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

海陸弟兄義舉捐骨髓 盼助病患獲新生

海陸弟兄義舉捐骨髓 盼助病患獲新生#造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服務於海軍陸戰隊六六旅的34歲張侑翔,擁有助人的熱血個性,從18歲起就有定期捐血的習慣,並已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因緣際會下接觸到慈濟造血幹細胞捐贈資訊,張侑翔特別前往活動地點完成驗血建檔。在抽血建檔的一千多個日子後,被告知骨髓配對僅十萬分之一成功機會的驚喜,日前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完成「周邊血幹細胞捐贈」,為正在受苦的病患帶來重生希望。張侑翔表示,接到消息當下又驚又喜,自己可以助人真的很開心,但曾聽聞長輩說捐骨髓要「抽龍骨水」,會對身體造成負面的影響、甚或危及性命安全,所幸在慈濟志工及相關專業醫療人員的講解下,瞭解捐髓無損己身,所以家人也支持他的決定。為了能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的捐贈,張侑翔全力配合捐骨髓的相關前置作業,包含認真運動、鍛鍊身體、規律的生活習慣,希望自己為幫助一個生命,甚至一個家庭,也希望能為他們帶來一絲希望的光芒。骨髓捐贈方式可選用周邊血幹細胞捐贈大林慈濟醫院臨床病理科血庫股股長謝建洋表示,目前捐贈的方式95%的捐贈者都選用周邊血幹細胞捐贈,當專科醫師確定符合捐贈之條件時,透過慈濟志工聯繫,確認收集造血幹細胞日期。在收集周邊血幹細胞前,會先注射白血球生長激素。周邊血幹細胞收集時,利用血液分離機以離心的方式,進行1~2次的白血球分離術來收集造血幹細胞。每次收集所需的時間約需六至八小時,收集周邊血幹細胞時,會從一條手臂血管的留置針流進血液分離機,以離心的方式將造血幹細胞分離收集於機器內,剩下的血液,將會立即從另一條手臂的留置針回到體內。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思錦表示,對於一些化學治療無效、復發或屬於高危險性的急性白血病、地中海型貧血等血液性疾病的病人,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另一線希望。李主任呼籲,截至目前為止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已完成國內外超過五千例造血幹細胞捐贈,期待大家繼續支持捐髓救人的善行。

造血系統罷工恐致死!3大前兆要注意

造血系統罷工恐致死!3大前兆要注意#造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位35歲劉先生常出現疲倦、貧血症狀,以為自己只是工作勞累而不以為意,不料一個月前突然昏倒送醫,經骨髓檢查確診為「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由於其症狀不易察覺,以及有些病人會抗拒抽骨髓的檢查,因此常延誤治療。就連知名作家、媒體工作者汪笨湖也因此疾病病逝,享壽65歲。初期症狀:貧血、虛弱、倦怠感大千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黃明立表示,「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是因染色體老化或突變,骨髓造血系統無法製造有品質的血球(血球無法正常生長、分化、成熟),而出現周邊血球不足的現象。如果幹細胞的基因持續突變,不成熟的芽細胞將持續增加,最後有20~40%的病人會轉化成急性白血病,故以往也稱之為白血病前期。早期的症狀輕微,如:貧血、虛弱、倦怠感等,常不易察覺,且不少民眾會自行補充鐵劑或葉酸,反而延誤診斷。若長期未接受治療,有2-3成的機會惡化成血癌,甚至有病人尚未惡化就因敗血症而離世。目前治療方式有三種:1)支持性照護:給予適當輸血,避免貧血造成體力衰退或血小板下降出血。若因白血球過低而引發感染時,需用抗生素治療以免敗血症危及生命。2)低強度治療:給予去甲基化藥物治療。3)高強度治療:高劑量化療與造血幹細胞移植。早期發現、正確診斷黃明立主任表示,目前衛福部及健保署已核准皮下注射的甲基化藥物,不少病人接受治療後有明顯的改善,也提高生活品質。「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初期不明顯,但若出現前述的症狀千萬別輕忽,務必及早就醫並配合相關檢查,才能給予適當的治療,降低造血罷工的衝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