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魚

癌症基因異常 影響治療成效

癌症基因異常 影響治療成效#斑馬魚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與國內衛生福利部發佈癌症死亡統計數據,結腸直腸癌居全球與台灣癌症死亡率的第3位,其中約3%的病患被發現帶有R-脊椎蛋白3(RSPO3)的基因表現異常。RSPO3已知為致癌基因,該基因功能為在胚胎時期激活細胞增殖。研究證實,許多癌症均存在異常的R-脊椎蛋白3表現,導致癌症幹細胞生長形成難治癒癌症,大幅影響癌症患者接受傳統治療的成效。R-脊椎蛋白3為癌症基因 針對開發抗體藥物國衛院表示,從學界研究到業界產品開發的過程很漫長,可以先從產學合作開始,慢慢深耕相互搭配,之後技轉也可以有優先權。包含藥物、疫苗、細胞療法、研究模型等研究,期盼能與業界合作,雙方提供自有的資源,加速產品商化的開發,為人類福祉創造最大的價值。研究證實標靶的抗體藥物Rosmantuzumab,除了在過度表現RSPO3的大腸癌體內動物研究,對肺癌、卵巢癌與臨床治療很棘手的胰臟癌研究模式也具療效,藥物正進入臨床一期試驗中。該標靶被證實常見於腫瘤微環境中,目前相關領域學者們正積極研究RSPO3於不同類型癌症生成所扮演的角色。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積極投入大分子藥物研發,研究團隊以RSPO3為標的,開發出具新穎序列的R-脊椎蛋白3抗體,DBPR117為其中最具潛力的候選藥物。斑馬魚容易觀察、發育快 適合動物實驗國衛院技術團隊研究證實,DBPR117於有RSPO3表現異常的腫瘤的癌症動物研究模式,可透過單獨使用或是合併其他化學療法,有助降低化療抗性,達抗癌加乘效果,未來可望提供病人於抗癌治療更具優勢的選擇。斑馬魚經過近30年發展,繼大、小鼠後第3個最常被應用在各種生物醫學相關研究領域的動物模式。特性為胚胎透明、容易觀察,發育快,3個月後即達性成熟,繼代容易且成本低。可以物理及化學方法誘導產生變異魚,也可用分生方法改變特定基因的表現及產生基因轉殖魚等。80%人類疾病相關基因 可在斑馬魚找到對等基因斑馬魚與人類同屬於脊椎動物,其基因體定序已經完成,由於基因圖譜相似度高,70%的人類基因具有至少1個明顯的斑馬魚直向同源物,且80%的人類疾病相關基因可在斑馬魚找到對等的基因。因此斑馬魚/魚胚很合適被用來做各種與人體健康相關的各種實驗。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高級技術師游美淑利用斑馬魚上述優勢,發展成高通量的偵測平台,除了廣泛應用在藥物篩選及毒性測試等技術,並可進一步觀察物質對行為是否有影響。這種將斑馬魚的各項偵測方法結合應用來解決生醫相關問題的方式,深具市場開發潛力。

癌症轉移斑馬魚 助找到抑制藥物

癌症轉移斑馬魚 助找到抑制藥物#斑馬魚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癌症總是令人聞之色變,每當患者得知自己罹癌時,往往會覺得天空一片黑暗,像是被判了死刑般,但日前國內卻有研究將不易於體內觀察或追蹤到的癌症部位,藉由「翻轉」至體表,如此一來,不必再透過解剖,用肉眼就可判斷是否有腫瘤產生,以便快速找到抑制藥物,增加治療成效。癌症轉移斑馬魚於上 不僅降成本也易觀察該研究主要是由馬偕兒童醫院遺傳科林達雄醫師,與中原大學蕭崇德博士、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李岳倫博士共同進行研究,對此林達雄醫師表示,像是乳癌這類惡性癌症,其實是很容易進行細胞轉型,形成癌症轉移,導致治療成效不佳。若以現階段的癌症轉移動物模型來說,其實是需要長時間的誘發,才能進行藥物篩檢,而這類藥物不但研發時間長,且價格昂貴,但藉由研發團隊針對致癌基因活化DNA複製蛋白Cdc6,來促使癌細胞增殖轉移的機制,將癌症轉移組織表現在斑馬魚皮膚表面,不僅可降低成本,更能容易觀察到腫瘤。斑馬魚胚胎的機制 與哺乳動物一致蕭崇德博士表示,早期利用斑馬魚進行抗癌藥物的篩選並不成功的原因在於,過去的研究只能在斑馬魚出生後1個月到2年間產生腫瘤,但此次研發團隊提供了可在受精後1週左右,產生腫瘤的斑馬魚模型,適合進行高通量的抗癌藥物篩選。此外,斑馬魚近幾年來在醫學研究上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主要是因為斑馬魚的胚胎發育,與組織學上的機制與哺乳動物一致,並且斑馬魚胚胎及哺乳類系統皆能產生相似的生理及形態的反應,因此,在斑馬魚身上做藥物實驗所得到的結果,也適用於人體,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腫瘤標靶期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