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孩子很重要 父母不能依賴教養偏方

懂孩子很重要 父母不能依賴教養偏方

2020/9/11(2022/3/15 3:47更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活中常會遇到的場景,包括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哭或生氣、違抗大人指令、上課不專心、寫功課拖拖拉拉、人際關係不佳等。如果用年紀來區分,大概從幼稚園到18歲前,孩子有上述這些問題或上述以外的問題,而你也試過一些書、試過一些教養方式,或者跟老師討論過,效果依然不佳,那麼建議你帶著孩子到兒童心智科看看。
 
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在其著作《你的孩子不奇怪》提到,在醫院或診所裡,孩子或家長不太會接觸到心理師,通常由醫師看診,初步判斷孩子的狀況及是否需要用藥,有一些情況,醫師會轉介給心理師,就是用一些心理學的方法來了解孩子的狀況,有些醫院叫「心理測驗」,你不用把它想成一種考試,心理測驗也只是「心理學方法」的其中之一,其他例如觀察孩子的行為、有系統的收集孩子相關資訊,以及判斷孩子精神與情緒狀態等,也是一種心理學方法。

大數據可檢測孩子行為需要矯正與否 
為什麼需要心理衡鑑呢?有可能是醫師在診間的時間不夠,無法完整看到孩子的樣貌,或家長提出的問題或困擾,孩子在診間並沒有出現。另一種可能是,需要把孩子的行為具體化與數據化。最常見的注意力不足,如果小明跟小華的家長都說孩子們有注意力不足的情況,那麼心理師就需要判斷:到底有沒有?如果有,嚴不嚴重?有多嚴重?心理治療是延續著心理衡鑑來的,所以完整與正確的心理衡鑑是重要的,就像去旅行,如果出發的方向是錯的,無論搭火車或搭飛機,都沒辦法到達目的地。
 
臨床上常會需要「常模」,也就是大數據,協助我們說明孩子的狀況,所以可能會聽心理師這樣講:「小明的注意力不足,在測驗裡面遺漏的反應比較多,如果跟同年紀的孩子相比,小明的表現可能會落在後百分之五,也就是說,如果有一百個同年紀的孩子,一起來比注意力,小明是倒數後五名。」
 
你注意到了嗎?「同年紀」是關鍵字,一個行為需要注意或矯正與否,跟年紀及所處環境有關,例如2歲小孩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而哭鬧、在地上打滾,可以被接受的;如果小學生在同樣的情境做出同樣的行為,就值得注意了。
 
自以為理解孩子vs.覺得爸媽都不懂
總結一下,心理衡鑑就是盡可能了解家長所擔心的問題,並協助醫師判斷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到底嚴不嚴重?原因是什麼以及規劃如何治療?李介文說,門診經常看到「自以為理解孩子」的家長及「覺得爸媽都不懂」的孩子們,彼此間衝突的明顯對立,也讓親子關係僵持不下。
 
那麼兒童心智科可以幫上什麼忙呢?孩子狀況涉及情緒、心理、人際、學習,身為家長的我們也活了幾十年,成長過程中可能也經歷過類似的問題,所以我們會有各種方法,或者說偏方,例如感冒喉嚨痛,有些人會說吃冰糖燉梨,我曾遇過有些媽媽說,當嬰兒哭時,只要比他哭的還大聲,嬰兒就會停了。
 
當我遇到家長對於教養有自己的偏方時,還真有點尷尬,因為這些經驗不見得是錯的,雖然有些缺乏實際的科學證據,但有些人用起來還真的有效,既然如此,心理師與兒童心智科團隊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呢?畢竟心理師的存在就是在學習與整理各種孩子的狀況、問題、各種有效的解法,最重要的是判斷你的孩子適合哪一種解法。有許多家長看了許多書、上了許多課程,急著要回家試試這些方法有沒有效,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我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貌?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