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進步人們仍不健康? 自然方式保養最重要
為增進民眾身心健康、自我保健,改善現今「被動的診斷疾病、治療疾病、復健疾病導致健保資源的耗費」的現象,台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以及健康促進及產業發展委員會主辦「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專業人員基礎研習班」,要灌輸人們「促進健康比治療疾病」的觀念。整合醫專家林承箕醫師表示,促進健康比治療疾病、預防疾病先進,效益上,以促進健康最好。
「調理自我身心、更加促進健康」是整合醫學強調的概念,「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研習班的師資如林承箕醫師、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孫茂峰、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理事長楊奇峰、聯合國世界自然醫學大學教授宋明燁、 中華氣功協會副秘書長李章智等專家,就是要灌輸民眾這個觀念。
整合醫學就是整合西醫、中醫(穴道經絡檢測、脊椎)、自然醫學、功能醫學、能量醫學等,希望讓每個追求健康的民眾,都能更早知道身、心、靈的健康狀態,去做調整與保養;因此主流西醫有所不足的部分,可藉自然醫學、印度醫學、功能醫學、能量醫學等來輔助,並可提供更多瞭解疾病及健康的方法。
當代主流的西方醫學不斷進步,在人類的急性病、傳染病、創傷及外科手術等方面有相當大的貢獻。不過如果方向正確,人們應該越來越健康,生病者應該越來越少,可是現今狀況卻是家家大醫院門診部門庭若市、人滿為患、一床難求,慢性病、癌症、精神疾病患者越來越多,醫療成本及民眾自付花費越來越高,問題到底出在哪?
林承箕醫師表示,醫學及醫療系統的最終目的都在「治癒疾病、促進健康」,但目前主流西醫花了太多的教育、醫療經費,都是在治癒疾病,卻沒有探究生病更深層的「原因」。他認為,未來的醫療模式應該要走向「非藥物性生活型調整」,也就是完整地教導各種衛教知識,如何吃、如何動、如何健康生活,運用自然的方式,讓身體自行痊癒及常保健康,這也是整合醫學所著重的部分。
整合醫學教授陳立川博士解釋,整合醫學具有幾種特色,包括以患者為主、治療方法是整體性且整合一致的、強調病人的責任與賦予能力、飲食與營養的重要性、集中於身體功能的恢復而不是局限於病徵或疾病的治療、利用最低毒性或自然而無副作用的有效療法、強調我們身體與生俱來的自瘉能力及生活方式的改善。
因此與其被動的有病治病、消極的預防疾病,不如積極的長保身心健康,在評估健康、調理健康及促進健康方面多下功夫,才可享有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