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大腸癌勿灰心 標靶藥物助腫瘤縮小
以往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年紀平均約為50歲以上,但是近幾年患者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陳致一醫師表示,五月時診間就出現了一位年紀不到四十歲的男性患者,經了解後,發現患者平時飲食不均衡之外,且因為工作的關係,缺少運動、生活作息不正常等因素都有可能年紀輕輕就罹患大腸癌。
排便習慣改變、血便、貧血等症狀 恐是大腸直腸癌引起
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但仍有相關症狀可察覺。陳致一醫師表示,如果右側大腸罹癌,可能會出現貧血、頭暈、體重減輕等症狀;倘若是左側大腸,初期症狀較多為腹痛、血便,或是排便習慣改變等。上述這些症狀容易被患者忽略以及輕忽,導致確診時常常已有一半的患者已是晚期或轉移的狀況。
事實上,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很高的癌症。陳致一醫師指出,第一、第二期的患者,可以透過手術治療,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第三期的患者也有約6成的治癒率。第四期腫瘤轉移的患者,雖然難以治癒,但是患者若積極接受治療,遵循醫囑,大部分病人仍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
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助腫瘤快速縮小 評估手術切除之可能性
拜現今標靶藥物及手術進步,即使是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不管是在存活率還是生活品質上,也有著與三十年前飛躍性的進步。目前已有單株抗體標靶藥物,陸續取得健保給付,對癌細胞具有高度專一性及親和力,能和EGFR(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結合,阻斷癌細胞生長和分化,顯著降低疾病惡化風險,與化學治療併用,可達到26個月的中位存活期。在治療上,腫瘤反應率可達近6成,且患者的腫瘤有更快速縮小的情形,提供原本無法手術切除的患者新治療選擇,增加手術可能性。
陳致一醫師指出,過去曾治療過多位患者,確診時都發現已有多處肝臟轉移,有些甚至合併肺部轉移,但在進行基因檢測確認RAS基因無突變後,投以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治療,不僅治療後腫瘤快速縮小,肝轉移的現象獲得良好的改善,有的患者甚至可以接受進一步手術,讓腫瘤控制更加穩定,生活品質也更好。
民眾應主動進行糞便潛血檢查 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陳致一醫師呼籲,民眾除了飲食均衡以及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之外,建議也要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50歲以上民眾應主動進行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除此之外,陳致一醫師也提醒,當民眾出現大便帶血、排便習慣改變、想上廁所卻上不出來時,更應積極求診大腸直腸專科醫師,安排進一步詳細檢查,才能「腸」保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