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

12歲以下孩子 安全感培養術!

12歲以下孩子 安全感培養術!#12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用「愛與尊重」對待孩子,為何換來孩子的自私和不尊重?讀了不少教養工具書,那些妙招對我的孩子都不管用?明明很愛孩子,卻常在某個瞬間理智斷線,忍不住對他抓狂?不知不覺間,發現自己成了曾經最討厭的那種父母?該怎麼做,才能讓教養不再是「知道但是做不到」的理論? 好的教育,不應只局限於對孩子行為的訓練和矯正,更重要的是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看見自己和孩子的內在需求,療癒每個迷失在育兒焦慮的父母。覺知,讓你探索自己,真正連結到孩子的心,讓內在智慧指引你與孩子一起成長,共同完善自我。0~12歲孩子的「安全感」這樣培養!0-3歲母乳餵養,擁抱、撫觸孩子,經常告訴孩子:「我愛你。」讓孩子與你的生活保持在一種有秩序、有規律的環境中。和諧的夫妻關係,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禮物,所以父母親彼此應時常說。3-6歲任何情況下必須與孩子分離都要如實地告訴孩子原因,並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再見面,同時遵守約定。盡可能不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如果發生爭執,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是父母的情緒導致的事情,與你無關,爸爸媽媽永遠愛你。」到達一個新環境時,首先為孩子介紹新環境,並陪伴孩子適應新環境,直到孩子。6-12歲讓孩子感受到「不論發生了什麼,爸媽都會和我站在一起,支持我」。時常和孩子分享:自己今天犯了一個什麼錯,在錯誤中發現了什麼。讓孩子體驗到「錯誤是最好的學習機會」。示範或者告訴孩子如何去彌補自己的失誤。(本文摘自/覺知教養:看見自己和孩子的內在需求,療癒每個迷失在育兒焦慮的父母/野人出版)

想不開?12歲以下學童出現自殺想法

想不開?12歲以下學童出現自殺想法#12歲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依據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的自殺通報資料顯示,101年上半年接獲17歲(含)以下學生自殺未遂或具自殺想法的通報數為92人,不僅較去年同期增加10人,更出現極少數12歲以下的學童有自殺想法的出現,推測現代學子面對情緒挫折而有自殺想法的年齡層正在逐漸下降。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呼籲,現代家長應從小注重孩子的情緒管理與面對挫折的態度,來避免青少年期學子以自殺來解決情緒挫折!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9年針對248所國小、國中、高中職(合計57,475人)的調查顯示,有51%的父母每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不到5小時,顯示現代父母的忙碌,已開始壓縮到陪伴孩子的時間,拉大了親子的心理距離,許多父母更錯將孩子長期的情緒困擾當成一時的任性或是鬧彆扭,而輕忽了情緒累積的長期影響!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更進一步分析101年1~6月接獲的17歲(含)以下企圖自殺者的自殺原因顯示,高達89%的學生是因感情或人際關係因素而自殺,精神健康或物質濫用則佔29%,學校適應或生涯規劃因素則有15%;有57%的學生是同時因兩種以上的原因而採取自殺行為。再者,造成12~17歲者的自殺因素則是感情問題為首,家人相處困難次之,而12歲以下的學童則以家人相處與同儕人際困擾為主;顯示青少年學子很容易因一般生活事件中所引發的人際關係挫折而衍生自殺想法,所以,父母透過平日的家庭親子互動、校園人際互動,協助青少年學習面對情緒挫折的技巧會是最好的開始。

濫用藥品年輕化 平均吸毒年齡12歲

濫用藥品年輕化 平均吸毒年齡12歲#12歲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新興濫用藥物不斷的推陳出新,藥物濫用的種類除了常見的3級毒品愷他命(Ketamine)外,類大麻活性物質(俗稱K2)、Mephedron(俗稱喵喵)等,衛生署根據統計資料更發現青少年施用新興毒品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學生吸食的毒品以K他命為主,拉K成癮而沒有戒治的青少年,將比正常人更易陷入毒海深淵,成為危害社會的毒蟲,父母不可輕忽。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濫用藥物尿液檢出愷他命陽性數有逐年倍增趨勢。依據司法機關之緝獲毒品統計,愷他命緝獲量近5年均排名首位。另根據行政院衛生署98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12歲至17歲未成年人首次使用非法藥物的平均年齡為12.5歲,主要原因為好奇、無聊及趕流行。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再度提醒家長,平日多關心子女生活作息,並負擔起家庭守門員角色,尤其暑假將至,應鼓勵青少年從事健康的休閒活動,倘若發現家中子女有異常狀況,要傾聽孩子們的心聲,適時提供子女正確藥物濫用危害知識、拒絕的技巧,亦可上南投縣政府衛生局網站閱讀詳細資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