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沒警覺?醫:7指標「中1個」就是高骨折風險

骨質疏鬆沒警覺?醫:7指標「中1個」就是高骨折風險

2021/12/15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是一個「無聲的疾病」,雖然一般民眾普遍認知度高,卻鮮少主動篩檢,更對骨折風險毫無警覺;直到意外跌倒骨折就醫,才發現已罹患骨質疏鬆症,嚴重更可能導致失能臥床,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依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65歲以上銀髮族,骨質疏鬆症為常見慢性病第4名,且伴隨年紀增加,骨質疏鬆症患者人數也隨之增加。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骨科病房主任戴大為表示:「全台約有130萬名民眾罹患骨質疏鬆症,僅有20至30萬人接受骨鬆治療。建議極高骨折風險族群,要具備先促進骨質生成以提升骨質密度、再減少骨質流失的觀念,配合持續回診接受治療,讓自己可以保有行動力自在生活,遠離骨折風險。」 

骨鬆患者7大指標揪出極高骨折風險族群
根據2021年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若骨質疏鬆症患者符合下述其中一個條件,則為極高骨折風險族群:

  • 骨密度T值低於-3.0
  • 最近12個月內發生骨鬆性骨折
  • 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中仍發生骨折
  • 有多發性骨鬆性骨折
  • 服用對骨骼損傷藥物發生骨折,如長期類固醇
  • 跌倒風險高或有傷害性跌倒病史的患者
  • FRAX骨折風險極高患者,如10年主要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30%、髖關節骨折風險>4.5%

(註:FRAX為世界衛生組織所開發的骨折風險評估計算公式,線上計算請見連結

戴大為建議,骨質疏鬆患者比對上述條件,若7項中「有符合1項」即為極高骨折風險族群,患者可主動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療程。

骨鬆治療藥物趨完善,骨質生成與抑制流失雙管齊下
戴大為說明,治療骨鬆主要可分為「減少骨質流失」及「促進骨質生成」2大類藥物,前者為抑制蝕骨細胞作用,以防止骨質過度流失,過往以此類藥物治療為主。

然而,現今骨鬆藥物在健保給付已更為完整,研究顯示,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快速增加骨密度,後續再使用減少骨質流失藥物,可維持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特別對於極高骨折風險患者,雙管齊下,可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婦5年脊椎骨折斷5次!骨質生成助恢復行走
戴大為分享病患案例:一位72歲王姓婦人6年前因跌倒造成髖部骨折,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後隔年中風,行動不便導致骨質流失更快速,5年間脊椎接續斷了5次,今年6月轉院進行骨密度檢查發現T值為-3.9,為極高骨折風險族群。

經醫師團隊討論後,建議病患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治療,目前療程已完成半年左右,婦人從原先無法站立,至今已能靠助行器走路,並無再發生其他部位骨折。但仍需定期回診並遵從醫囑、持續接受骨鬆治療。

「對於有極高骨折風險的骨鬆患者而言,最重要的還是持續治療不中斷,只要遵循醫囑,骨鬆是可以被治療的。」戴大為提醒:目前健保給付有不同的促進骨質生成藥物可提供患者選擇,建議患者與主治醫師討論自己的病況是否適用;在完成促進骨質生成藥物療程後,也需共同擬定後續治療方案,並遵從醫囑持續治療,才能有良好治療效果,有效避免骨折再次發生。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