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

睡錯搞出頸椎病!枕頭和床該怎麼挑?

睡錯搞出頸椎病!枕頭和床該怎麼挑?#頸椎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睡覺時習慣採取什麼睡姿呢?我們常常會在媒體上看到有文章討論比較舒服或比較適合肩頸痠痛的睡姿,例如趴睡、大字睡等等各式各樣的說法。以我的臨床觀察,這些說法都有待商榷。我們的身體在睡覺時並非靜止不動的。我們會翻身,這表示身體正在尋找「當下時間點身體最舒服的姿勢」,身體會告訴我們,最好、最舒服、最輕鬆的姿勢,而且隨時會更動。並不是固定側睡、仰天長嘯還是趴著,也不是一整晚都是同樣的姿勢。人在睡覺中換姿勢,就是在解除前一個姿勢維持太久所造成的壓力。在睡眠過程,我們會翻身多少次?會有10 ∼ 100 次這麼多。這都在身體自動的、沒有意識的狀況之下自我的調節。所以當我們睡覺的時候刻意去維持某一個姿勢,這樣子反而睡得非常辛苦。當頸椎退化產生了頸椎病,身體也會找出當下最輕鬆的姿勢,減少肩頸肌肉痠痛和神經壓迫的不適。於是便產生以下各種情況:睡覺也能看出頸椎病 睡覺的時候會把手高舉(單手或雙手),會覺得比較舒服,好像投降的姿勢。 睡醒之後,頭沒有在枕頭上。 反覆性的落枕。 趴睡比較舒服。 睡覺越睡越累,背部還有點緊繃。 頻頻換枕頭,還是不舒服。 睡覺要較高的枕頭。 睡覺不使用枕頭。當我們發現自己出現以上徵兆,並且相當頻繁,就必須去檢查是否有頸椎病。例如起床後發現自已沒有睡在枕頭上。枕頭原本是用來支撐的頭部,維持最自然的姿勢。如果睡醒時頭不在枕頭上,這表示我們的身體感受到的最舒服姿勢並不需要枕頭,與理想睡姿不同,就可能代表我們的頸椎出現了問題。我應該要換怎樣的枕頭和床?我們一生中總是會碰到一、二次落枕,但是如果是「反覆性的落枕」就不一樣了。這並不是我們的睡姿不良,或是床不好、枕頭不適合,這是暗示我們頸椎有問題。這時候要做的事情,是先把頸椎顧好,而不是去換枕頭。買寢具時,大家都想到這個枕頭、這張床,到底有沒有適合自己呢?或者是說有沒有幫助到身體毛病?我在臨床上碰過許多病人,都覺得自己睡姿有問題。或是在發現自己有了頸椎病以後,花了非常多錢去買最棒的枕頭、最貴的床。我要先跟大家釐清這個觀念。枕頭的目的是什麼?一般人直接想到的作用就是「墊著頭」,其實不只,枕頭的作用是「支撐」+「 紓壓」。也就是在睡覺時,我們的脖子和頭,需要一個支撐,而且是一個很舒服的支撐。枕頭和床的目的,就是保持睡覺身體最自然的姿勢。讓頭不會過度前傾和後仰,意思是說我們的枕頭,是保持頸椎角度在最自然的角度,那也是最舒服的角度,這個時候身體才可以輕鬆輕鬆的入眠。而最自然的角度,在仰睡正躺枕頭後,頭部自然上抬15 度,同時臉部維持前傾5 度。側躺時,讓頭、頸、脊椎,維持一條水平的直線。能協助我們保持這樣的睡眠姿勢,就是最好的寢具,而不是多貴的床、多棒的枕頭。反之,不能維持這樣的姿勢,就可能讓頸椎病惡化。(本文摘自/不開刀,治頸椎:林頌凱醫師全方位剖析你的頸椎毛病,從根本解決肩頸痠痛麻/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 )

莫名痛?這些症狀都和頸椎病有關!

莫名痛?這些症狀都和頸椎病有關!#頸椎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頸椎病,常常要面對男女大不同的情況,例如女性會用千奇百怪,甚至奇幻的方式來形容她的不舒服,男性比較直接。我認為這和男女個性不同有關係,也可以說是男性與女性在情緒處理方式的差異所造成。有的女性患者一見到醫生就開始滔滔不絕,敘述這裡不舒服、那裡會痠痛等等。通常她也不認為只是單一的頸椎問題,她會懷疑是許多種疾病造成的,疼痛不舒服就可能是腫瘤、胸口不舒服就是心臟病等等。如果依據不同的生理構造病變,以及其所導致的症狀來分類,頸椎症候群大概可以分成五種類型:頸部症狀、神經根症狀、脊髓症狀、椎動脈症狀以及交感神經症狀。簡單的敘述如下表:頸椎病的5種類型女性的頸椎病色彩繽紛女性的頸椎病症狀就像女性身上的衣服一樣「色彩繽紛」。女性的症狀多半是屬於「椎動脈症狀」或是「交感神經症狀」。初期通常從失眠、頭暈、頭痛開始,接著會覺得脖子緊繃僵硬,常常要換不同的枕頭才能換得一夜好眠,而且頭痛或頭暈常常是無預警的發作,一發作就是好幾天。有些症狀是男性很少出現的,其中之一是喉嚨有異物感,在女性患者身上十分常見。曾經有位女性病患,也是因為感覺喉嚨卡卡的,到處看醫生檢查,有一天他因為頭暈、頭痛、睡不好、焦慮緊張,來找我看診。我問他:「你會不會眼睛模糊、鼻塞、喉嚨卡卡?」她一聽到趕緊回答:「對對對、會會會,你怎麼知道?」因為這些是頸椎病的交感神經症狀。男性易忽視症狀病情而男性出現的多半是「頸部症狀」或是「神經根症狀」。初期也是頸部肌肉緊繃、疼痛,如果沒有即時緩解,接下來就可能開始覺得痠、痛、麻。痠、痛、麻的感覺可以分開存在,也可以同時發生,其範圍一開始可能只是侷限在頸部,但隨著病況加重,不僅痠、痛、麻的強度增加,還會從頸部慢慢蔓延到上背,甚至從手臂一直延伸到手指頭的末端。極少數的男性患者會有肌肉無力或是肌肉萎縮,到這個階段往往都需要手術治療。和女性來比,男性病患的頸椎問題往往在退化後期才被發現。除了是症狀較不明顯以外,男性容易把生活重心放在「事業」,比較不會注意「身體」。而男性有很多外在的活動,例如:運動、應酬、打線上遊戲⋯⋯,也會轉移身體的疼痛感。往好的方向想是男性比較不會胡思亂想,擔憂焦慮,但背後隱藏的是忽視病情、粗枝大葉,反而可能延誤了治療的先機。(本文摘自/不開刀,治頸椎:林頌凱醫師全方位剖析你的頸椎毛病,從根本解決肩頸痠痛麻/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 )

這些疾病症狀 竟都與頸椎病有關!

這些疾病症狀 竟都與頸椎病有關!#頸椎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椎間盤是盤狀軟骨物質,是人體天然的避震器,讓我們能做轉頭、挺腰及扭轉身體等動作。椎間盤中央的核心是髓核(Nucleus pulposus),髓核內含水及膠原纖維(Collagen Fiber),因此柔軟有彈性,可以分擔脊椎承受的壓力及衝擊。椎間盤外圍是強韌的纖維環(Annulus),可維持髓核的穩定性。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或者開車的人,總保持一個姿勢,缺少運動,肌肉得不到活動。頸椎的協調性是依肌肉來調節的,低頭、仰頭、旋轉是依靠不同肌肉組織共同協調的結果,如果肌肉力量過於薄弱,運動的協調性就會比較差,導致更多不均勻的力量損傷椎間盤。想不到的頸椎病症狀頸椎病導致的症狀廣泛,但是定義簡單,就是頸椎相關的身體結構,例如椎間盤、韌帶、關節,因退化或病變造成頸椎管、椎間孔等重要組織變形或狹窄,致使周圍重要組織,如脊髓、神經血管等等受到損害所產生的病理表現。這些生理結構所產生的病變,產生一連串繼發性的病症,又稱為頸椎症候群。頸椎症候群主要有3 個類型:1. 肌肉筋膜症狀。2. 神經症狀。3. 血管症狀。【頸椎症候群的3個症狀類型】肌肉筋膜症狀• 此類症狀多是因生活緊繃,缺少運動,所引起的一種肌肉疼痛,最常見於肩頸部位。• 臨床特徵包括:❶ 緊繃帶(taut band)。❷ 激痛點(trigger point)及轉移痛(referred pain)。❸ 局部抽搐反應(local twitch response)。• 在某一特定肌肉有激痛點時,常會在特定的區域產生轉移痛;另外使用針刺或快速按捏肌肉的緊繃帶時,可見到或感到肌肉產生局部抽搐反應。神經症狀• 此型頸椎病多由椎間盤退化骨刺增生,頸椎關節和韌帶的鬆動、錯位,造成對頸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而引起以頭、頸、肩、臂、指疼痛為主的症候群。• 常有人會說背部「膏芒」(台語)的地方痠,怎樣動都不舒服,有的甚至會順著肩膀、手臂,一路麻到指尖。• 典型的不適症狀,包含上肢痠、痛、麻、感覺喪失、肌肉無力、肌肉萎縮等。血管症狀• 頸椎病患者由於椎間盤的退行性變,椎間隙狹窄,椎骨間距離較正常人減少,使椎動脈屈曲而致血管腔狹窄。• 此型頸椎病除了頸部痠痛不適外,還容易退化病變出現以下症狀:❶ 放射性腦血管痙攣,表現為頭痛、頭暈;❷ 腦部缺血,當頭轉到某一方位時即感到頭暈、噁心、嘔吐、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症狀,甚至昏倒;❸ 出現肢體突然麻木、感覺異常、持物無力或暈倒,但並不伴隨意識障礙,起來後可立即行走。頸椎病是一種退化性病變,因退化造成頸椎骨質增生(骨刺)或椎間盤突出、韌帶增厚,刺激或壓迫頸脊髓、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起初是經常性頸肩部痠痛、頸部活動範圍減少、經常落枕;嚴重時會有手麻、手抖等神經症狀。頸椎是大腦指揮全身生命活動的神經傳達通路,一旦這些神經受到影響,就會出現一般人想像不到的頸椎病表現。視力障礙頸椎病的症狀包含視力減弱、間歇性的視力模糊、單眼或雙眼腫脹、流淚、畏光;嚴重者甚至出現視野縮小。視力障礙的發生,起因於頸椎病造成大腦視覺中樞缺血、缺氧所造成,患者通常因為病情,直覺反應到眼科就醫,以致病情延誤。乳房疼痛頸椎病會讓患者感到一側的乳房或者是胸大肌有間斷性的隱隱作痛或是陣痛,當頭部轉向一側時會更為明顯,容易被誤診為心絞痛或者是胸膜炎。吞嚥困難許多頸椎病患會出現咽喉發癢,吞嚥的時候出現異物感,而後出現間歇性的發作。吞嚥困難會伴隨著噁心、嘔吐等症狀。時常被誤以為是消化系統的問題,但在透過食道鏡和胃鏡檢查後,結果往往都顯示正常。下肢癱瘓或大小便困難頸椎病患者嚴重時會出現四肢麻木,且有時伴隨著頻尿、排尿不乾淨或大小便失禁等,但因為症狀與頸部距離太遠,而忽略上述症狀也有可能是頸部病變而來。高血壓頸椎病導致血壓升高的情況,很容易誤以為其他類型的高血壓。頸椎病會伴隨著頸部疼痛、緊張、麻木的情況,這些症狀和交感神經過度刺激有關,而刺激交感神經會引起的血壓升高或降低,升高時稱為頸性高血壓。(本文摘自/不開刀,治頸椎/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

【免費講座】頸椎病之中醫治療

【免費講座】頸椎病之中醫治療#頸椎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雖著科技越來越發達,隨處都有wifi,走在街上幾乎人手一台手機滑滑滑,空檔時間總是低頭使用電腦或手機,長期下來造成頸椎的壓力與不適,成為當今最常見的文明病之一。為了讓這種現代文明病有良好的中醫治療,台北長庚特舉辦本座談會,邀請中醫針傷科黃新家醫師主講「頸椎病之中醫治療」,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頸椎病之中醫治療時間:5月 13 日(三)下午3:30~4:30地點:台北長庚醫院前棟1樓大廳洽詢:台北長庚社會服務組 范幼鈴小姐(02)27135211轉3620

大陸修職災法 滑鼠手、頸椎病將列入職業病

大陸修職災法 滑鼠手、頸椎病將列入職業病#頸椎病

很多人上班的時候,都需要打電腦,當同樣的姿勢久了,就很容易出現頸椎的毛病,造成一些職業傷害;根據大陸網站報導,大陸最近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時,打算將滑鼠手和頸椎病等列入職業病。這個消息一出,很多上班族大表贊成,但是也有雇主質疑如何判定滑鼠手與頸椎病是工作造成,造成雙方的爭論。大陸新版職業病防治法主要發起人之一的黃漢林表示,新版職業病防治法中最為重要的觀念就是對職業病定義的修正,像是過勞死、長期盯著螢幕致眼部損傷、職業性腰背痛、頸椎病、滑鼠手等上班族容易得到的疾病,都有機會納入職業病的範疇當中,可以說是中國大陸對於職業保障的進步。但是有專家就指出,頸椎病可以分為五級,到底是哪一級的時候可以列為職業傷害;還有打電動、在家沉迷上網,也都會導致頸椎病,該如何認定是職業傷害。再來就是賠償問題,一旦被認定是職業病,該如何賠償、需不需要區分等級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該專家還表示,如果勞工要訴請職業傷害,要找誰來界定,如何進行調解與仲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有大陸的醫學專家表示,這次修訂職業病的標準,是非常值得給與鼓勵,因為這十多年來,職業傷害的狀況已經大大不同了,但是該專家也表示,與其去煩惱職業傷害,還不如學習正確的坐姿與習慣,才能更有效預防滑鼠手的發生。工作的時候,上臂和前身夾角保持45度以下,並且每隔一個小時就要活動一下雙手,如做一下握拳、捏指等動作,才能有效預防滑鼠手。至於想要維持頸椎的健康,就要保持正確的睡姿,挑選合適的枕頭是防止頸椎病的好方法。此外,看書、看電視和使用電腦的時候,每隔1小時就應該起身活動一下,做一做頸椎保護操,這樣才是避免自己頸椎受損的不二法門。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 術後保有頸椎活動性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 術後保有頸椎活動性#頸椎病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全球人口結構逐漸改變,人口老化的現象益加明顯。因人類壽命的延長,脊椎老化等病變問題也愈來愈來嚴重,造成整個國家社會醫療負擔愈趨於沉重。身上任何一個關節都會因長期反覆的使用而發生磨損與退化的現象,頸脊椎承受頭頸重量,維持頭頸部活動,平均每日不斷重覆旋轉、抬頭、低頭等各種動作不下500次,所以頸椎各小關節如同機械各零件不斷重覆活動,日久造成脊椎一節一節脊椎骨相連之椎間盤產生退化、老化或受損,造成非常常見的頸背部疼痛。奇美醫院脊椎外科 - 高振興主任表示,經常見到家庭主婦、上班族、運動員及大老闆頸椎出問題,均可能由於長期姿勢不良、外傷,老化或突然的撞擊導致頸椎間盤漸進性改變,骨質增生並導致周遭的脊髓、神經、血管受壓,輕者造成肩頸酸痛不適、上肢麻痺、下肢無力、全身麻木感、大小便無力、行走困難等一系列症狀,嚴重者呼吸困難,甚至全身癱瘓,使患者的生活工作受到嚴重影響。高振興主任指出,頸椎病是很常見疾病,以往保守治療如復健、藥物、針灸、護頸圈固定等治療無效時,只能忍受痛苦或接受頸椎開刀的治療。一般其內心的害怕恐懼更非一般手術的人可想像,萬一手術失敗對個人及家庭、社會影響極大,而以往三、四十年來脊椎醫師大部分都選擇減壓骨切除手術,或合併骨融合,這是大家都遵行最可靠的手術方式。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經驗及許多患者手術後追蹤,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頸椎因為植骨融合減少了正常頸椎活動關節,會造成相鄰節承受力量的增加及過度活動,而產生提早退化或磨損。根據統計這些患者每年約有百分之三相鄰節出問題需再次治療。如果這在中年或年輕患者剩餘的生命週期還長就麻煩了。頸椎人工椎間盤植入是極先進的手術,也有它無可取代的優勢(無須移植骨頭,術後保有頸椎活動性,沒有相鄰節退化後遺症,及恢復較快等)。且於世界各先進國家使用,廣為各國醫師、民眾信任及接受。奇美醫院脊椎外科高振興主任於2005年4月首次完成全台首例頸椎人工椎間盤換置手術至今已成功完成150多例共200多節之手術經驗,都得到良好的結果,是全球少數個人超過百例手術經驗豐富的醫師。2008年6月11日台灣脊椎微創醫學會理事長暨奇美醫院脊椎外科高振興主任主導,首次由台灣奇美醫院和北京積水潭醫院共同合作「海峽兩岸尖端脊柱合作手術-人工頸椎椎間盤置換術」,以「頸椎間盤病變」治療方式為主討進行討論。緊接著2008年10月11日舉辦”首屆海峽兩岸脊柱外科視頻會議”及”首屆”貝提”頸椎人工椎間盤脊椎切骨模型技術研習會”,同時邀請韓國、中國、台灣等多位專家一同分享經驗及合作。奇美醫院脊椎外科冀望提供亞洲地區甚至放眼世界各地,以病人的最適治療為導向,不斷引入最新式、安全的手術技術,守護民眾的健康。新型”貝提”型人工椎間盤是目前所有可臨床使用同類產品中優點最多、功能最佳的新產品。有手術步驟簡單、手術時間短、學習容易,設計學理最完善,往後追蹤影像學檢查假影極少,質料最耐用之鈦陶合金及可相鄰節段多節手術…等種種優點。高振興主任說,如果能使用一個類似人體正常組織的人工椎間盤來換掉病變的椎間盤是一個較沒有後遺症且理想的治療方式,當然人工椎間盤這類新的醫療產品,這幾年已廣為大眾接受,主要考慮是否會像下肢的人工關節使用10幾20年後會磨損需要重換,目前還不知道,醫療產品公司也致力於改善材料,使用更好的質材,簡化手術的方式,減少重換的可能及手術的困難度,所以新產品不斷出現,大大改善了舊產品的缺點,是令人驚喜的事情。這是一項劃時代之醫療進步,也是脊椎領域舉世注目的新產品。期望更能造福病患,減少醫療一個疾病而製造了另一個麻煩的結果。所以建議這類病人與有經驗的醫師討論,以得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及最好的療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