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毒

新報告指出高齡人口罹患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預估在臺一年造成約 10 億臺幣的經濟影響 醫呼籲高危險族群應 積極預防

新報告指出高齡人口罹患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預估在臺一年造成約 10 億臺幣的經濟影響 醫呼籲高危險族群應 積極預防#呼吸道病毒

葛蘭素史克(GSK)藥廠與全球知名研究機構 IQVIA 以及全球老化組織(Global Coalition on Aging,GCOA)近期 針對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亞太國家造成的經濟負擔發表最新研究,此報告預估 RSV 在臺灣造成約 10 億臺幣 的入院治療支出。高齡化加上慢性呼吸道疾病或是其他慢性病等共病問題,缺乏疾病意識、監測系統與常規感染檢 測,皆讓亞太國家邁入 RSV 的高風險與日益漸增的社會經濟負擔中。臺中榮民總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傅彬貴醫師 表示,透過疫苗便可以有效減少 RSV 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和經濟負擔,對高危險族群保護尤為重要。  亞太地區每 500 個高齡人口,就有 1 人因 RSV 住院治療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為常見且具高傳染力的呼吸道病毒,可導致下呼吸道疾病,包含肺炎等。因為免疫力下 降、肺部老化與其他慢性共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氣喘、心衰竭等,使得高齡人口染上 RSV 的風險 高,且有較高機會因此需要住院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每年約在高收入國家造成 520 萬病例,其中 33,000 人會於住 院治療後因病去世 。  葛蘭素史克(GSK)藥廠與全球知名研究機構 IQVIA 以及全球老化組織(Global Coalition on Aging,GCOA)於去 (2024)年 11 月最新發表的白皮書中,預估了亞太國家(研究包含中國、日本、南韓、加拿大、新加坡、紐西 蘭、澳洲、香港與臺灣) 各國老年人口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所產生的經濟負擔──在 2023 年,RSV 預估 造成 77 萬 8,000 名病患住院,並產生 28 億美元的住院醫療費用支出 ;同時,也估計在亞太國家約每 500 名 60 歲 以上之高齡人口,就有一位因 RSV 住院。若聚焦於臺灣,在 2023 年有 13,000 名老年人因 RSV 而住院,且造成整 體社會約 10 億臺幣的經濟負擔 。此報告進行系統性文獻回顧,針對 60 歲以上人口因 RSV 住院的病例數以及相關 支出計算各個亞太國家的經濟負擔,並使用各國已發表之數據;若無相關文獻發表,此研究使用老年人因流感入院的 病例數進行預估。  當臺灣正式邁入超高齡化社會,RSV 於長期照護中心的風險也值得注意。報告中指出,因長照中心的住民居住空間 距離近,使得感染散播更快速,加上高齡與多重共病等雙重風險,使得他們更容易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並且產生併發 症。來自日本與南韓的研究顯示,在長照中心的老年人口於 RSV 高峰期時,嚴重感染 RSV 的機率最高可達 7 成 。  RSV 疾病意識不足,報告建議應標準化檢測與通報流程並支持疫苗預防政策  面對 RSV 的威脅,IQVIA 報告中也提及亞太國家的民眾與醫療專業人員對於 RSV 的意識仍不足,也缺乏疫情監控 系統。而且,因為 RSV 所產生的症狀與其他呼吸道疾病類似,因此而導致病例無法被正確診斷;另外,也因為缺乏常規的檢測流程,病例未能被正確與即時的通報。  正當亞太國家面對日益漸增的疾病負擔,此報告也提出對應之重要策略,包含應增加老年人與患有共病之成年人罹患 RSV 嚴重疾病的意識,也應標準化診斷與通報 RSV 病例的流程,且建立專屬的監測系統。 同時,也應該強化RSV 的感染控制措施以及針對高風險人口的防護計畫。最後,報告也強調應支持老年人施打 RSV 疫苗的政府經費政策。  臺灣專家呼籲高危險族群應以疫苗預防 RSV 降低健康風險  針對此最新報告,臺中榮民總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傅彬貴醫師表示,過去在亞太地區的研究中,由於檢測工具的限 制,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確實常被低估,且總體來看,RSV 的預防,透過疫苗便可以有效減少病毒帶來的 健康風險和經濟負擔,對高危險群體的保護尤為重要。傅彬貴醫師更提及,「對於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而言,感染呼 吸道病毒成疾病惡化而住院的風險比一般族群還要高了 10 倍以上。因此針對這類患者,接種疫苗是一個重要的預防 措施。疫苗接種後能顯著減少因 RSV 等呼吸道病毒引發的疾病負擔,從而降低患者的健康風險。」 

不只是感冒!早產兒呼吸道病毒恐致命

不只是感冒!早產兒呼吸道病毒恐致命#呼吸道病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1週齡出生,體重僅有1500公克的早產兒小佑(化名),在出生兩個月大時,某日上午出現輕微咳嗽、鼻塞等感冒症狀,因沒有明顯高燒,媽媽以為只是小感冒沒多注意,孰料到了傍晚,小佑臉色與皮膚出現青紫色,發紺現象,緊急送往急診治療後,雖即時挽回一命,卻留下一輩子需與氣喘共存的遺憾。一歲內嬰兒感染RSV 罹患氣喘機率增3成馬偕紀念醫院新生兒科許瓊心醫師提及上述個案時,神色仍難掩沉重;她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簡稱RSV)是一歲以下新生兒頭號敵人,尤其極低體重早產兒,一旦不幸感染,嚴重時可能致命或有腦部損傷等後遺症。統計指出,一歲內嬰兒若感染RSV,日後罹患氣喘機率比未感染者高出30%,不可掉以輕心。高危險族群 易呼吸衰竭台灣因為人口密集、溫度與濕度都高,一年有10個月時間都是RSV流行期,等於一年四季都有威脅性。由於這隻病毒喜愛侵犯呼吸道黏膜細胞,會導致細支氣管發炎、水腫、呼吸道受阻塞,呼吸須更加費力,且由於RSV感染初期與一般感冒症狀雷同,很容易被忽略,但其病程又較一般感冒快,倘若孩子本身又是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童、免疫不全或有神經肌肉疾病等高危險族群,更容易導致呼吸衰竭而住院,甚至必須住進加護病房插管治療。月齡越小早產兒 後遺症越大許瓊心醫師指出,胎兒生長發育約在36週之後肺部才會趨於成熟,而月齡越小早產兒因為呼吸道未成熟,免疫系統還在發育中,一旦受到感染,病毒留在身上的時間越久、後遺症也越大。「況且,目前並沒有具療效的藥物可治療,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在沒有很好的治療方針下,預防顯得格外重要。」有疫苗可預防RSV 早產兒仍應「防獨洗戴動」依據國外研究指出,懷孕32週前出生的早產兒若注射RSV單株抗體,可降低住院率與加護病房的風險,目前日韓等國的健保已給付35週以下早產兒接受預防注射。而國內也在2017年4月1日放寬健保給付範圍,一歲以內且出生時懷孕週數小於或等於30週(+6天)的早產兒,都可以回診施打;但許瓊心醫師提醒,疫苗保護並非百分之百,仍要靠家長有所警覺才能完全杜絕病毒的侵襲,建議家有未滿一歲的早產兒家庭,務必要做到「防獨洗戴動」:定期接受預防針注射、儘量獨立照顧幼兒、勤洗手、戴口罩、少去密集的地方活動,才能降低寶貝被感染的機率。(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