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直腸癌化學治療常見副作用
2008/6/6(2022/3/15 19:47更新)
自1982年起,癌症已成為我國十大死亡原因排行第一位,近年來結腸直腸癌為癌症死亡原因第三位,僅次於肝癌和肺癌,男性與女性發生機率相似,好發生年齡為50-70歲。結腸直腸癌的發生原因與飲食、是否有癌症家族史、年齡、是否有腺性息肉、是否有慢性發炎腸病變相關。
新店耕莘醫院藥師 魏麗雲指出,結腸直腸癌的治療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的藥物主要以5-Fu加上Leucovorin為主。接受化學治療之民眾,可能因為藥物之性質,在治療期間發生藥物引起的副作用。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
1.) 影響骨髓造血系統,病人可能會有白血球低下而引致的發燒感染,治療上可使用廣效性的抗生素以及白血球生長激素,改善因白血球低下而引致的感染問題。
2.) 對於發生口腔黏膜潰瘍的病人,除了使用抗生素、抗發炎藥、利用漱口藥水漱口給予預防及治療,也可以在治療前給予口含冰塊,預防口腔潰瘍的發生。
3.) 常見的胃腸道副作用,例如腹瀉可依據治療藥物的性質投予抗膽鹼藥物或是止瀉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對於容易發生噁心、嘔吐的藥物可於治療前投予預防性止吐藥。
4.) 某些藥物會引起病人手、腳、口腔周圍感知覺異常,一般停藥後就可改善,可以補充維生素B1,減輕神經毒性的傷害。手足部出現疼痛性皮膚出現斑點狀皮疹,稱之為手足症,可補充維生素B6改善症狀。
5.) 常見化學治療引起之掉髮,可以頭部低溫處理或降低血流量,以減輕掉髮的嚴重性。
多數藥品副作用在治療結束後就會停止,病人本身必需請教醫護專員,充分了解治療過程可能產生的反應,對於化學治療副作用的處置,以劑量調整及加強支持性療法為主要有效方法,因此,病人要與醫療人員互相配合,以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質,避免因藥物副作用造成病人與醫療的損失。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