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腳筋

靜脈曲張易被忽略 待浮腳筋恐須手術

靜脈曲張易被忽略 待浮腳筋恐須手術#浮腳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忙了一整天經久站或久坐後,赫然發現一條條類似蚯蚓攣縮般鑽於皮下的『浮腳筋』怵目驚心,嚴重者伴隨大小腿痠麻、刺癢又腫痛影響了日常生活與工作,該怎麼辦?前述為靜脈曲張患者求診時常見的典型症狀,根據最新文獻統計,約50~80% 的人口患有靜脈曲張,好發於女性、肥胖、抽菸或久站久坐者,其症狀表現多為疾病嚴重度第一級或較輕微的「蜘蛛絲」或末梢靜脈擴張;約10~30%患者會進一步惡化形成嚴重度第二級的「浮腳筋」或第三級下肢水腫;約1~5%的人需要更積極的手術治療。郭綜合醫院心臟外科文豪醫師表示,大隱靜脈是雙側下肢「淺部靜脈」回流系統的主幹,位於皮下組織及脂肪層,與受肌肉或筋膜層層包裹的「深部靜脈」互為表裡,中有穿通靜脈相通,並以小腿肌肉作為幫浦將血液唧回心臟,以靜脈瓣作為調控閥門以阻擋受重力牽引向下的靜脈血逆流。當靜脈回流變差使得靜脈壓力高張時,淺部靜脈因無肌肉包裹較易外擴鼓脹扭曲,使得靜脈瓣閉鎖不全,造成靜脈血逆流並遲滯於管腔內,最後靜脈內的水分與血紅素等分子向靜脈壁外的組織滲透出去,形成下肢水腫,甚至達到嚴重度第四級的色素沉積、以及嚴重度第五級/第六級的組織氧合變差且造成不易癒合的表皮傷口與感染性潰瘍。輕微時的改善方法為預防靜脈高壓、改善靜脈回流,抬腿、彈性襪或鍛鍊小腿肌肉是較為簡易可行的初階療法,在症狀較輕微的嚴重度第三級內還有外用藥物如β-Escin凝膠或口服藥物Diosmin可做症狀緩和治療,在嚴重度第二級以上的靜脈曲張,硬化劑注射、靜脈剝除術或靜脈曲張雷射燒灼術是針對病灶更為積極且成效甚佳的介入性療法。嚴重可做雷射燒灼術雷射燒灼術的治療策略係以韌性佳、口徑小 (直徑約1mm)、高波長 (1470nm) 且能量控制相對穩定的雷射光纖置入可觸及之病灶,以360環形均勻釋放能量於靜脈腔內與壁內水分子使其蒸發,進一步使扭曲變形而失去功能的大隱靜脈及其分支燒灼閉合,併輔以彈性襪階段式壓迫療法,將遲滯於淺部靜脈的血液趕回深部靜脈,改善下肢循環與組織氧和。手術時間約在1~2小時,可以全身或局部麻醉方式進行,術後六小時後即可下床活動。大多數患者在術後約10日內極為「有感」,扭曲的靜脈消失、大小腿症狀改善可回復原本生活機能,如有傷口或色素沉積也能在後續追蹤治療數月內漸漸改善,術後十年內疾病復發率可降低至20%以下,因療效與傳統靜脈剝除手術相當卻有更少的出血量,且燒燙傷等副作用隨著血管外科醫師技術純熟而發生率逐年降低,近來世界各國接受此術式的靜脈曲張患者逐年增加,各類醫療保險也漸將此納入給付項目,惟仍須留意部分因病情複雜、共病多且高風險而不適合施行此術之患者,術前專業檢查與評估仍是病人安全與有效醫療不可或缺的重點。靜脈曲張是一個很容易被忽略、低估或隱忍的疾病,在近50年來各項輔具、藥物、器械、觀念與技術的進步下,已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妥善治療乃至接近痊癒。若於不知不覺中您已出現類似症狀乃至於影響雙下肢的行走與承重,建議您及早就診以求早日回復生活機能,「走」的健康、「坐」的快樂。

「蜘蛛女」嚇壞人 浮腳筋莫輕忽

「蜘蛛女」嚇壞人 浮腳筋莫輕忽#浮腳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20多歲的百貨公司櫃姐小美,因工作的關係需要長時間久站,有時候忙起來更是一整天都沒有休息時間,一日經同事提醒才發現自己纖細的小腿上佈滿好幾十條有如蜘蛛網般浮起的青色腳筋,看起來怵目驚心,以往愛穿短褲的小美現在都只能穿長褲遮住恐怖的小腿。開業診所蘇聿懋醫師表示,俗稱「浮腳筋」的靜脈曲張依照嚴重度分六期出現痛感、腳麻等不適,建議可先以彈性襪或藥物輔助改善靜脈曲張的症狀。靜脈曲張主要是因為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血液日積月累在下肢後,靜脈壓過高導致破壞靜脈瓣膜,讓腿上冒出紅色或藍色的蜘蛛網狀扭曲血管,甚至出現樹瘤般的硬塊。患者主要以青少年、懷孕以及更年期等三大族群,女性的機率遠高於男性;長時間久坐或久站的廚師、醫師、百貨公司的櫃姐、接線生等也常因工作的關係影響出現滿腳的青筋,若不積極處理,嚴重者甚至腳部顏色出現變化引發潰瘍。蘇聿懋醫師說,靜脈曲張可依嚴重程度分為內科與外科治療,內科治療藉由藥物幫助下肢靜脈血液循環改善,臨床上藥物治療的病患約7-8成,能有效減少行動上會出現的疼痛及笨重感,腿部的酸脹程度也能得到舒緩,如內科治療沒有顯著改善,會建議病患轉往外科治療;另外,開業診所院長吳志奮醫師也表示,靜脈曲張輕中度程度可以外照型雷射(如染料雷射)或注射血管硬化劑來改善;中重度嚴重症狀的患者,就需以內照型雷射或手術治療,以徹底解決靜脈曲張的困擾。吳志奮醫師強調,患者一旦有「浮腳筋」狀況發生時,可先補充市面上以馬栗種子萃取的植物製劑,改善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引起的局部腫脹;平時也可藉由抬腿、穿彈性襪及腿部按摩輔助加強下肢血液循環,持之以恆則可有效幫助遠離「浮腳筋」爬滿腳的困擾;如症狀較為嚴重,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諮詢,再來規劃是否要做手術徹底解決「浮腳筋」問題。

懷孕時期會導致「浮腳筋」?

懷孕時期會導致「浮腳筋」?#浮腳筋

媽咪窩雜誌採訪/洪憶文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心血管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醫師 黃日新             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賴宗炫             臺安醫院一般外科暨靜脈曲張門診主治醫師 張亞衡懷孕期間的生理變化及姿勢,是造成孕期靜脈曲張的主因,不過孕媽咪若能配合穿著彈性襪及適當運動,想要有效預防及加速復原並不難喔!正常情況下,血液循環至下肢時,須從腳底對抗地心引力回到心臟,而要完成這個任務,倚賴的便是靜脈瓣膜來避免靜脈血液逆流到小腿,所以當血液循環受到壓力阻礙,或血管組織本身彈性異常或瓣膜異常,使得血液蓄積下肢,進而導致靜脈壓過高,便很容易形成靜脈曲張,即俗稱「浮腳筋」的情形。至於孕婦之所以普遍有靜脈曲張的困擾,主要原因包括:荷爾蒙改變:亞東紀念醫院心血管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黃日新表示,女性懷孕時,體內的荷爾蒙亦跟著改變,而女性荷爾蒙包括雌激素、黃體激素,特別黃體激素會造成血管擴張、組織水腫,及血管組織比較鬆散,失去平時的彈性,因此血液容易堆積在下肢,導致靜脈曲張和水腫的發生。有些女性在生理期時之所以覺得腳比較浮腫,或者原本就有靜脈曲張的女性生理期時特別嚴重,這也和荷爾蒙的改變有關。腹部壓力增大:隨著胎兒一天天成長,子宮對骨盆腔及下肢靜脈血液回流的壓迫日深。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賴宗炫表示,懷孕週數越大,壓迫的情形越嚴重,靜脈回流的壓力增高、回流不暢的結果,導致許多孕婦不僅有下肢靜脈曲張、水腫的問題,連其他部位如會陰部等也會出現靜脈曲張,而痔瘡亦是靜脈曲張的一種。不當姿勢活動:臺安醫院一般外科暨靜脈曲張門診主治醫師張亞衡表示,除了胎兒成長對腹部造成的壓力外,許多孕媽咪因工作因素需久坐、久站、拿重物,或者進行某些會造成腹肌壓力的運動,均易阻礙下肢血液回流,形成靜脈曲張,而阻礙越大,血管曲張的程度自然越大。全身血量增加:懷孕時,孕媽咪因負擔胎兒血液的流量,全身血量會增加,特別是到懷孕末期可能比未懷孕時增加約百分之五十左右,大幅增加心臟血管的負荷,導致水腫、靜脈曲張的情形產生。其他:包括孕期體重過重、先天性血管的缺陷或血壓問題、家族遺傳等。出現時間點:在懷孕中期,隨著孕媽咪體重增加、腹部日漸隆起,「浮腳筋」的情形會越來越明顯,而痔瘡、會陰部靜脈曲張亦然。通常自24週起,特別是30週後就可清楚看到,不過每個孕婦出現的時間點可能都不太一樣。延伸閱讀: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2&cid=187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