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麼努力生活⋯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試試「逐夢5招」不為別人活
願意下注在自己身上
如果沒人相信你,你還是可能成功,但是如果你不相信自己,你永遠不會成功。的確,如果你不相信自己,也很難相信其他任何事情,世界再大你也漫無目標,沒有向前邁進的動力。然而,那些擁有夢想的人相信自己,當他們有強大的自信時,就會願意下注在自己身上。
擁有一個夢想代表你對自己的信念超越了恐懼。在電影《拼出新世界》(Akeelah and the Bee)中,展現了相信自己以及個人潛能的強大力量。故事講述來自洛杉磯南部的女孩艾姬拉(Akeelah)克服許多障礙,參加全國拼字比賽。
她的拼字教練拉勒比博士(Dr. Larabee,勞倫斯.費許朋[Laurence Fishburne]飾)問她:「你有什麼目標嗎?長大後想做什麼?醫生、律師或喜劇演員?」
她回答:「我不知道。我唯一擅長的就是拼字。」
「到那邊去,」教練指著一塊牌匾說,「大聲讀出牆上那段引文。」
她讀道:「我們最深的恐懼不是自己不夠優秀,而是怕自己的力量超乎想像。我們自問:『我有什麼資格成為優秀、迷人、有才華、卓越非凡的人?』其實有何不可?我們生來就是要彰顯內在上帝的榮耀,當我們讓自己光芒閃耀時,無意中也會激勵他人做同樣的事。」
「你了解其中的含義嗎?」拉勒比問:「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我不應該害怕。」她回答。
「害怕什麼?」
「害怕⋯⋯我自己?」 唯有相信自己,你才會相信自己的夢想。我想起曾經聽過這樣的評論:
我之所以能夠提出偉大的想法,是因為我相信我有這個能力,而不僅僅是因為我有創意。在金字塔的頂端,一個人有能力創造任何事物,為所創造的一切增添價值。
我的成長之路始於童年,得到父母和老師的幫助,接著在導師、伴侶和孩子的協助下繼續前進,所有這些人都增強了我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健康的自我價值創造了豐富的凈資產。如果你想成功,必須相信自己有能力辦到,如果你想實現夢想,就必須下注在自己身上。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做什麼都會成功?做對「1件事」工作產能提升10倍
好好過生活,而非僅僅接受生活
選擇權是一個人擁有的最大力量,可惜的是,許多人只是接受生活,而沒有掌握自己的人生,結果無法擺脫自己的困境。選擇過你的生活,而非僅僅接受生活,對於實現你的夢想至關重要。
大屠殺的倖存者艾莉.維瑟爾(Elie Wiesel)在《燃燒的靈魂》(Souls on Fire,暫譯)中寫道,當你死後去見造物主時,你不會被問到為什麼沒有成為救世主,或為什麼沒找到治癒癌症的方法,你唯一會被問的問題是:「你為什麼沒有成為真正的你?為什麼沒有全力發揮你的潛力?」實現上天賦予你的潛力需要對自己和個人生活負責,這代表要積極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該如何做到這一點?就是要對自己和夢想表達支持。每次你一說可以,都會開發自己的潛力和更大的可能性;如果你習慣說不行,可能會感到困難。如果你正好是這樣的人,至少要願意對自己說「也許可以」。
永遠不要忘記,你是獨一無二的,具備別人未曾擁有或永遠不會擁有的才能、經驗和機會。發揮你所有的一切是你的責任,不僅為了自己,也為了每個人。
延伸閱讀:
人生最大的風險,就是從不冒險!打破冒險「3大誤區」邁向成功
熱愛你做的事,做你熱愛的事
歐文.柏林(Irving Berlin)是美國史上最多產而且成功的作曲家之一,他創作了許多歌曲,如〈天佑美國〉(God Bless America)、〈復活節遊行〉(Easter Parade)、和〈白色聖誕夢〉(I’m Dreaming of a White Christmas),其中〈白色聖誕夢〉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音樂樂譜。
在《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San Diego Union)報導的一次訪談中,唐.佛里曼(Don Freeman)問柏林:「有沒有什麼問題你從未被人問過,但你希望有人問你?」「有一個,」柏林回答,「『你如何看你寫過的許多未能成為熱門曲目的作品?』,我的回答是,我還是認為這些歌很棒。」
那些追求個人夢想的成功人士,熱愛自己做的事,並做自己熱愛的事。他們會任由自己的熱情和天賦引導。為什麼?因為天賦、使命和潛力總是相輔相成的。
上帝創造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有天賦,對相關的領域也會感興趣。只要我們有勇氣追求個人使命並願意承擔風險,天賦和熱情總會找到可能的契合點。《這輩子,你該做什麼?》(What Should I Do with My Life?)作者坡.布朗森(Po Bronson)寫道:
我相信未來的事業成功取決於一個問題:我該如何規畫自己的人生?是的,沒錯。人們之所以成功,不會是因為追隨了一個「熱門」的行業,或是奉行某個特定的職場指導口號(還記得「橫向職涯」嗎?)。他們的成功取決於關注自己的真實本質,將之與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結合起來。
許多成功人士都非常贊同布朗森的說法。一如惠普前董事長兼執行長卡莉.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的建議:「熱愛你做的事,否則就不要做。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做出任何選擇時,不要一心只想討好別人,或是因為這在他人的成功標準上排名很高。你選擇要做某件事,是因為這件事能觸動你的情感和思維,同時讓你想要全心投入。」不要成為別人夢想的奴隸。一旦你有了一個夢想,夢想也將主宰著你,成為別人夢想的奴隸會變成一場噩夢。
不要將自己(或你的夢想)與他人比較
我認識的每個人都想成功,但幾乎每個人對成功都有不同的定義。你如何定義成功?你是否認同《韋伯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的定義之一:「獲得財富、名聲、地位等」?如果同意,那麼多少財富或多大名聲才算夠成功?
你應該選擇一個任意的目標嗎?應該將自己與他人相比較嗎?如果你決定全心培養有品格的孩子或為社區服務,這是否代表你不如那些取得高位或財富的人成功?我不這麼認為。
成功就是從生命的起點開始,充分發揮你擁有的,竭盡全力,做到最好。不應該任由他人為你設定標準,也不應該試圖活在別人的夢想中。與他人比較對自己沒有好處,不會讓我們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夢想。
當我們陷入比較遊戲時,就像牧場中的乳牛看到一輛牛奶貨車經過,標語寫著「巴氏殺菌、均質、標準化、添加維生素A」,於是一頭牛對另一頭牛說:「感覺自己好像有所不足,不是嗎?」
我的作家朋友喬依絲.邁爾(Joyce Meyer)有句話很有智慧:「上帝會幫助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但祂永遠不會幫助你成為別人。」如果你過於關注與他人的比較,和自己的不足,就會忽視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今,我已經60多歲了,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18/40/60法則中蘊含著極大的智慧:你在18歲時,會擔心每個人對你的看法;你在40歲時,不再在乎任何人對你的看法;等到了60歲時,你會發現根本沒人在乎你!
即使別人不理解你,都要相信自己對未來的願景
你不是偶然的存在,你來到世上是有原因的。思想家愛默生曾經說過:「相信自己是成功的第一個祕訣,亦即相信自己的存在是某個原因的天意安排,或是你的內在天賦中有一個明確的使命,只要你遵循自己的天命,就會很好並且成功。」
儘管你內在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和目標,但別人未必理解你。就像阿諾.史瓦辛格一樣,你可能看到自己的未來景象,但別人可能會覺得你傲慢或自以為是。不要讓這阻撓你追求自己的夢想,勇往直前吧。
記者安娜.昆德蘭(Anna Quindlen)於1992年獲得普利茲獎,在她心中有一個夢想和對未來的願景,使她走上了一條別人無法理解的道路。在2002年對莎拉.勞倫斯學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的畢業生致辭中,昆德蘭說道:「當我為了成為全職母親而辭去《紐約時報》工作時,外界的人都說我瘋了。當我再次辭去工作成為小說家時,他們還是說我瘋了。然而,如果成功不是按照自己的標準,即使在外界看起來很完美,若在自己的內心感覺很不好,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成功。」
如果你的夢想真的是你自己的,對許多人來說會顯得很不可思議。我並不是說你的夢想可以忽視現實情況,這是我在現實問題中將會討論的內容。我的意思是,你必然得克服一些貶損的人,才能實現你的夢想。如果有人試圖扼殺你的希望或否認你追求夢想的進展,也許那個人並不是你的朋友。
(本文摘自/找對夢想:世界領導學大師的10大關鍵問題,教你設定目標,再實現夢想/商業周刊)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