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放手課題!養成孩子的獨立自主
荷蘭小孩升上中學後必須獨立自主
她的長子萊斯八歲時就開始自己騎車去練習網球和曲棍球,他有支老舊的手機,可以在結束練習要回家時打電話給母親。現在萊斯已經十歲了,有時會自己先從學校回家等父母回來。外婆寶琳補充說:「你必須讓小孩培養責任感,不然他們長大之後會不知道該怎麼辦。」
仔細想想,我發現荷蘭小孩升上中學之後必須要獨立自主,其實是有現實層面的原因:這個年齡層並沒有課後社團,因此父母會希望他們自己上下學,並且獨自顧家等待父母下班。自從艾文的兒子滿九歲和六歲,他們在白天就必須自己顧家約一小時。艾文還沒試過讓他們在晚上顧家,不過這是明年的計畫,她說:「當然,要是出了什麼差錯,我一定會非常自責。」
在英國,儘管沒有規定在特定法定年齡以下的孩子不能獨自在家,但如果法律判定此舉對孩子造成危險,家長可能會因此被起訴,也確實有這樣的案例。至於什麼情況足以造成危險,仍然是懸而未決的爭議點。最近,一位家裡有小孩的英國朋友告訴我,他的鄰居語帶威脅的說,如果他再讓六歲的孩子獨自在前廊玩,就要通報主管機關 ──這種狀況在荷蘭人眼中簡直是荒謬。
寶琳說她有告訴女兒該怎麼在失火時逃出房子,由於他們的房間位在閣樓,遇到緊急狀況可以用繩梯從窗戶爬出去。有一次,寶琳和丈夫出遠門到阿登(Ardennes)度週末,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則待在家中。結果青少女艾文生病了,當時還沒有手機,無法輕易聯絡到父母,不過艾文的姊姊主動打電話給醫生,單靠自己的力量便順利解決了問題。顯然,寶琳是個稱職的母親,教出了懂事又自立的孩子。
學著放手
確實,在現代荷蘭繁忙的市中心,可以騎單車的孩子比較少了,整體社會風氣也偏向多保護孩子一點,不過和英美家長過度保護的焦慮心態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
這一代的荷蘭家長都是在沒有大人陪同的戶外活動中成長,而現在他們也有意試著讓自己的孩子享受一樣的童年。因此儘管我訪問過的荷蘭家長確實會擔心小孩在水邊玩、跑到樹林裡,或是在擁擠的單車道上騎車,他們還是試著客觀面對自己的恐懼,避免自己不合理的約束或限制孩子。
從外人的角度看來,這可能是種隨性又放鬆的育兒方法,但事實上,對於這些家長們來說並不容易──他們必須主動做出決定,為了孩子著想,而放下自己的恐懼。就我的觀察,荷蘭父母並不是沒有意識到潛在的危險,警覺的程度並不亞於英國的父母,他們只是選擇用比較冷靜的方式去面對。
我每週去上瑜伽課都會接觸到「放下」這個課題,今天班上只有三位母親,每個人的孩子都即將面對全新的挑戰: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媽媽,她十八歲的兒子剛剛踏上旅途;有一位年輕的媽媽,兒子才剛上小學:而我兒子則是剛升上中學。我們討論到將來要面對的變化,年紀最長的媽媽說:「孩子每踏出一步,我們就要學著放手。」她說的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