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蘿蔔腿」 術前評估很重要
花蓮慈濟醫院自九十年開始小腿肌肉肥大改良手術,改善「蘿蔔腿」腿形,如今已累積個案超過兩百例,其中有將近三十個案是因為經歷神經切斷術、抽指術、腓腸肌雕塑術或高週波RF等效果不佳後,再到花蓮慈院整形外科接受治療,進而獲得改善。相關研究成果也在今年的亞洲外科醫學會中發表論文。
關於蘿蔔腿的整形手術,早期多是利用抽脂術。許多人以為抽脂可以改善蘿蔔腿,其實不然,因為蘿蔔腿大多為肌肉型,主要構造是肌肉,真正能抽除的脂肪不多,抽脂的結果也易導致皮膚凹凸不平及色素沉著。
直到最近十多年來,醫界才開始有處理小腿肌肉肥大的方法。其中德國醫師率先採用肌肉切除法,腿圍可減少三至七公分。而時下在韓國盛行的切斷神經或利用高週波RF破壞神經,使肌肉萎縮的方法,雖然疤痕較小,但瘦腿效果不明顯,約一公分。
院方表示,從民國九十年開始採用肌肉切除法,並一再改良手術方法,減少疤痕長度,在九十五年創用的內視鏡肌肉切除術,使刀口只有一個,而且改善手術後漂亮的腿形,平均可使腿圍減少四點五公分;院方並說明,整形外科施行的小腿肌肉肥大改良術已累積個案超過兩百例,其中有十二例是歷經神經切斷術、十例抽脂、五例腓腸肌雕塑,以及二例經高週波RF術效果不佳的個案,再到花蓮慈院重新接受肌肉切除手術。分析神經切斷術及高週波RF效果不佳,主要因素是肌肉代償而復發。
個案通常在手術後第一、二天即可下床走路,李俊達主任說,雖然術後第一週走路較吃力,但二週後走路就漸漸正常,並可開始游泳,四至六週可恢復較激烈運動。手術不影響小腿功能,跑步、騎腳踏車、跳舞、打網球、有氧舞蹈或更激烈的羽毛球運動都可進行,另外國外的經驗,還有個案術後仍可滑雪。
李俊達表示,這項手術只適用於小腿肌肉肥大已造成心理障礙的個案,他不贊成已擁有修長美腿卻還要更細的女性朋友或未成年少女進行這項手術,同時須經術前評估,另外有蟹足腫或疤痕肥厚體質者也不適合這項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