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病毒大流行》全台30萬人次狂拉肚子!疾管署示警:潛伏期達50小時
2025/2/12
本篇文章目錄
腹瀉單週30萬人次就醫
衛福部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在例行疫報表示,2月2日至8日腹瀉門急診就診共30萬2644人次;另外,全國近4週共接獲3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為近5年同期最高,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215起,以檢出諾羅病毒占98.6%為多。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明,腹瀉就診人次為近10年同期新高,但沒有大型群聚事件,流行病毒型別也沒有改變,因此預期下週就診人次就會出現反轉,疫情也會逐漸趨緩。
延伸閱讀:
染諾羅「多吃多吐」怎麼辦?專家教先禁食再喝米湯:6大NG食物別碰
群聚禍首諾羅病毒最多
疾管署指出,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其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50小時,患者可能因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接觸(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接觸到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群聚事件。
延伸閱讀:
感染諾羅病毒嘔吐,吃不下怎麼辦?營養師揭「1水果」磨成泥能舒緩
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疾管署提醒,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可持續1~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
疾管署呼籲,民眾應落實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並注意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類等帶殼水產),以預防腸胃炎傳播。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