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是指生長在大腸壁中突起的細胞腫塊,大腸息肉的種類很多,而且有的息肉將來可能會變成大腸癌⋯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邱瀚模於《腸活必修課》一書中,針對大腸生理結構、大腸息肉、大腸癌症病史⋯等,分享大腸癌的發生及防治,幫助讀者遠離大腸癌。以下為原書摘文:
「大腸息肉」是指生長在大腸壁中突起的細胞腫塊,大腸息肉的種類很多,而且有的息肉將來可能會變成大腸癌⋯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邱瀚模於《腸活必修課》一書中,針對大腸生理結構、大腸息肉、大腸癌症病史⋯等,分享大腸癌的發生及防治,幫助讀者遠離大腸癌。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我最近排便不太順,會不會是大腸癌?」隨著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愈來愈高,在診間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謝孟書醫師表示,「排便困難」是大腸直腸癌的症狀之一,大腸腫瘤會讓腸道變得狹窄,可能讓患者出現便秘,少數患者會有腹瀉的狀況。因此「排便習慣改變」是察覺大腸直腸癌的重要指標,假如原本一天排便一次變成三天一次,就要注意。每次排便後,記得檢查是否有「血便」的問題。另外也要注意糞便的形狀,若變得細細的,便得留意。大腸息肉會變成大腸癌嗎?謝孟書醫師指出,大腸息肉很常見,分成很多種型態,其中較需留意的是「腺瘤」,因腺瘤會逐漸長大,經過幾年後可能出現病變,而演變成癌症。發生病變的時間因人而異,短的約三、五年,久的可能會超過十年。醫師在做大腸鏡檢查的時候,若看到腺瘤都會盡量將其切除,以避免演變成大腸癌。而腺瘤可能會再復發,即使已經切除,醫師建議一定要定期做大腸鏡追蹤。大腸直腸癌的治療選項有哪些?謝孟書醫師解釋,大腸癌的治療通常以癌症分期來進行,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這幾個選項會互相搭配。有時先進行手術,術後再依照病理報告來決定是否加上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至於較低位靠近肛門的直腸癌,為增加保留肛門的機會,可以在術前先進行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讓腫瘤範圍縮小後再進行手術。較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則不適合開刀,建議直接採用化學治療。醫師會評估癌症分期和患者的身體狀況,來擬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患者應與醫師詳細討論、好好配合,能達到較佳的預後。大腸直腸癌常見治療副作用有哪些?不同的治療,可能伴隨不同的副作用,謝孟書醫師舉例,化學治療會對快速生長的細胞造成影響,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消化道症狀,如腹瀉、噁心、嘔吐、口腔潰瘍、食慾不振等。部分藥物會有骨髓抑制的作用,導致白血球下降,造成患者抵抗力較弱,增加感染的風險。直腸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可能會造成直腸黏膜受損,而出現裡急後重,所謂「裡急後重」的意思就是,患者經常想上廁所,但卻解不出東西,那是因為直腸黏膜發炎受刺激,而造成持續有便意感。此外,直腸黏膜受損亦可能導致出血,而解出血便。隨著微創手術的進步,手術傷口已比過去小很多,對於疼痛控制、術後恢復都會有幫助。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需多留意出血、傷口癒合、傷口感染、傷口癒合等狀況。營養充足是接受治療的本錢謝孟書醫師說明,面對常見的食慾不振、腹瀉等不適症狀,我們都會協助患者藉由飲食去調整。無論是手術、化療前後,務必要均衡飲食,包括五穀、根莖類、蛋、奶、菜、魚、肉,我們鼓勵患者能吃盡量吃,若是食慾不振,則建議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少量多餐並選擇高營養價值的食物,有助於維持患者的營養狀態。臨床上偶而會遇到一些癌症病患,身形虛弱、瘦小,不適合做化學治療,因為治療的過程可能會讓患者整體狀況越來越差。謝孟書醫師強調,營養是治療的本錢,倘若患者沒有充足營養,恐怕無法順利度過手術或化療。良好的營養狀態,傷口才有辦法癒合,免疫力也比較健全。患者食用的食物一定要烹煮過,避免沙拉、生魚片等生食,因為治療過程中患者抵抗力較差,食用生食可能有感染的風險。食物調味也要適量,太過刺激腸胃,反而會增加不適。除了均衡飲食,許多患者或家屬也關心輔助營養品的使用,例如褐藻醣膠、麩醯胺酸、核苷酸、魚油等,有助調節生理機能。而其中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是由褐藻中成分所萃取出的多醣體,目前有多項臨床實驗持續進行中。營養支持療法能增加患者對治療的耐受度、減少副作用,幫助患者接受完整療程,才有較好的預後。國人大腸癌年輕化,排便習慣改變要注意謝孟書醫師提醒,目前台灣是採用糞便來進行大腸癌篩檢,50-74歲的民眾,每兩年可以免費做一次糞便檢查,若檢查結果異常,民眾必須要到醫療院所做進一步檢查,了解導致糞便潛血反應之原因。糞便潛血檢查主要是針對沒有症狀的民眾,如果有排便習慣改變、血便等症狀就應該提早就醫。為提升檢查準確率,民眾在進行大腸鏡檢查前需要依照醫囑清腸。現在也有「無痛大腸鏡」,讓民眾能在麻醉狀態下做大腸鏡檢查,減少緊張和不適感。謝孟書醫師回憶,曾經有位30多歲的患者,平時稍微有便秘,因為很年輕又沒有大腸癌家族史,本來不打算進行檢查。在家人鼓勵下,他接受了大腸鏡檢查,結果看到一顆兩公分的腫瘤,已是早期大腸癌。由於腫瘤還算早期,便能使用大腸鏡切除。後續追蹤幾年,狀況都還不錯,是非常幸運的例子。站在胃腸科醫師的立場,我們鼓勵患者做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大腸癌,患者預後會比較好,早期的大腸息肉幾乎都沒有症狀,唯有大腸鏡才有機會發現息肉並能加以切除,更能避免演變成大腸癌。貼心小提醒加工的紅肉製品如培根、香腸、熱狗等,已被列為大腸癌的危險因子,要盡量少吃。另外體重過重、缺乏運動、抽菸、喝酒也都跟大腸癌的發生有關。年輕大腸癌患者不算少見,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覺。隨著醫學進步,針對大腸癌有很多治療選項,狀況許可時甚至還有機會靠大腸鏡切除,患者務必與醫師密切配合。(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8歲的王先生為外商公司高階主管。1年前接受全身健康檢查後未仔細詳讀,今年初妻子打掃時意外翻出健檢報告,發現報告內提醒其大腸瘜肉尚未切除,檢查後發現1年前0.8公分的瘜肉已長至1.2公分,同時發現數顆0.5公分左右小型腺瘤,於術中亦同時完成切除。術後2週回診時無惡性變化 。糞便潛血陽性患者 50%發現有大腸瘜肉 大腸直腸癌為台灣發生率連年高居第一的癌症,國健署自2004年開始推行50-75歲成人2年一次免疫糞便潛血篩檢,除達到早期偵測治療癌症之目的,也喚起了國人對腸道疾病及腸道保健之重視。事實上,糞便潛血陽性患者中,約3%最後確診為大腸直腸癌,卻有近50%發現有大腸瘜肉。大腸瘜肉,特別是大腸腺瘤為大腸直腸癌之癌前病變,若能適切予以偵測、切除,便能阻止其癌變進展。因此,高品質的大腸鏡服務,應包含術前準備、完整檢測、適切切除瘜肉及術後追蹤,才能達到防癌的目的 。此外,也要記得每天觀察自己的糞便,若出現血便、上完廁所後肛門仍有黏膩感,記得盡早到醫院檢查,不要認為是因為食物顏色導致糞便有血色就不予理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保腸之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過去,若要切除大腸癌或大腸息肉,傳統的剖腹手術是在肚皮上劃開一道20公分長的切口,病患常被如此大的手術嚇傻;而台北慈濟醫院將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用在切除大腸癌或息肉上,可讓傷口縮小至3-4公分,讓患者預後因傷口小,可以較快恢復正常作息。治療大腸直腸癌在傳統開刀手術傷口較大,疼痛與恢復期較久,然而用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腸腫瘤、常因為操作少數器械不易,在美國使用率僅兩成,台灣也只有三成;但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療團隊進行的單孔腹腔鏡手術,將開刀傷口縮小到僅3、4公分,卻能成功擴大多種手術器械的活動範圍,精準地切除大直腸癌與肝腫瘤病灶,相當不容易。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蕭光宏表示,截至目前止,台北慈濟醫院已經為82名罹患大腸癌或息肉患者進行精密的單孔腹腔微創手術。由於單孔腹腔手術傷口小,一般病患在術後3-5天內即可出院,並很快的恢復正常作息。降低患者恐懼、疼痛感 且術後併發症少蕭光宏主任指出,傳統開腹手術,術後因為傷口大、疼痛度高,沾黏風險也較高,發生併發症比單孔腹腔鏡更多,加上有些病患因傷口大疼痛,往往不敢咳痰衍生肺部併發症,更加深術後風險。蕭光宏主任強調,進行單孔腹腔鏡微創切除大腸直腸腫瘤後,可讓癌症病人本身復原得快,能較快進行下一階段的治療或化療。因此對大腸癌患者來說,進行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不僅減少病人疼痛感與心理恐懼感,最重要的是大幅降低併發症。
國內資料顯示,平均每天有30人被宣佈得到大腸癌,有13人因大腸癌死亡,97年新診斷大腸癌個案有11,004人,大腸癌已成為癌症發生人數的榜首,平均發生年齡為68歲,其中50歲以上有9,571人佔所有大腸癌人數的87%。爲降低大腸癌對國人健康威脅,衛生署邱文達署長表示,自民國99年1月起全面提供50-69歲民眾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篩檢),民眾只要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即可獲得該項服務。國內資料發現,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個案,每20個陽性中就有10人已有大腸息肉與1人已有大腸癌,顯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個案確實為大腸癌的高危險群,然而國內卻有高達4成的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民眾,後續不願意再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原因有民眾自覺健康沒有任何異狀,害怕大腸鏡檢查疼痛、沒時間安排檢查等。邱淑媞局長表示,早期大腸癌並沒有任何異常狀況,如果等到出現大便有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痛、裏急後重等情形,往往已是大腸癌第三期或第四期了。因此政府提供大腸癌篩檢就是希望在民眾沒有任何症狀下,可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找出陽性個案,而陽性個案透過大腸鏡檢查,能早期發現是否有大腸息肉或是早期大腸癌,如為大腸息肉經過切除治療後可以避免惡化成癌症,早期大腸癌(0期和1期)其5年存活率都可高達81%以上,因此陽性民眾千萬要去做大腸鏡檢查,如果害怕疼痛,可以自費選擇無痛大腸鏡檢查。
李先生(化名)55歲、最近3個月有間歇性解鮮血便,其一開始以為是痔瘡出血而不以為意,後來血便量及次數增加,於是至腸胃內科門診就醫,經醫師初步診察後建議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發現其大腸有數顆大腸息肉,其中最大顆直徑為2公分。經醫師建議接受內視鏡大腸息肉切除,病理組織切片檢查發現全為腺性息肉,其中一顆直徑大小只有1公分竟然有局部惡性變化,切斷端則尚未受癌細胞侵犯。究竟什麼是息肉?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張甄醫師解釋,息肉是指內視鏡下肉眼可見胃腸黏膜隆起長出的突起物,局部基本上呈圓球狀突出於黏膜表面的病灶。整個腸胃道,從食道至直腸都可能出現息肉,而較常見於乙狀結腸與直腸。出現在大腸的稱為大腸息肉,並可分為贅瘤性及非贅瘤性息肉兩大類;好發年齡由40歲開始。 以病理組織切片大腸息肉分類為:1. 增生性息肉:這是大腸中常見的息肉,同時也是一種非瘤性息肉,不會變成惡性腫瘤,最常發現於直腸或乙狀結腸。常小於0.5公分,外形上呈現無莖、外表平滑、色澤可能略白的息肉樣病灶。2. 腺瘤:又分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二者混合存在的混合型;絨毛型所佔的比例愈大,則惡性變化之機率較大。約80%的腺瘤是管狀腺瘤,這是腺瘤中比較不會 有惡性變化的腺瘤,但如果夠大,它還是會有惡性的可能;絨毛狀腺瘤約佔腺瘤的5%,是最有惡性變化的腺瘤。3. 發炎性息肉:又稱為偽息肉,乃是因為之前的大腸黏膜發生潰瘍壞死,新的黏膜上皮長出來或是過度生長所致。發炎性息肉本身並不會變成癌細胞,但由於形態上與腺瘤有時不易區分,所以仍須切片以進一步確定。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腺性息肉發生癌化情形與息肉大小及形狀有關,一般腺性息肉產生癌化的機會為5-10%。有家族大腸息肉症家族的病人,發生癌變的可能性高達100%,具有這種息肉症的人大腸直腸中產生數百甚至數千個以上的腺瘤性息肉,患者之子女約有一半機會有此遺傳。 張甄醫師指出,大部分的大腸直腸息肉是沒有症狀的,偶爾會有腹痛、腹瀉、便血或便秘等非特異性的症狀,只有經大腸鋇劑灌腸攝影、大腸鏡檢查或大腸虛擬內視鏡立體電腦斷層掃瞄檢查才能發現。 大腸鋇劑灌腸攝影及大腸虛擬內視鏡立體電腦斷層掃瞄檢查可以診斷較大的息肉,但太小的息肉常會看不出來,且會受沒清理乾淨的糞便影響判讀。大腸鋇劑灌腸攝影檢查操作者的技術與判讀、診斷者的經驗等,都是正確診斷的關鍵。對乙狀結腸很長的人,大腸易重疊,診斷上會有困難。 至於大腸內視鏡檢查,是利用最新型的大腸電子內視鏡檢查,具彩色畫面、高解析度、視野角度大,甚至可染色及放大觀察直徑0.5公分以下的微小病變。不但具有高診斷價值,又可立即對大腸息肉、早期大腸癌作「大腸內視鏡息肉切除術」,達到完全切除的治療。張甄醫師表示,近年來無痛消化道內視鏡正逐漸推廣中,其優點有避免因畏懼而錯失檢查機會、減少檢查中的疼痛及焦慮、增進追蹤檢查的意願、避免因檢查中的緊張、疼痛而產生嚴重的併發症,但須經醫師評估是否適合無痛鏡檢。國人飲食日益精緻化,食物纖維的攝取日益減少,且包含高動物性脂肪與蛋白質的食物,因此罹患大腸癌人數逐年增加。由於早期大腸癌不易有自覺症狀,因此若透 過定期檢診可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張醫師建議只要年齡大於四十歲,有家族史,最好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一旦發現有血便、大便潛血檢查陽性、不明原因貧血、大便習 慣改變、體重減輕、大便變細、經常腹脹、腹痛等問題,最好早日接受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認為大部分的大腸直腸癌,乃是自原本存在的腺瘤轉變而來,少部分則來自原本平坦而無腺瘤的黏膜。這個「腺瘤到癌」的序列已經得到流行病學、臨床病理學及分子遺傳學等證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