛感超過半年未能改善。
襪子保暖、適度運動、充足睡眠
在臨床治療上,DPNP以緩解疼痛為主要目標,目前包括抗癲癇藥物、抗憂鬱藥物皆可用於緩解周邊神經病變所造成的疼痛症狀,神經醫學會秘書長李俊泰醫師表示,除了藥物治療,他也建議病友可穿襪子來保暖、穿鞋前先檢查鞋中有否異物等方式預防受傷,另外透過適度的運動與充足睡眠,也可以協助減輕神經疼痛。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提醒,糖友自身及周邊親友,對於糖友的四肢健康狀況也要多加留意,時常觀察是否有傷口,以及四肢的感覺是否變得遲鈍,才可及早發現問題,然而,糖尿病是典型的慢性疾病,健康生活型態對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血糖受到控制,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就隨之降低,才可有好品質的生活。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