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誤診的「假痛風」
由於醫學資訊的發達,大家對痛風已經是耳熟目詳,知道痛風是尿酸高(尿酸鹽結晶沈澱在關節)所造成。預防之道除了定時服用降低尿酸藥物外,要少吃普林含量高的食物及避免喝酒,而在急性發作期時短暫使用消炎止痛藥及秋水仙素控制,痛風是一種非常容易了解和治療的疾病。但有一種關節炎,它是因焦磷酸鈣鹽結晶沈澱在關節,發作時會像痛風一樣波及大腳趾,引起劇烈疼痛,症狀可能會持續幾天,而後便消失。在臨床上常被誤診為痛風,我們稱它為「假痛風」。
臺北醫學大學院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張棋楨醫師指出,假痛風與痛風一樣,是因關節內的結晶體所造成的。為什麼會形成焦磷酸鈣鹽晶體,到現在還不清楚,可能因荷爾蒙或鐵或鈣或銅新陳代謝失調而引起,動手術和患嚴重的疾病都有可能造成假痛風發作;假痛風易發生於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身上,越老機率越高,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相當。
但假痛風的徵兆症狀有那些?應如何診斷?張棋楨醫師說,假痛風急性發作時會像痛風一樣,疼痛會突然出現,關節會紅腫熱痛,症狀消失在幾天後,正所謂來去匆匆。而假痛風復發時的型態因人而異,可能波及膝關節或腳趾。在慢性的假痛風症狀,會時好時壞,疼痛的程度不如痛風,可能同時波及數個關節,尤其是手腕、手指、膝、髖和肩。很特別的是假痛風常與退化性關節炎同時存在。和痛風一樣,分析病人的關節液如有菱形晶體就能做出確實的診斷。X光檢查可以顯示出軟骨鈣質沈澱的病灶。
張醫師表示,假痛風尚無任何藥物可以根治,或預防其形成(造成原因不明),它不像痛風可用降尿酸藥物來降低尿酸防止結晶形成,因此只能針對減輕發炎所造成的疼痛來進行治療。治療假痛風通常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來治療,約服用3~10天,如果發作疼痛激烈關節腫脹,抗發炎藥物效果不彰時,可以抽出關節液或將類固醇注入患處關節,以快速減輕發炎疼痛,但次數不可過於頻繁。如果疾病是慢性的且影響多處關節,就必須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以避免疾病復發。
雖然假痛風目前尚無治本的藥物,但症狀可透過藥物得到良好的控制。多數假痛風患者都可以過正常的生活,不受疾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