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

輔大數位健康技術國際研討會 產官學專家齊聚探討數位健康新趨勢

輔大數位健康技術國際研討會 產官學專家齊聚探討數位健康新趨勢#國衛院

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院數據科學中心16日舉辦首屆數位健康技術國際研討會「運用數位弭平健保與臨床資訊落差,為民眾健康賦權」(“Empowering Patients with Digital Health: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imbursement Policy”),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數位健康在診斷、預測、治療的最新趨勢和應用,以及健保給付的限制和挑戰。輔大醫學院院長葉炳強教授、輔大學術副校長王英洲教授、輔大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蒲若芳博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前校長郭旭崧教授、台北醫學大學數據處數據長許明暉教授、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醫務管理組黃兆杰組長、輔大附設醫院副院長江福田醫師、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博士、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與產業界代表台灣羅氏醫療診斷設備公司總經理吳慶城等人皆應邀出席。 輔大醫學院葉炳強院長開幕致詞時指出,此次大力邀集海內外產官學專家齊聚一堂,企盼為我國數位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發展發揮影響力,攜手提高病患照護品質與醫療效能。主辦單位輔大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蒲若芳博士表示,期待透過國內外專家學者集思廣益,促進病患參與數位健康、加強臨床實踐和健康政策之間的溝通與協作,以推動數位健康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與發展。 數位健康助益廣,有助提升診斷、治療、預測、研究發展與政策制定 數位健康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包含數據分析與運用、電子病歷、遠端診療、健康監測等。台北醫學大學數據處數據長許明暉教授發表專題演講時說明,運用數位健康技術將可突破過去的醫療限制,對於診斷、治療、疾病預測、促進研究發展等皆有幫助。而新冠疫情更成為加速器,健保署黃兆杰組長舉例,疫情之下政府對遠距醫療、視訊診療等都有相關推動與放寬。然數位健康技術的推動仍需法源、財政、科技以及真實數據等共同並進。遠從英國來台與會的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專家英國格拉斯哥大學Olivia Wu教授與Neil Hawkins教授以慢性肺阻塞、心臟衰竭及醫療監測系統為例,展現數位科技對於獲取真實數據,用以判斷醫療品質的具體成果,說明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數位健康科技能協助資源投入更精準的領域。 數位科技助精準追蹤成效,可提升醫療品質、重新思考醫療資源配置合理性 當數位健康科技的重要性持續攀升,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該如何正面迎接數位健康技術帶來的變化,調整政策制定、提升醫療照護品質也是研討會的另一大亮點。國衛院邱弘毅所長說明,數位健康科技將使以病患為核心的醫療運作更加落實,搭配電子病例、穿戴式裝置等可更精準掌握身體數值、及生活型態改變對於健康的影響,提升病患對行為改變的意願、進而提升醫療照護品質。而數位健康技術所帶來的改變,也該同步作為醫療決策、評估健保資源配置合理性的依據。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朱基銘教授則認為,委託專責單位建立醫療資訊共享與整合平台,將有助推動醫療數據的管理與運用。台灣資安產業發展協會毛敬豪副理事長則提醒,數位化發展的同時,也需重視資料隱私與保密性,避免敏感資訊外洩、被駭客入侵等安全風險。 造福民眾、加速數位健康發展 產官學各界協力缺一不可 據統計顯示,醫學資訊大約每73天就會翻倍一次,且70%的醫療決策受實驗室檢測資料影響,想要有效管理與運用,除了學術界和公部門外,產業界的投入也是至關重要的。台灣羅氏診斷總經理吳慶城分享,提升預防、治療、照護到健保制度規劃相關層面,可運用優質的檢驗設備、整合性的技術與支援系統作為助力,確保數據應用的可靠準確和安全,改善各階段的照護方式,早期發現並診斷疾病、適時提供正確的藥物,即時監測疾病進展及治療結果。郭旭崧教授補充說明,我國健保大數據正像是一個寶庫,蘊含豐富的健康訊息值得更多產業學術界共同挖掘,提供民眾更好的醫療照護品質。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在閉幕致詞中表示,數位健康技術的應用和發展需要跨領域合作是產官學的共識,很高興輔大籌辦本次的國際研討會,共同推廣我國數位健康發展,期待各方攜手共同造福更多民眾。

高血壓且頸動脈流速較低 恐失智?

高血壓且頸動脈流速較低 恐失智?#國衛院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台灣於107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其中認知功能衰退常是高齡社會中產生健康照護需求的主因之一。國衛院針對50歲以上且認知功能正常的民眾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具有較高的血壓值及較慢的內頸動脈流速(internal carotid artery)與認知功能衰退之間有密切關係。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心血管醫學領域重要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呼籲民眾應積極防治三高等慢性病,以免導致認知功能損害。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莊紹源副研究員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宜蘭老年世代研究神經內科王培寧醫師及心臟內科鄭浩民醫師研究團隊共同合作,頸動脈流速為民眾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的測量數值,包含總頸動脈(common carotid artery)、內頸動脈、外頸動脈等。先前研究結果指出,出現較慢的總頸動脈流速時,發生缺血性中風之可能風險較高。延續過去的研究成果,莊紹源副研究員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宜蘭老年世代研究團隊共同合作,針對1,684位50歲以上且認知功能正常的社區民眾進行收案,除分析血壓與認知功能之相關性之外,同時分析內頸動脈流速當中的尖峰收縮流速(PSV, peak-systolic velocity)與末期舒張流速(EDV, end-diastolic velocity)這兩項重要指標數值,並採用簡易認知功能量表(MMS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評估受試者的認知功能。研究結果:血壓愈高 認知功能愈差研究結果指出,收縮壓與認知功能表現呈現負相關,即血壓愈高者,認知功能表現愈差;另一方面,相較於內頸動脈PSV與EDV數值較高者(PSV> 68 cm/sec與EDV >32 cm/sec),PSV與EDV數值較低的受試者(PSV< 60 cm/sec與EDV< 27 cm/sec),其認知功能的表現較差。綜合以上的結果顯示,若出現較高的血壓值及較低的內頸動脈流速,則發生認知功能衰退的可能風險將會提高。頸動脈流速過慢可能代表顱內的阻力較大,當中所代表的臨床意義,仍需針對頸動脈流速與大腦結構與損傷之間的關係進行進一步研究,才能瞭解其中的作用機制。莊紹源博士提醒,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結果或能提供民眾預防缺血性中風與認知功能衰退的發生,及早進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評估,防患於未然。

C肝有解!國衛院找到抑制新機轉

C肝有解!國衛院找到抑制新機轉#國衛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C型肝炎一直以來都是引發肝癌的主因,也因此研發治癒C肝病毒藥物的腳步,從來都是醫界矚目的焦點,但談到現今的C肝療法,多半為干擾素搭配雷巴威林,雙管齊下,然而,其中所引發的副作用,常常讓病患聞聲而逃之夭夭,不過這樣的情形,很可能在不久之後,即將出現轉機。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陳志豪博士,其研究團隊近日找到新的C肝抑制劑,「脯胺酸衍生物」是一種新穎小分子C型肝炎病毒NS5A抑制劑,已經在細胞實驗中證實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毒的複製作用,在未來可開發成新的抗C型肝炎病毒新藥。該技術若開發成功 藥價可望降低 國衛院指出,近年來,美國雖已有藥廠開發出新藥,但價格昂貴,據估計一個完整的療程12週,定價8萬美元以上,而且這類新藥對於某些特殊情況的疾病如洗腎病患、移植後病患,仍有其限制,因此目前仍然非常需要研發便宜而且有效的治療藥物,以對抗C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為找出具有療效的C型肝炎病毒藥物,國衛院陳志豪博士研究團隊以C型肝炎病毒蛋白NS5A為分子標靶,透過循理性藥物設計以及化學修飾方法,研發出來新穎小分子C型肝炎病毒NS5A抑制劑。不過,目前該藥物即將進入人體臨床實驗,未來藥物的可行性與否,還有待討論。

國衛院聲明:尚未與廠商合作H7N9流感疫苗

國衛院聲明:尚未與廠商合作H7N9流感疫苗#國衛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周郁蘋/綜合報導)國內首例H7N9病例後,各界對H7N9流感疫苗議論紛紛,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天發出聲明表示,目前沒有和任何國內外廠商針對H7N9流感疫苗進行任何合作事宜。國衛院表示,在H1N1流感疫苗、H5N1流感疫苗及腸病毒71型疫苗的研發已有完備的經驗,因應H7N9流感可能產生緊急疫情,已積極做相關準備。在政府啟動H7N9流感疫苗緊急備製的機制後,將依循衛生署的防疫政策,以保障國人生命安全。此外,為了預防冬季禽鳥南飛將可能對疫情造成的威脅,政府各部門將積極做好H7N9流感疫苗的研發與製造。

醫學博士龔行健 就任新國衛院長

醫學博士龔行健 就任新國衛院長#國衛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國衛院第五任院長,經董事會8月7日決議,敦聘中央研究院龔行健院士擔任,於今年12月21日就任,且預定於102年1月4日假竹南院區正式舉行就職典禮。國家衛生研究院前院長伍焜玉院士於今年8月31日卸下院長職務之後,近四個月的院長職務由國衛院副院長王陸海院士代理。為辦理本次新任院長的遴選作業,國衛院董事會於今年2月7日正式成立院長遴選委員會,負責在國內外徵才評選後向董事會舉薦候選人任務,最後經董事會與候選人逐一面談後,由備受推崇的龔行健院士脫穎而出。龔行健自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到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化學博士學位,並於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之後轉往密西根州立大學擔任生物化學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分子生物與微生物學系教授、醫學系教授及癌症中心副主任。再轉任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生化與分子醫學系教授、癌症中心副主任兼基礎研究主任及生化與分子醫學系特聘教授。其研究領域主要為腫瘤病毒學及癌症生物學,且在反轉錄病毒、皰疹病毒以及原癌基因研究上多有琢磨,多篇創新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著名雜誌上,並於199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龔行健院士不僅有傑出的國際學術成就,同時也熟悉國內相關醫藥衛生之發展。近幾年他積極回國擔任臺北醫學大學轉譯醫學綜合實驗室特聘講座教授及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特聘講座教授,對國內醫藥衛生研究有深刻的認識。國衛院盼在新院長嶄新的帶領下,讓國衛院再攀高峰,從而帶動國內生技產業的發展。

國衛院發現關鍵蛋白酶 可望研發免疫疾病標靶藥

國衛院發現關鍵蛋白酶 可望研發免疫疾病標靶藥#國衛院

在本月初公佈的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由三位免疫學家獲得後,國家衛生研究院由特聘研究員譚澤華主任帶領的免疫醫學研究中心,也在本月10日於國際頂尖、免疫學第一名的期刊:自然雜誌,免疫學期刊(Nature Immunology;Impact Factor:26)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自體免疫疾病與癌症皆為目前可能致死的重大傷病,是一種人體內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原本應扮演防禦角色的T淋巴細胞在轉錄因子過度活化刺激下,產生大量發炎相關之細胞激素或促進B淋巴細胞產生自體抗體,因而攻擊自體的健康組織及器官,造成發炎性多重系統慢性疾病,且至今尚未能獲得確實治療或控制。國衛院研究團隊所研究的一百餘位接受現行醫療的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病人中,超過八成的病人仍受病痛所苦,需要更進一步發展治療的方式。國衛院研究團隊與台中榮總合作歷經兩年研究發現,酵素蛋白激酶MAP4K3/GLK扮演承上啟下的角色,可促進T淋巴細胞之活化,並控制自體免疫反應。而這項研究成果,在國衛院技轉及育成中心的協助下,已獲得美國暫時性專利(Provisional Patent),目前台灣及美國的正式專利已進入申請階段,並將與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合作開發治療用之標靶藥物。(本新聞由 國家衛生研究院 提供)亂吃不動肥肉多多 醫師努力減重成功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86&HN_Yr=0&HN_Mon=0天冷致血液循環變差 飲食清淡、多運動可改善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88&HN_Yr=0&HN_Mon=0吸菸恐讓聽力受損 長時間用耳機也不例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85&HN_Yr=0&HN_Mon=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