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常備藥 你知道該準備哪些嗎?

旅行常備藥 你知道該準備哪些嗎?

2010/11/17(2022/3/15 18:22更新)

隨著上周世貿國際旅展與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熱鬧開幕,預告了即將到來的年底旅遊熱潮,歲末年終為自己規劃一個小旅行犒賞自己,既可放鬆心情又有充電作用。為避免旅途中生病掃了遊興,行前準備好實用的隨身藥品才能玩得安心又愉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藥師陳彥蓉指出,自備藥物以體積小、攜帶方便為主,常見藥品有:感冒藥、止暈藥、腸胃藥、外用藥及個人需長期服用的藥物。

陳彥蓉進一步說明,感冒藥可分為解熱鎮痛、緩解鼻塞及流鼻水、止咳、化痰等幾大類藥物,民眾可於社區藥局內購買相關成分的指示藥品。

止暈藥就是防止動暈症的藥物,依其藥理作用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副交感神經拮抗劑,如東莨菪鹼Scopolamine;另一類則為抗組織胺劑。抗組織胺劑的最大副作用就是嗜睡,而Scopolamine藥物的副作用為輕微短暫的口乾、想睡覺、視力模糊等。

陳彥蓉說,在市面上常見暈車藥多是複方產品,有些加入咖啡因,減少抗組織胺劑的嗜睡作用,有些則是加入維他命B6,取其抗嘔止吐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有攝護腺肥大或青光眼的民眾,應避免選用含Scopolamine的止暈藥;目前市面上有口服藥錠或貼片可供選擇,搭乘交通工具前30~60分鐘就要服藥,而貼片則要四、五小時前就用才行。

腸胃藥方面,可事先準備止瀉藥(如Imolex,學名為Loperamide)、消脹藥(如Kascoal,學名為Dimethicone)及改善腹部絞痛的藥物(如Buscopan,學名為Hyoscine),也可依個人習慣準備些乳酸菌製劑(如Lac-B、Antibiophilus),這些常見乳酸菌製劑對輕微腹瀉及便秘都有改善效果,然而一旦症狀嚴重並伴隨發燒,仍需就醫治療。

而外用藥包括優碘、OK繃等,她表示,目前已有市售處理簡單外傷的材料組合,小盒包裝非常方便攜帶;若需長時間走動,不妨也準備些改善肌肉酸痛的藥膏或貼布,其常見成分為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如Diclofenac、Indomethacin等),但這類藥膏及貼片應避免用於破皮傷口。

陳彥蓉說,旅行常備藥品可依個人需要增減,服用方法則依醫師或藥師指示,另外也請保留藥品的外盒或說明書,若不慎忘記了,則可依說明服用,假如身體極度不適,迅速就醫仍是最好辦法。她建議民眾應把握一個原則,希望藥品是備而不用,每次出門前請記得檢查藥品效期,做好詳細周全的行前準備,可以應付輕微意外或小病干擾,有健康愉悅的身心,旅途快樂又自在。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