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呼籲:認清「雄性禿」疾病成因對症下藥治禿才有解!
根據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日前公布針對16至39與40歲以上兩個世代、樣本數1,647人的「兩代治禿面面觀」最新調查發現:兩代之間,「禿爸爸」世代介意禿頭造成專業能力受質疑、求職阻礙、因外貌遭受異樣眼光的比例較「禿兒子」世代高;而「禿兒子」世代則在異性緣變差、沒自信與影響第一印象等比例上明顯高於「禿爸爸」世代。除此之外,更發現兩代雄性禿患者之間存在有趣的「禿爸爸效應」:
1. 雄性禿遺傳二代認知皆不清!「禿爸爸」搞不懂、「禿兒子」一知半解。
2. 前「禿」可鑑治禿較積極,「禿兒子」掉髮1年即就醫,遠早於「禿爸爸」的2年。
3. 資訊發達反誤事,5成「禿兒子」治禿走錯路,高於「禿爸爸」的3成。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黃耀立醫師提醒,調查當中可見,雖已有逾6成民眾意識到雄性禿是種疾病,仍有3至4成民眾會選擇使用防落髮洗髮精、養髮液,或從減少熬夜、改變飲食習慣等方式治療,而非真正從疾病的根本原因:特殊荷爾蒙(二氫睪固酮)來對症下藥。黃耀立醫師強調,有掉髮困擾的男性務必及早諮詢皮膚科醫師,雄性禿患者只要即時就醫,遵從醫囑使用藥物治療,即可把握黃金治療期獲良好效果。另外,這份調查也充分顯示出二代之間在雄性禿的認知與治療上的落差與相互的影響,因而產生有趣的「禿爸爸效應」:
效應一:雄性禿遺傳二代認知皆不清!
雄性禿是男性掉髮主因,在國內平均每3人就有1人為雄性禿患者,但調查中卻發現,「禿爸爸」世代平均每6個人中就有1人未曾聽過雄性禿,顯示過去衛教資訊不發達,讓「禿爸爸」世代在治療前就可能錯失正確判斷病因的關鍵第一步。
反觀「禿兒子」世代,雖9成以上都聽過雄性禿,但對雄性禿的遺傳概念卻也缺乏正確認知。黃耀立醫師指出,臨床常可見患者抱持:「爸爸沒禿,我也不會禿」的錯誤觀念,殊不知除父親會遺傳雄性禿之外,其他父系親屬如叔叔、伯伯,甚至母系長輩若有雄性禿都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因此無論父系母系、直系旁系親屬,都是患者判別雄性禿時應考量的對象。
效應二:前「禿」可鑑治禿較積極
調查中同時發現,兩個世代在治禿腳步上也明顯落差。近6成「禿爸爸」延誤就醫時間長達2年以上,此外,逾6成「禿爸爸」就醫時已為中度禿頭,顯示「禿爸爸」世代從開始意識到掉髮問題到展開就醫治療的行動之間有明顯落差,可能也因此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間。
而「禿兒子」世代的治療時機則較上一代積極許多,調查顯示「禿兒子」世代有半數以上在開始意識到掉髮問題後1年內即開始就醫,就醫時期別也多在輕度禿頭階段,更有近6成「禿兒子」就醫時年齡尚未滿30歲「而立之年」。黃耀立醫師表示,近年門診也可見年輕患者增加,顯示前有「禿爸爸」為鑑,無形中也讓「禿兒子」加倍警戒,治療動作更為積極。
效應三:資訊發達反誤事
雄性禿主要為遺傳造成,但調查卻發現,近6成「禿爸爸」未曾與家人互相提醒過禿頭問題,顯示「禿爸爸」世代僅將雄性禿基因遺傳給下一代,而未將治禿經驗傳承給「禿兒子」世代,致使「禿兒子」世代對治療方式認知出現偏差。
黃耀立醫師指出,或受廣告行銷及網路資訊發達的影響,「禿兒子」世代接收過多資訊、自行判別病因並治療,反讓治禿事倍功半。相較「禿爸爸」世代僅2成依賴網路,調查指出逾4成「禿兒子」會透過網路諮詢治禿資訊;此外,逾5成「禿兒子」選擇以防落髮洗髮精或養髮液解決掉髮困擾,也明顯高於「禿爸爸」世代的3成。
醫師說明,市面上髮用化妝品琳瑯滿目,但無論是「養、育、強、健」髮皆不等同於「生髮」,未經科學證實、衛生署核可之「生髮」產品皆無法「治療」雄性禿造成的掉髮問題。多種錯誤的治禿方式,也讓「禿兒子」世代在就醫前走過不少冤枉路,約有近2成「禿兒子」在選擇就醫時便表示,是在試過各種治禿方式都未見成效的情況下,才走上就醫一途。
黃耀立醫師強調,雄性禿患者應把握輕度禿頭的黃金治療期即時就醫,遵從醫囑使用藥物治療。針對雄性禿的治療選擇,調查中也發現有超過6成患者都願意投入1個月1,000至3,000元不等的金額解決頂上危機;黃耀立醫師舉例,美國FDA與臺灣衛生署核可的口服藥物(finasteride)即可符合患者經濟需求,有效性亦經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