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的你 卻有不敢依賴的痛
「如果我從小就習慣位移到別人的位置上,那我應該很習慣跟別人靠近不是嗎?為什麼志遠和怡君他們會覺得我很遙遠呢?」
端起桌上的骨瓷藍色唐草紅茶杯,微微笑了一下,蘇青抿了一口最愛的英國Fortnum & Mason蘋果紅茶,不疾不徐地說:「如果我們在童年期間無法向主要照顧者表達需求,某個程度來說,就等於提早失去了童年。有些孩子甚至心裡不自覺地為了自己不夠好、不夠體諒、不夠獨立、會嫉妒……而自我批判,所以儘管他們很可能一直努力藉著出色的成績、表現來討好別人,可是其實從來都沒辦法感覺到或者真正相信自己是優秀美好的。
「深怕『自己永遠不夠好』的信念和焦慮,成為這些小大人們成長時的內心持續驅動力。也就是說,你們一直帶著『我不夠好』,『我一定要是好的,才會被愛、才會安全』這樣自我認知和強烈的不安全感,一路往前成長。
「我們常常忽略一件事:如果一個人內在的不安和焦慮很高,又習慣時時自我檢視有沒有做好,這將讓別人感覺到和他之間是缺乏連結且疏離的。」
「為什麼?這不是只是我們和自己之間的關係嗎?並沒有牽涉到別人啊!甚至,我一直很努力和怡君、志遠他們靠近啊!為什麼別人會覺得我疏離?」易晴依舊困惑的問。
「哈哈,就是因為你們的『努力』,讓你們即使跟別人在一起也是『人在心不在』的啊!」蘇青進一步解釋:「你知道嗎?太早就曉得不能去做父母不喜歡的事的小孩,很容易不自覺地被導向完美主義,於是全部的心思都不自覺地罩在『害怕哪裡沒做好』的自我檢視和焦慮裡!就像一個隨時都上戰場的戰士一樣,無論是跟自己在一起,或者是跟別人在一起,你們都很難放鬆下來。你們無法就是只是處於『當下』、享受『當下』,這就是一種『不在』的狀態。
「除此之外,有些小大人會產生『我是孤單的,我只能靠我自己』的信念,他們在生命早期的某個時刻暗自下定決心:我再也不要有任何感覺,避免自己感受到情感連結的渴望以及缺失的痛苦。可是離開情緒腦,鍛鍊理性腦的模式,也讓這些小大人長大之後變成和情緒、情感斷鏈的超理智機器人,而這往往讓身邊的重要他人感覺到無法和他有真正的親密連結。」
「天啊!這也好像志遠耶,我覺得他就是這樣的人,以前我還以為是他不想和我太親近,現在想想,他是家裡的長子,所以他也是跟我一樣是小大人嗎?」易晴好驚訝,同時也彷彿多了解了志遠一些,甚至多了一種身為同類的哀憫與連結。
「而且,可能還有另一個更深的傷害,」蘇青語氣轉為沉重,語重心長地說:「那是內心不自覺的『羞恥感』。基本上,童年原本就是人生中一段非得仰賴他人不可的時期,如果依賴他人的需求被拒絕,就意味著這個孩子不斷地被迫為自己的需求感到羞恥,而且不斷受挫。
「以你在心畫中回溯到那個一、兩歲的傷為例,當依賴的需求得不到回應,甚至逼得你鬧情緒發脾氣了,但這憤怒仍然無法被父母接受,結果就是這孩子內在世界的分裂。
「因為我們會把對父母忽視我們的憤怒,轉過頭來壓抑自己對他人的需求,長大後,我們會不自覺的在心裡對『想要依賴他人的自己』發動攻擊。」
「你是說攻擊自己嗎?」易晴再度一臉詫異。
「是,原本是幫助我們適應外境生存下來的內心保護系統,開始轉為心理學家所說的『內心原魔系統』——就像在心裡有個魔鬼一直跟你說:『依賴是不應該的,依賴是可恥的,依賴是痛苦的』,他不斷把這種暴露自己脆弱的依賴,視為一種必須敲響的『內在即將再度受創的危險訊號!』
「這種內在的矛盾、掙扎、衝突,就是小大人的內心圖像,因此要這些小大人去依賴一個真實的人往往是不可能發生的。於是我們一方面在內在世界以自責自貶等方式攻擊自己,另一方面也讓自己遠離心中渴望的關係!所以獨立和依賴,也很可能是你心中的另一組對立的兩極性格。『我需要別人,但我無法依靠他們』,這就是你們內心裡的傷痕。」蘇青的微笑裡有理解也有心疼。
「不過,我說過,我們的確會被過往的生命經驗影響,但我們並不會被注定,我也一再地分享這個信念:看見就是力量!現在,你看見了這些隱形的圖像、隱形的鐵鍊之後……」
像是故意留下一段空白,蘇青停下來喝了一口茶。再抬起雙眼,她沉靜而溫柔的對沉默的易晴提出一個重要的探問。「更重要的是,你要為自己創造怎麼樣的未來呢?」
(本文摘自/找回聲音的美人魚/心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