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湯蕎伊)
(受訪者/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運動與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際氣功養生聯盟理事長 李章智)
(圖片/李章智老師)
提到氣功,許多人第一個會聯想到的是武術或是太極拳等,但其實這些都只是氣功領域的一小部份,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運動與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氣功養生聯盟理事長 李章智老師表示,現代中國養生運動功法的另一個名詞就是「氣功」,氣功一詞最初是首見於晉朝許遜著的《靈劍子》一書,以「氣功」一詞來稱呼所有的養生功法是在1979年 7月15日,中國大陸國務院所召開「中國氣功匯報會」中確立的,在此之前則無統一名稱,依各家各派而有不同的名稱,各家如醫、武、道、佛、儒等門3派,名稱諸如性功、命功、靜功、玄功、內功、內養功、定功、養生功、吐納、導引、食氣、行氣、調息、胎息、修道、鍊丹、禪定、止觀、靜坐等等名稱繁雜,都屬氣功之前身,所以目前將各家各派修鍊的功種統稱為「氣功」。
(李章智老師氣功教學。 圖片提供/李章智老師)
練功讓身心靈充分的休息 進而提升能量
李章智老師表示,我們可以透過練功的方式,讓身心靈充分的休息,進而提升身體的能量,透過動作意念、呼吸,以及腦波、心跳的頻率、 脈搏的頻率、呼吸的頻率、動作的頻率產生一個共振,修復人受損的地方,將整體能量提升上來,生存在大自然中的人類本身有自癒能力,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變化都是受大自然規律所影響,健康不健康就是看有無循著符合這樣的規律,只要作息規律並給予時間、空間做修復就能自癒。
(可透過練功讓身心靈讓充分的休息,進而提升身體的能量。 圖片提供/李章智老師)
中國傳統氣功可運用在現代預防醫學 作為輔助性保健與預防
中國人自古以來,會以運動的方式來做疾病的防治,然而,中國傳統氣功也可運用在現代的預防醫學,用在醫療作為一個輔助性保健與預防,氣功種類中較符合現代需求的是導引類氣功,太極拳算是其中一種,結合氣功、武術與保健於一身,太極拳據傳在十三世紀由張三豐所創,最先是用於強身及抵抗外侮,每一動作都以如何應對假想敵而設計,側重技擊實用面,後來有另一種練法是強調鬆柔緩慢,側重養生與運動,對身心的平衡與疾病預防有相當的助益。
太極拳可刺激腦部感覺神經區 重整效果好
細膩柔和的太極拳是一種身心結合、中等程度的有氧運動且接受度高的運動,李章智老師說明,太極拳對於腦部的感覺神經區刺激是很強的,重整的效果好,若把大腦想成電腦,可刪除不必要的檔案再加以重整,活化大腦,對人體提升有助益,我有一個學生因胃癌而將全胃切除,剛來上課時氣色非常差,甚至壽衣都買好了,之後透過太極拳慢慢調整身體狀態,現在充滿活力也會主動找朋友一同加入太極拳保健的行列。
太極拳經研究證實可改善平衡、預防跌倒、減輕焦慮及憂鬱情緒、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壓、改善微細循環、預防骨質疏鬆症、加強免疫能力、預防老化、改善睡眠品質及改善糖尿病狀況。西方國家也借助這樣的方法來處理三高問題、帕金氏症。
中國傳統氣功 強調身心靈三者的整合
太極拳強調的是動作意念呼吸一致,先記動作、再調整呼吸調整內在,慢慢調整呼吸只要一慢下來,副交感神經減緩、血壓下降、心跳減緩、肌肉放鬆,整個人都放鬆下來,進而加強體內的修復力,中國傳統氣功跟西方運動的差異點是在目的性,中國傳統氣功著重在身心的一致並強調自我內在的觀察與覺醒,強調身心靈三者的整合,西方運動則是強調的是自我超越與體能的訓練,以不停挑戰與超越為目標,西方運動很難進入到氣功的這一塊, 一旦身體出現問題內在修護力是弱的。
(中國傳統氣功著重在身心的一致並強調自我內在的觀察與覺醒,強調身心靈三者的整合。 圖片提供/李章智老師)
李章智老師表示,現代人壓力大,免疫系統容易受損,常會有交感神經失調的疾病 ,一般民眾的日常保健,可從練習做吐納開始,讓呼吸變慢、放鬆,將呼吸控制在每分鐘六次左右,呼吸變慢,可強化副交感神經,發揮穩定的作用並調整內心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