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高血壓的看法

中醫對高血壓的看法

2010/2/2(2022/3/15 20:1更新)

文章來源:大塊文化 / 氣血的旋律

高血壓在中醫也有些描述:一般而言,坊間中醫師認為高血壓是因為肝火旺,肝陽上亢,所以多以降肝火的藥方來治療。也真是可惜,這些年來,誤了多少病人。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主要動機。高血壓的病人在台灣六十歲以上的人中佔了快一半,而西藥一吃就不能停。可真像吸毒一樣,終生上癮。

由這個高血壓的波形來看,的確很像肝火旺,所提出的加強係數,正巧就在脈波圖的高峰後面,又多出了一個凸出的波形。

當我們仔細分析五十餘位高血壓患者,並與五十餘位沒有高血壓的對照組比較,卻發現,這個凸出波,出現在波峰之後,主要是由於第四諧波太小造成的,而第四諧波就是肺經,也是中焦的共振頻。這個發現比肝陽上亢造成高血壓的理論合理多了。

肺是氧氣交換的器官,如果肺氣不足,也就造成肺功能不好,而肺功能不足,則血中氧氣不夠,身體各器官都會因此缺氧,而要求更多血的供應,心臟只好用力些,增加血壓來補救器官之需求,以免器官功能失調,於是高血壓就此產生。這種高血壓很可能就是現代醫學找不到原因而統稱「本態性」高血壓的主要成因。

我們也發現另一個參數,那就是第○諧波,這個諧波是心臟輸出壓力隨著時間之總和,也就是心臟壓一週期壓力對時間所形成的面積。這個參數代表的是心臟實際所做的功,這個功愈大,表示血管與組織中的血流阻力愈大。這個現象與血管硬化、組織硬化,甚至局部外傷,都可能有密切的關聯性。

這二個指標涵蓋了八成以上高血壓的原因,但是仍不能包含全部高血壓的成因。這也是本態性高血壓第二個可能的成因。

肺氣不足,中焦氣不足,是高血壓的主要原因,這與中醫以往認知有何不同呢?「這正是本書最重要的論點」。

高血壓的辨症論治
肺屬金,肝屬木,而金剋木。當肺氣不足時,金不足,則金不剋木,則肝火旺。所以說,高血壓是肝火旺造成的,好像也不算錯誤。我們先討論一下,肺虛時,金不剋木的生理意義是什麼。

肺虛,血液中氧含量不足,器官及組織中缺氧,組織中代謝不能完全,有毒物質不能完全分解,毒物必須由肝臟來協助處理,肝血流量增加肝火旺。

由肺虛金不剋木,會造成肝火是與生理學相符的;我們做過服用普拿疼及飲酒的實驗,就發現為了分解普拿疼或酒精,肝的共振頻:第一諧波的能量會增加,也就是肝火旺。

所以中醫認為高血壓是由肝火造成的,表面看來似乎也不算太錯,但在治療上用降肝火的中藥,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來仔細檢討一下,血壓高是因為血液中含氧量不足,只好以提高供血量來補救,因而升高血壓,所以血中缺氧是因,而高血壓是果。

肝火旺是由組織中缺氧,代謝不全,產生有毒物質,需要肝來解毒造成的,所以肝火旺,是果中之果,並不是因。就像我們老了,頭髮會白、牙齒會掉。把頭髮染黑,或裝上假牙,就能返老還童嗎?染頭髮、裝假牙可讓外表年輕,但無法還我青春!因為白髮、掉牙,都是老化的結果,不是老化的原因。

降肝火來治高血壓,這是目前中醫師最普遍的治療方法。其實是對身體大有傷害的。肝火是為了解毒而上升;不去除毒物,只降肝火,還不如鋸箭法。不僅未把射中身體的箭,在體外的部分鋸掉,還把留在身體內的箭頭及可能的毒,甚至留在體外的箭尾都推進到身體裡去,是推箭入體法。高血壓之成因最大的一項,是肺虛,所以不論是用藥、練功、運動,都應以補肺、補中、練中焦之氣為目標。

這個以補肺、補中的治療方針,沒有任何副作用,即使是高血壓係由血管及組織硬化,或是其他未知的成因造成,增加肺氣,提高血中含氧量,都是有益無害的。

但是降肝火,不僅不能提高血中之氧含量,以達降血壓的效果,反而因為降低肝臟的解毒功能,加速體內毒素的堆積,等於加速了組織中毒死亡的速度,造成健康加速的惡化,比沒有治療更糟;因為推箭入體法,把箭尾也推進身體去了,箭頭當然就傷害了更多內臟。

祖師爺要我們辨症論治,不論什麼病,都有其成因及演變或惡化的過程,如果只看表現,發現肝火大,就降肝火,反而使病情更加嚴重。

這個肝火的例子,正是所謂虛火的最佳例子。這個肝火不是實火,而是肺虛誘發的肝火。其實在感冒時,心肺(四、七諧波)的能量增加,也是虛火,不能降的;這是因為病毒壓抑了氣脈(三、六、九諧波),身體只好護住中樞以自救,是標準的虛火。我們看脈診,看了二十餘年,很少看到實火的例子。也許假性高血壓就是肺脈太強的結果,算是一個例子,因為第四諧波很強,所以在手臂動脈量血壓時,反而比主動脈中的血壓更高,這種人肺功能比一般人更好,不必治療的,這就是肺的實火。實火大都不是病,但要分辨實火、虛火,不僅要了解相生相剋的規則,也要了解相生剋的規則之下,其所根據之生理基礎,才不會誤判。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