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就該懂的金錢觀!理財專家盤點「10大無痛存錢法」享財富自由

20歲就該懂的金錢觀!理財專家盤點「10大無痛存錢法」享財富自由

2024/10/24
人生不是存錢就是花錢,一定要有策略,該如何打理自己的財富呢?財經作家麥可.勒巴夫(Michael LeBoeuf)於《賺錢,也賺幸福》一書中,分享與時俱進的理財知識,以及讓人生愜意自在的方法,帶領理財新手盤點金錢與人生的相關課題,並於本篇分享「10種存錢妙方」。以下為原書摘文:

歸根究柢,我們對生命中的金錢只能做兩件事,存錢或是花錢。享受富裕生活的關鍵,在於存錢與花錢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我建議採取VST的手法存錢:

  • 遠景(Vision)
  • 策略(Strategy)
  • 手段(Tactics)

首先,自己要有如下的遠景:充分利用自己所擁有的錢,獲取最大的人生樂趣。意思是每天都能享受自己的一些錢,包括今天。也許你可以讓自己享受人生中的美好事物,養家餬口,投入慈善工作,或是宗教信仰、協助孫兒輩教育等,你一心想做的事情。這是你的錢,任何你覺得妥當的安排,都可以從中得到樂趣。

然而,除非你的壽命很短,否則你無法不存錢而仍能充分享受。因此,你需要存錢的策略與手段,讓我們先討論一些眾所周知的道理:

延伸閱讀:
20年不工作,要多少錢才夠用?理財達人揭「計算公式」至少存●●元

1.先付錢給自己

每筆薪水至少存下10%,如果要等到自己覺得方便時再存錢,那就永遠也存不了。如果達成財務自由是你的首要任務,那麼存錢就是你的財務第一優先事項。如果你沒有任何存款,請先存下6個月的生活花費,投入指數型基金,這是你的緊急備用基金。 

2.愈早開始愈好

愈早開始儲蓄,複利的效果愈佳,愈早讓你晉身贏家之列。 這裡有個例子說明為什麼愈早開始愈好:包博和貝蒂都是21歲,包博31歲才開始每年投資2千美元,總計34年,總投資額為6萬8千美元。貝蒂從21歲起便每年投資2千美元,只投資了10年,總投資額為2萬美元。

假設兩人的年投資報酬都是10%,到65歲時,包博的投資組合價值為41萬9千美元,但是貝蒂的投資組合為81萬4千美元。因為早投資了10年,雖然貝蒂的投資額只有包博的29%,但收益卻比包博多了32萬4千美元。 

3.加薪或是有意外之財時,就多存點錢

存的錢愈多,就能愈早脫離時間與金錢的陷阱。如果你真的想及早晉身贏家之列,大約得將收入30%至50%存起來。把未來的獎金與加薪存起來,這樣做不會感覺痛苦。許多人犯的錯誤是,把意外之財與加薪用來買新的奢侈品。一旦食髓知味,奢侈品就變成必需品,賺錢是為了花錢的惡性循環就開始了。 

我開始教書的時候,母校的同事約翰.大衛生(John Davidson)給過我很棒的忠告。當時我的年薪可以分成9個月領取,或是12個月領取。合理的財務做法是分9個月領取,因為可以早點運用到那些錢,但是約翰說:「麥可,分12個月領薪水,你會習慣於那樣的薪資水準,當你教暑期班賺了額外的錢之後,就可以把那些錢存起來投資。」

這真是很棒的忠言,每當我暑假教書、收到書的版稅,或是有額外的收入時,就將大部分的錢存起來投資。這種早一點存錢的習慣持續了很久,讓我最後終於財務獨立。

延伸閱讀:
把錢變成喜歡的樣子!理財專家教「聰明花錢法」4步驟建立理財習慣

4. 盡可能延後繳稅

許多人不用增加工作便可以加薪,同時又可以避稅,但他們放棄這樣的機會,你相信嗎?如果你們公司有公司贊助的延遲繳稅帳戶,如401(k),但是你卻沒有充分利用,你應該也是這種人。

史嘉德基金管理公司(Scudder Kemper)的調查顯示,只有三分之一的員工在他們20多歲及30多歲時,充分利用401(k)帳戶。多數人放棄收入可避稅的途徑,把稅存起來,也放棄一般公司提供的相對基金計畫(matching fund),即員工每存一塊錢,公司相對提撥50分,最高可以達到薪水的6%。

延後繳稅帳戶如401(k)、403(b)、基奧計畫(Keogh)、簡易雇員退休金計畫(SEP IRA)等,都是累積財富的好方法。這些錢是免稅的,許多老闆拒絕提供相對基金,這些錢複利生息而且是免稅的,除非你提領出來才會課稅,通常是59歲半以後可以提領。

跟你的老闆問清楚,如果你自己當老闆,找會計師或是財務規畫師問清楚,何者對你最有利。找出每年最佳省錢之道,此一策略與下一策略,千萬不要錯過。 

5. 別偷懶,善用羅斯個人退休帳戶

羅斯個人退休帳戶是另一個累積財富的好方法,你所投入羅斯個人退休帳戶的錢沒有扣稅減免,這是個壞消息。但好消息是,這些錢所產生的複利是免稅的,而且永遠不必課稅。不像是401(k)帳戶是延後繳稅,你不用等到70歲時才去提錢,而且錢可以給繼承人,也是免稅的。

假設你投資羅斯個人退休帳戶至少已有5年的時間,滿59歲半時,你就可以提領。如果你所提領的錢是為了第一次購屋,在59歲半之前便可提領,沒有罰則,一生最高額度是1萬美元。 

如果你未滿50歲,在2002年、2003年,以及2004年,投入羅斯個人退休帳戶的最高限額為3千美元。在2005年、2006年,及2007年,可調高為4千美元,然後2008年為5千美元,2008年之後,最高可投入金額將根據通貨膨脹率調整。

50歲以上的人,在2002年、2003年,及2004年的最高投資限額為3500美元,在2005年為4500美元,2006年及2007年為5千美元,2008年為6千美元。以2023年為例,如果你是單身,必須要有收入,總收入14萬4千美元以下,如果是申請共同帳戶,則總收入為21萬4千美元以下。稅法時常在改,所以要查查看自己是否可以申請,並充分利用額度。

6. 開車可能危及財富

除了房子以外,多數人一生中所買最貴的東西就是車子。但是房子會增值,新車則是可怕的投資,在頭兩年就喪失了三分之一的價值。新車的氣味大概是市場上最昂貴的香水。

從財務的角度來看,最好是買一部車齡2至5年的車,以現金付款,只要維修費還算合理就不用換車。除非你每兩三年就要換一輛新車,否則不要考慮用租的。從財務的觀點來看,買跑車是最壞的打算,跑車平均比一般車子貴2萬美元,又很耗油,每個月的油錢、維修費,以及保險費,要多出100至250美元。

萬一你還不明白,想想看,如果你將那兩萬美元投資在指數型基金,每年投資回收率是11%,40年後獲利就有130萬17美元。 

車子是美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買車也是一個美好的經驗,我買過幾次車,也會繼續買下去。但是,今天有數百萬的美國人,靠著社會福利金過日子,卻把可能有數百萬美元退休投資組合的錢花在買新車上。 

7. 保證每年輕鬆賺取18%報酬率的辦法

付清你的信用卡債務,否則你得因此付利息。不要欺騙自己,信用卡的利息會讓你在時間與金錢的陷阱中待更久。如果你有龐大的信用卡未償餘額,趕緊付清,因為你將錢投資在任何地方,保證都沒有18%的報酬。付清信用卡債務之後,只有因為方便才使用信用卡,而且買你負擔得起的東西,使用免年費,而且至少有25天寬限期的信用卡,如果可能,要找有回饋或點數扣抵的信用卡。 

8. 記錄支出

連續記帳1個月,你會發現各種不必要的花費,省下這些花費,可以讓你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隨身攜帶小卡片或是小記事本,記下所買東西的價錢,除了可以讓你知道錢是如何花掉的,還可以讓你想一想,這些東西到底值不值得買。每月支付的帳單錢,也要加在帳冊裡。 

每月月底,將所有的花費加總起來,數目會嚇你一跳。你是否花太多錢買書、在豪華餐廳用餐、喝時髦的咖啡、雞尾酒、軟體、衣服、珠寶等東西上?許多東西都是我們一時衝動下購買的,對於我們的享樂增添有限,這些都是要刪減或是消除的項目。記住,每天只要省下美金8塊2毛5,就可以開設羅斯個人退休帳戶。

9.計算流失掉的財富

你是否將你未來的財務自由挪去買車?或是佩戴在手上?圍在脖子上?在餐廳裡吃掉?抽掉?或是被喝掉?你是否租著豪華的公寓,把錢給了房東?而你原本可以將這筆錢投資於可以增值的房子,還可以扣稅減免。

這些東西的真正成本不只是所花費的金錢,也包括隨時間所累積的複利。 

經驗法則顯示,相對於每3年買一輛新車,買一輛中價位的二手車,每一年可省下開車成本2500美元。因此,假設你沒有每3年買一輛新車,而是買一輛車齡3年的二手車,將每年所省下的2500美元投資於股票指數基金,年投資報酬是11%。

假設你在21歲時就這麼做,等到65歲時,你的汽車存款帳戶將成長至246萬6596美元。假設你家有兩輛車,到了65歲時,你的財富將因此增加493萬3193美元。當你朋友問你如何成為有錢人時,你可以說你從事二手車買賣生意。 

10.了解並非所有債務都是一樣的

通常債務都令人皺眉,但債務也可以是不錯的投資。只要背負債務的時間沒有過長,或是沒有過度借貸,那麼借錢買房子、創業,或接受教育,就可能是絕佳的投資。例如,借錢念研究所就是我的最佳投資之一。

我將我們的房子拿去抵押借款,因為利率低而且繳付利息可以抵稅,我將借來的錢投資於低風險的債券基金,所得足以支付抵押貸款利息。但是如果我在利率是兩位數字的80年代初借款,那麼最好早點還清借款。 

脫口秀天王威爾.羅傑斯(Will Rogers)曾說:「許多人花的比賺的多,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目的只是為了向討厭的人炫耀。」住豪宅、開名車、穿金戴銀,並不表示此人有錢,的確,很多有錢人最後住進救濟院。富裕與擺闊的差別,就像是閃電與螢火蟲。有錢人與窮人的差別,就在於你是否決定存錢。

(本文摘自/賺錢,也賺幸福(修訂版):讓你累積財富、享受人生的理財魔法書/商業周刊)


食慾之秋來了!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發送訊息「秋季養生問優活」給小編,點取連結下載「秋季限定|食材懶人包」,一起吃起來吧!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