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喘咳、胃潰瘍 神經內分泌腫瘤千變萬化 平均5-7年才確診

腹瀉、喘咳、胃潰瘍 神經內分泌腫瘤千變萬化 平均5-7年才確診

2020/10/22(2022/4/18 21:52更新)

2020-10-22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新一代蘋果手機於不久前上市,再掀搶購熱潮,而9年前因為胰臟癌離世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他罹患的其實並非傳統長在胰臟上的腫瘤,而是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此疾病因賈伯斯才漸漸被大眾認識,故神經內分泌腫瘤又有「賈伯斯病」的暱稱。

三軍總醫院51病房主任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佳宏主任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主要是神經及內分泌系統產生病變造成的腫瘤,因為疾病所產生的症狀沒有特殊性,所以難在早期就即時發現。

影響全身神經內分泌系統 症狀紛雜不明難確診
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發生在身體各部位,進而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其中又好發於腸胃道,使得胃酸分泌過多導致消化道反覆潰瘍;影響支氣管神經而引發咳嗽、氣喘;其他症狀包括慢性腹瀉、低血糖嚴重飢餓感、盜汗、熱潮紅、發熱、心悸及皮膚炎等,因症狀紛雜不明,常被誤認為其他疾病,導致患者平均需5~7年才能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

陳佳宏主任指出,神經內分泌腫瘤發生於腸胃道者約佔6成、肺部約佔2成、其餘部位佔約2成。腫瘤依生長及分化程度可分為三個等級,預後較好的G1、G2,以及惡性程度較高的G3。除了手術切除、電燒、放療外,G1、G2等分化好的細胞,即使有遠端轉移,以體抑素類似物及標靶治療仍有不錯的效果,但G3分化差,僅能以化學治療。

七旬婦腫瘤復發難手術 健保給付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助縮小腫瘤
陳佳宏主任分享,門診中有一名居住澎湖的73歲婦人,罹患G2小腸神經內分泌腫瘤,曾使用手術切除,不料一年後再度復發,導致她腹痛、腹瀉不止,生活大受影響。經醫師建議後接受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治療,至今使用一年多,症狀已明顯獲改善,生活品質大幅提升,且檢查結果顯示腫瘤已縮小近四分之一,讓患者與家人重拾笑容。

陳佳宏主任說明,該患者狀況評估後無法手術,故替她申請健保針對G1、G2,有轉移或無法手術切除者給付的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相較傳統體抑素類似物注射疼痛感更低且使用便利性更高。此外,據臨床試驗顯示,對於非功能性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相較未用藥組別能顯著延長無惡化存活期達20.5個月,另有研究指出,針對功能性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也能有效緩解腹瀉及潮紅症狀達7成以上。

陳佳宏主任補充,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因施打體積較少,所產生的不適感與副作用也較低。不同於以往需每月回診的傳統體抑素類似物治療,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經醫護人員指導後,患者有機會在家由親友或自己完成注射。上述提到的73歲患者,經醫護人員教導,目前在家即可由家人協助完成施打,無須每個月進出醫院,大幅提升日常生活便利性。

神經內分泌腫瘤全解析! 專家醫師著作9月問世
為普及一般民眾對於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認知,陳佳宏主任與台北市立仁愛醫院安寧照護科呂敏吉主任、三總社會服務室蔡惠芳社工師共同著作《戰勝神經內分泌腫瘤》一書,已於今年9月份出版,深度解析神經內分泌腫瘤罹病警訊、治療選擇、醫療照護及心理適應。

陳佳宏主任提醒,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千變萬化,症狀與許多常見疾病類似,民眾若有類似症狀,應多加留意。若不幸確診也無須過於擔憂,目前治療選擇多元,建議應與醫師充分溝通,評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以降低疾病負擔,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7845

集結資深記者,擔任醫療與民眾之間的橋樑,採訪醫界專家,將艱難的醫學名詞轉換為日常生活知識,提供最專業、最用心、最貼近您的健康新聞。希望大家多傾聽身體的訊息,除了治療疾病之外,在平時生活中享受健康!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