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嘴巴呼吸會引發疾病?

用嘴巴呼吸會引發疾病?

2010/9/9(2022/3/15 18:32更新)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已經遠離了哺乳類的正常體制。因此,產生了幾項對生物而言不盡合理的錯誤。

其中最大的錯誤就是,人類可以用口呼吸。哺乳類當中,能夠用口呼吸的就只有一歲以上的人類而已。這是約六百萬年前,人類為了學習語言所造成一種呼吸道構造上的缺陷。而這個缺陷為人體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

首先,如果用口呼吸的話,嘴巴就會張得開開地,呈現了一副呆滯鬆懈的表情。這樣的狀態在外觀上來看就不太雅觀。

其次,口呼吸往往是導致口臭的原因。一般來說,唾液能讓口腔保持濕潤,但習慣口呼吸的人因為總是張著嘴巴,所以導致口中的唾液變得容易乾燥。也因此容易繁殖細菌,這就成了口臭的原因;再者,口呼吸也會對齒列造成影響。為什麼呢?

人類在吞嚥食物時,原本是藉由緊閉嘴唇,讓口腔中的壓力低於外部壓力以進行吞嚥的動作。但如果用口呼吸的話,在進食時也必須用口呼吸,所以嘴唇根本無法緊閉。於是,為了讓口腔中的壓力降低,舌頭就會代替嘴唇阻擋住上下排牙齒間的縫隙。也就是說,上下排的牙齒和舌頭取代了本應由嘴唇負責的任務。

在這種狀況下,牙齒會承受一股好像舌頭推向前方的壓力。這種壓力大概有40~60公克重。而且形成了一種每天三餐都在持續加壓的狀態。

或許各位會覺得就算有40~60公克重的力量加在牙齒上也沒什麼大不了。但是,這可就大錯特錯了!牙齒為了咬碎食物,在縱向(垂直)的耐壓能力的確很強,足足可以耐重50~100公斤。但另一方面,牙齒側向的耐重能力卻很脆弱。譬如,齒列矯正用的牙套施加在門牙上的壓力,只有20~70公克而已。這麼輕微的力道就足以改變齒列的位置了。以此類推,用口呼吸的人等同是持續好幾年都在進行暴牙的齒列矯正一樣。而且,還是施以比一般齒列矯正用牙套更強大的力量。

而且,口呼吸與睡眠呼吸中止症(SAS,sleep apnea syndrome)有著密切的關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為睡覺時呼吸會中止、大聲打鼾等,也因為是心臟疾病、中風等容易引發猝死疾病的原因之一而廣為人知。此外,即便沒有嚴重至引發心臟疾病、中風等,也可能造成在行車當中因為突然覺得昏昏欲睡而引發重大的車禍事故等嚴重問題,而部份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推測也都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

最後,就如一開始就曾提及的,口呼吸也是引發氣喘異位性皮膚炎、花粉症、癌症等現代社會特有的難病的原因之一。接下來就要說明不用鼻呼吸而以口呼吸為什麼會引發這些疾病。

只要瞭解疾病的「根源」,治療方法就全都一樣,凡疾病必有因。哺乳動物就是因為遵循生命的規則,所以脊椎動物的進化才能綿延不斷地持續了近五億年之久。人類因為在六百年前學會了語言,所以喪失了身為哺乳動物最重要的一項構造,那就是從鼻孔經過鼻腔深入後鼻胭腔的氣管再深入到肺部的連續性構造。

生命中最重要的運動就是呼吸。無論何時都必須完全確保呼吸的暢通,這是哺乳動物生命的規則;然而,在說話或睡覺時用「口呼吸」的話,喉嚨溫度下降,結果就會導致白血球載著口內細菌或喉嚨的常在菌環繞全身,如果污染了胰臟的胰島細胞時就會變成糖尿病,如果盤踞在關節細胞時就會引發風濕,如果盤踞在皮下組織細胞就會引發蕁麻疹或是異位性皮膚炎。

如果「冷中毒」的話,腸內的細菌就會侵襲體內的細胞。如果「休息不足」的話,骨髓的造血功能就會受阻,白血球的力量就會減弱,腸內細菌就會蔓延至全身。如此一來,掌管細胞內呼吸的粒線體就會受損,然後引發疾病。

揭開了謎底之後,治療的方法其實都一樣。那就是矯正至肺部為止的外呼吸,還有為了將體溫維持在37℃必須保持身體溫暖,為了細胞呼吸能夠攝取充足的營養,就必須攝取不傷腸胃的食物並且細嚼慢嚥,好好地保護粒線體。這麼做的話,一定就能常保健康。

本文作者:西原克成
摘自:呼吸力—「呼吸」對了,就能不生病、提升免疫力、找回健康!,由臉譜出版社發行。

延伸閱讀「改變「呼吸」就不容易生病」:http://www.i-nature.com.tw/articles5/5/359.html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