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機智醫生生活》劇情真實上演 「這手術」治腦動脈瘤
2021-12-07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前陣子引發熱潮的韓國醫療劇《機智醫生生活》中,女主角蔡頌和的門診曾出現一位患者,確診腦動脈瘤,但因瘤囊累及眼動脈,手術中有高機率失明,在聽完病情解說後,患者陷入疾病風險及手術風險兩難之中,一度拒絕進行手術治療。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診療部主任、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理事及台灣神經血管外科與介入治療醫學會理事長黃浩輝教授對此解釋,劇中主角用的是傳統白金線圈栓塞手術,栓塞過程的確可能使眼動脈出口被堵住導致失明,但近年來有更新的方法利用血流導向裝置治療動脈瘤,置放後可使腦動脈瘤萎縮甚至消失,眼動脈不會被阻塞,可避免劇中治療的困境上演。黃浩輝教授也分享,自己臨床中遇過極度相似的案例,置入血流導向裝置治療後的病患追蹤到現在,除動脈瘤已完全塞閉外視力也沒有受到影響,預後相當良好。
白金線圈栓塞動脈瘤已備受肯定 但腦動脈瘤復發率仍是問題
腦動脈瘤的產生因為腦血管壁長期受血液不平均壓力衝擊,脆弱處造成血管囊狀隆起,管壁因此更薄、更脆弱,不分大小都有破裂風險,也無法預測瘤囊何時會破裂致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確如劇中所說,「就像一顆未爆彈藏在腦中」,破裂後甚至有1/3的患者到院前即不幸死亡。
黃浩輝教授說明,過去腦動脈瘤外科手術需開顱,恢復期長,風險也較高,因此即使患者診斷出未破裂的腦動脈瘤也不一定會開刀,追蹤觀察一段時間後,如有發現瘤囊變大或破裂情形才會進行手術。而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微創栓塞手術出現,可透過X光透視,從患者股動脈置入導管到腦動脈瘤內,再釋放白金線圈將瘤囊塞閉,降低血流入瘤囊內的壓力,隨後產生血栓及纖維化,最後動脈瘤完全栓塞,避免破裂,不僅手術傷口較小,恢復期也較短。
但白金線圈栓塞也有治療瓶頸,包含無法使瘤囊縮小,復發率會因線圈擠壓或線圈的緻密度不理想的原因影響。另外黃浩輝教授也提到,如果患者腦動脈瘤較大,復發率也會比較高,這些困境間接促進了血流導向裝置的誕生。
導流血液避免血流入瘤囊 裝置促進血管內膜化加強瘤口的閉塞
黃浩輝教授解釋,血流導向裝置是利用質地軟、緻密的軟金屬線編織的密網支架,放入血管腔內而非腦動脈瘤囊,從血管腔中導流血液,同樣有避免血液流入動脈瘤囊內的效果;再來,隨著時間,血流導向裝置可促進血管內膜化,達到保護血管壁,甚至有讓腦動脈瘤萎縮的效果,降低復發機率,也同時減少腦動脈瘤壓迫到其他神經的機率。
黃浩輝教授指出,國際大型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置入血流導向裝置五年後,動脈瘤完全閉塞率高達95%,而不只小型動脈瘤,對大動脈瘤也有相當程度的功效。
施行血流導向裝置難度高 醫師經驗相對重要
血流導向裝置協助改善許多腦動脈瘤過去治療上的困境,但也因其質地軟的特性,導致手術施作難度增加。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做為台灣臨床使用先驅,專業醫師團隊在施作手術前,至歐美各國進行無數次觀摩、學習,並經過國外指導員長期訓練,黃浩輝教授表示,截至目前為止林口長庚已有好幾百例的手術實例,成功率都超過9成,腦部手術已不像過去民眾心目中所想的這麼可怕。
腦動脈瘤及早診斷、治療 從頭避免破裂風險
黃浩輝教授提醒,腦動脈瘤好發於有相關家族病史、三高族群、動脈粥樣硬化及長期抽菸族,因腦動脈瘤初期無症狀,過去常有破裂跡象時才能確診,但現在影像檢查儀器越來越進步,包含磁共振(MRA)或電腦斷層血管攝影(CTA),都能協助民眾早期診斷、治療,尤其高危險群更應定期安排施作腦部健檢,及早發現並在腦動脈瘤未破裂前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