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健康好「心」 掌握三大要領
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成長,醫療科技發達使臺北市民平均餘命延長,臺北市96年底平均餘命已達82歲,男性:79.69歲,女性:84.42歲(97年臺北市衛生統計年報),但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改變,吃多、動少,加上生活緊張等因素,致罹患心血管疾病者,有日益增加與年輕化的趨勢。
根據臺北市97年衛生統計,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與高血壓性疾病,分別為北市第2、3、10位的死亡原因,其死亡百分比各佔13.3、7.9、2.5,合計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百分比為23.7%,亦即本市將近每4名死亡個案中,即有1名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齡、肥胖、運動不足、抽菸等。預防心血管疾病可歸納出三大要領:
一、均衡飲食:應多吃蔬菜、水果,天天蔬果五、七、九(兒童五份、成年女性七份、成年男性九份),及多吃全穀食糧、魚、瘦肉、豆類、低脂乳類及葵花油、玉米油、橄欖油及油菜子,少吃肥肉及豬油、牛油等,可以緩和心臟的老化。
二、規律運動:運動可以預防高血壓,根據「美國醫學會期刊」一篇研究,針對4,000多名 18 歲至 30 歲的年輕人做了長達 15 年的追蹤發現,如果在這個年齡區間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中年之後出現高血壓、糖尿病及其他新陳代謝疾病的比率,可降低 21%~28%。目前運動建議準則,主要是鼓勵民眾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運動,即使每天只有10分鐘也可以達到效果,根據國外最新的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只要持續運動10分鐘以上,脂肪就會開始燃燒,身體機能也會開始重新啟動,把身體裡不好的壞分子趕出體外。
運動醫學專家發現,運動是可以累積的,也就是說,民眾每天只要運動3次,一次運動10分鐘就可以達到運動效果。心臟病人的運動量應要與醫師討論,病情已穩定的病人,其運動量一般在自覺輕鬆愉快的程度內較妥,如運動出現胸痛或呼吸困難,應立即停止,儘速就醫。
三、戒菸:戒菸可以使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增加,降低血管阻塞的風險,二手菸對健康的影響等同抽菸,希望癮君子特別注意公德。
為了讓市民了解自己的「心臟」,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和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共同於98年9月27日(星期日)上午假國父紀念館東側廣場舉辦「世界心臟日」衛教園遊會活動,今年世界心臟日主題「Wellness in the Workplace」,強調「職場健康 從心開始Work with Heart」的概念。
主辦單位設置免費闖關活動,結合『心臟風險評估』、『體適能評估』,讓民眾檢測心臟健康狀態,更邀請專業醫師現場分享心臟保健知識。現場也設有血壓、血糖、高密度膽固醇、一氧化碳、肺活量等檢測,讓參與的民眾可以輕鬆學習各項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歡迎您帶著您寶貝的心與家人同心共享一個健康的「世界心臟日」之旅,讓您更清楚如何保有一顆健康的心。歡迎大家踴躍前往,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