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壽命比較長 退休銀彈多少才夠?
其次,先要能精確計算出實際應該要準備的退休金,才能知道還有多少差額?而這個差額的大小,就決定了妳在接下來的這個退休的衝刺期中,到底能有哪些作為?是「小拚一下,再努力多存一些退休金」?還是「根本很難達到,就只能想辦法努力開始降低生活花費」?亦或是「想辦法在65 歲退休後另外找一個工作」?
簡單來說,只有透過「確實精算」出所需的退休金之後,再減去下一篇的「現有資產盤點」,妳才知道其中的缺口有多?且這個缺口,完全決定及指導妳退休後的生活及各項作為。而為了精確地計算此生的退休金,讀者必須先確定以下三件事:
1)退休年紀(when,何時退休):
事實上,不論是已經定案的軍、公、教年改方案,或是現有的勞工保險退休制度,除了少數例外的情況外,幾乎都已經朝向「65 歲為法定退休年齡」的統一模式。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民眾,不論身分是軍、公、教、勞,退休年齡都只能設定在65 歲。
而在設定退休年紀之後,用「平均餘命」或「自己假設餘命(例如家族成員中,差不多的平均壽命)」減去退休年齡後,再乘上每年的預計花費金額,就很容易得出準備退休金的總金額。
2)餘命:
一般來說,可以「國人平均餘命」來設算。根據內政部所公佈的「2017 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0.4歲。
其中,男性平均壽命77.3歲,女性則為83.7歲。
再以勞工在法定的65歲退休、台北市民平均餘命是83.57歲為例,表示退休後平均還有近19年可活。代表住在台北市的勞工,必須準備至少差不多20年的生活費,才可能會「夠用」。
3)定期與固定花費:
在這裡,一個最簡便且不花腦筋的算法,就是依照行政院主計處「2017 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裡的數字-台灣地區平均每人年可支配所得(所得總額扣除稅費、利息等非消費支出)27,659元,以及平均餘命20 年來算,等於這輩子至少要準備差不多332 萬元。
假設只用較低的數字-平均每人每月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23,686元,以及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為2,203.2元來看,在計算不同平均餘命下,需要準備的退休金數字也會不同。
(本文摘自/空巢的勇氣:人生下半場的35個必修學分/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