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氣鬱結

戰勝乳癌 先從調適情緒開始

戰勝乳癌 先從調適情緒開始#肝氣鬱結

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認為「乳房屬胃,乳頭屬肝」。所以對於乳癌的治療總離不開肝經與胃經的調理,肝經影響女性更是尤甚,肝經就好比人體的大腦的邊緣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經常勞心傷神、日夜顛倒者,容易有“肝氣鬱結”的體質傾向,因此康涵菁中醫師認為“情志不暢”是乳癌產生的催化劑,古代醫書記載“乳癌早期常為憂鬱思慮積想在心,所願不遂,肝脾氣逆,以致經絡痞塞,結聚成核。 ”《外科正宗》證見:“初如豆大,漸若棋子,半年一年,兩載三載,不疼不癢,漸漸而大,始生疼痛,痛則無解,日後腫如堆栗,或如覆碗,紫色氣穢,漸漸潰爛,深者如岩穴,凸者如泛蓮,疼痛連心,出血則臭,其時五臟俱衰,四大不救,名曰乳岩。凡犯此者,百人百必死。如此症知覺若早,只可清肝解鬱湯,或益氣養榮湯,患者再加清心靜養,無窐無礙,服藥調理,只可茍延歲月。若中年以後無夫之婦,得此死更尤速。” 上述所言代表情緒起伏會影響我們的身體賀爾蒙的穩定,極端壓力或憂鬱會顯著的降低婦女的雌激素分泌,進而因此而停經。 負面情緒會導致『壓力荷爾蒙』激增,削弱我們免疫系統的活性 如果我們對我們的癌症康復的狀況感到悲觀,我們的免疫系統及復原力量就會被削減,相反的,積極的思考可以因為賀爾蒙分泌穩定而促進癒合,使免疫反應變強,並幫身體注入一種安定和平靜的感覺。如果我們都看好我們的恢復能力,這種正面的能量將有助於加強我們的免疫系統,幫助我們的癒合;積極的態度和信念,更能有助於治療效果。可見心情對於乳癌有莫大的影響,所以康涵菁中醫師治療乳癌要注意調整心態,然後堅持疏通經絡,暢通循環。 樹立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的觀念,生活,工作節奏放慢,多參加社會集體活動,培養有益的興趣愛好,多結交朋友,遇有不順心之事,要適時的發洩,舒緩心中的壓抑,接著就是時時觀察自己,檢查自己,特別是兩肋之下,可用兩手沿肋下橫移按壓,如果兩肋脹滿,肋下有硬塊聚集就要警惕,建議先尋求乳房外科的諮詢以鑑別診斷是乳房纖維囊腫或是乳癌,許多腫瘤科醫師擔心中藥介入會對乳癌患者的荷爾蒙造成干擾,因而不鼓勵乳癌患者做其他治療,但患者常常因放化療的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這樣其實對於乳癌的預後也會有影響,中藥其實具有抗發炎與抗氧化的功效,在專業的醫師使用中藥對於乳癌賀爾蒙療法後的潮熱,盜汗,心悸也都有不錯的療效,康涵菁中醫除了用藥物和針灸提升癌症病人的生活品質,更強調「心」的治療,因為情緒才是對抗乳癌的關鍵。

排肝氣鬱結3步驟 擺脫憂鬱助好眠

排肝氣鬱結3步驟 擺脫憂鬱助好眠#肝氣鬱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因受挫情緒調節不當,導致精神相關疾病。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2020年造成人類失能(disability)前十名的疾病,第一名是憂鬱症。但是古今中外,都有許多的人罹患它,只是有時候因醫生的疏忽沒有診斷出來,有時是病人本身不肯承認罹患了這疾病。憂鬱症有那些症狀?憂鬱症之診斷,大致上是指大概有持續兩週的心情低落,又伴隨著以下的生理機能的障礙,才能做憂鬱症的診斷。1)情緒憂鬱:心情低落或煩躁、易怒、容易落淚。2)負面思考:感到無助、絕望、沒有價值、罪惡感,甚至有自殺的企圖或念頭。3)認知失常:反應遲鈍(或混亂)、無法專心、記憶差、工作能力減退。4)生活失序:疲倦、食慾不振(或過盛)、失眠(或嗜睡)、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其中睡眠障礙更容易導致症狀加重。針對憂鬱症 中西醫論調不同西醫看待憂鬱症主歸因於大腦神經傳導出現問題,而中醫看待憂鬱症則歸因於五臟中心、肝、脾三臟失衡而導致身心失調。中醫認為「肝」是影響憂鬱症最重要的臟腑。中、西醫對肝的解釋不同,西醫指的是實質臟器肝臟,而中醫除實質臟器外還包含其他相關組織及功能性象徵,例如肝主筋和爪,包含人體的韌帶、筋膜、指甲和神經系統;肝主「藏血」和「疏泄」,指的是肝能儲存血液及調節全身血量供應,能疏通人體的氣機血行以調節情志活動的功能。長期肝氣鬱結 易出現精神恍惚、淺眠多夢等症狀若長期受挫情緒抑鬱,導致肝疏泄不足,則會「肝氣鬱結」。肝氣鬱結會使人容易有負面情緒,並會有胸脅脹滿、胸悶喘不過氣、女性月經不調等症狀。若是肝氣鬱久而化火,擾亂心神,則會使人焦躁易怒,伴隨失眠、頭痛、眼睛酸澀等症狀。又久鬱轉虛,耗血傷營,導致心失所養,則更易出現情緒低落、精神恍惚、淺眠多夢等症狀。排憂解鬱三步驟第一步、陽光和飲食是重要關鍵大腦分泌足夠的血清素,可以幫助保持一整天好心情,而白天充分的日曬則是關鍵,而且,血清素到晚上會轉變成幫助入睡的褪黑激素,改善睡眠促進良性循環;另外,多食用含「色胺酸」的火雞胸肉、南瓜子、蛋、堅果類,有足量的色胺酸則可以產生足量的血清素來幫助抗失眠、抗憂鬱。第二步、勤運動:導引與按蹻導引是以骨骼肌的運動為主的主動運動,如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等,須配合呼吸,與氣功關係密切;按蹻是需要借他人之力,使肌肉與關節發生運動的被動運動,即不是鍛鍊者自己運動,包括現代的推拿、按摩等,平時可藉由主動的導引與被動的按蹻使氣機舒暢、血行順暢來改善憂鬱及睡眠的症狀。第三步、練呼吸:調節自律神經藉由練習深沉緩慢的腹式呼吸,調整吸氣吐氣時間的比例-吐氣時間較吸氣時間長,藉由呼吸去反向調節自律神經,讓情緒、身體得以放鬆,以有效改善憂鬱及失眠的狀況。睡眠佳則心情愉快,心情愉快則睡眠佳,希望大家都注意陽光與飲食、勤運動、練呼吸來排憂解鬱睡好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