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篩檢要及時,語言發展不延遲
小傑(化名)是家中的第二個小孩,一出生即在醫院的新生兒聽力篩檢中檢測出聽力異常,經過醫師的確診,小傑的兩耳聽力損失為70分貝,因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在接受近二年的聽語訓練後,現在的小傑,不但能理解、表達超過五百個字彙,也和一般小孩一樣,喜歡唱兒歌、念童謠、喜歡看電視,還能聽電話以及錄音帶,偶爾還會冒出幾句從電視中學會的英文,看到小傑能有現在的聽說表現,是爸爸媽媽最大的驕傲。
輕、中度聽障的嬰兒若未於6個月大前確認診斷及給予必要的療育,將造成其語言和社會技巧發展明顯遲緩。歐美各國之新生兒聽力篩檢率約90%-95%,亞洲之新加坡及香港均已近100%。反觀國內,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97年度全國新生兒聽力篩檢率僅約40-50%,臺北市之篩檢率則一直維持在50-60%。為使聽障兒童能及時接受篩檢與矯治,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98年9月5日起辦理「臺北市新生兒聽力篩檢推廣試辦計畫」,臺北市出生之新生兒皆能接受免費聽力篩檢;未通過篩檢者,予協助轉介接受確診,當確認有聽力損失時,亦將協助安排接受早期療育。
此試辦計畫推動後,臺北市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之涵蓋率提昇由40%至100%。截至12月31日止,參與此計畫之醫療院所共有1,955位接受免費聽力篩檢,篩檢率高達99.3%,98%的新生兒均能於出生後7天內完成篩檢,此篩檢率不僅高於全國,更已具世界水準。
此外,聽力篩檢推廣試辦計畫採用aABR為篩檢儀器,其特點為準確度高、偽陽性低,因而能減少疑陽性個案數,降低個案需接受複篩與其他繁複檢查的機會。執行成果為篩檢疑陽性率為1.2%,亦即1,000名未通過篩檢的新生兒中,僅1.2位需接受進一步的確認診斷,顯示採用此儀器進行篩檢,可以減少偽陽性的發生,不僅能降低後續追蹤的個案人數與醫療成本,更能減少家長因偽陽性所造成的焦慮。
和其他很多先天性疾病一樣,沒有借助現代科技,先天性聽障的早期診斷是很不容易的。根據統計,重度聽障的平均診斷年齡為1歲半,輕、中度聽障則為3歲半至4歲,都已錯過語言學習之關鍵時期。為使本市新生兒都能接受聽力篩檢,衛生局規劃將聽力篩檢計畫推及全市接生醫療院所,讓每一位先天性聽障兒童都能及早被發現並接受適當的療育。新生兒聽力篩檢相關訊息請洽詢市民熱線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