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刺激

色情片看太多 社交孤立影響大

色情片看太多 社交孤立影響大#感官刺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2014年比利時研究了325位青春期少年,發現經常觀看色情網站會降低學業表現。研究者發現,較早開始青春期的男孩,以及喜歡追求感官刺激的男孩會比同齡男孩看更多的色情片。時間花在看色情片上,不只是取代了其他活動,也會造成認知吸收的效果。高度刺激 會激發衝動不安運用心理學家道夫.奇歐曼(Dolf Zillmann)的刺激轉移模式(excitation transfer model)和唐.邦恩(Donn Byrne)的性行為順序,研究者也認為看色情片達到的高度刺激,會激發衝動和「不安」的行為。英國每日郵報網路版(Mail Online)專欄作家潘妮.馬歇爾(Penny Marshall)認為,少年在網路上花好幾小時觀看色情片的另一個後果就是他們會將女朋友視為性玩物。東倫敦大學(University fo East London)的一項網路調查顯示,1/5的16歲到20歲男孩說「靠著色情片刺激以達到真實生活的性。」    無經驗者過度看色情片 社交孤立更嚴重2014年,公共政策研究學院(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IPPR)調查了500位青少年,2/3的男孩和3/4的女孩說他們相信色情片導致不切實際的性態度。2/3的男孩和女孩相信色情片會上癮,62%男孩和78%女孩相信色情片可能對年輕人如何看待性與關係有負面影響。我們認為,對於從未有過真正性行為的年輕人,過度觀看色情片和社交孤立的負面影響更嚴重。為什麼呢?他們認為性只是肢體表現,是身體各部分的機械動作,沒有浪漫、情緒、親密感、溝通、協商、分享,甚至沒有撫摸和親吻。性變成了無關個人的「物件」。電影角色可能影響對性的幻想對於男性,渴望的性伴侶只是物件,一旦「結束」,就和他沒有連結了。成人可能理解,色情片的重點是將真實生活變成幻想,但是某些年輕人則剛好相反,將色情片視為真實生活努力的目標。一位英國少年說:「色情片的意義就是將幻想變成真實生活。」    此外還有其他非現實和無可避免的負面社會比較:演員一般長得很好看,身材維持得很好,有無限的耐力,可以持續進行性行為而不達到高潮。看了一部又一部的影片,裡面的男主角都有巨大的陰莖,可以立即勃起,甚至在高潮後還可以保持勃起,對年輕人顯然不會有好的影響。色情片充斥未受保護的性行為非性教育最後,色情片充斥著未受保護的性行為,從口交到肛交,提倡陰莖、陰道、胸部和嘴的各種姿勢。色情片提供一個幻想的世界,不是性教育。如果沒有恰當的真實世界性教育,觀眾就很容易忽略了色情片中隨意發生的某些性行為的高度危險性。2014年,澳洲伯內特學院(Burnet Institute)公眾健康中心(Centre for Population Health)調查發現每週看色情片的行為和過早發生性行為、有時不用保險套、發色情短訊以及肛交息息相關。在美國,1992年時只有16%18歲到24歲女性曾經嘗試肛交。今日,至少1/5的18歲和19歲女孩,以及2/5的20歲到24歲女孩都嘗試過了。很多時候,因為肛交不會導致懷孕,年輕人認為不需要戴保險套。他們不知道的是肛交更容易傳染性病。順帶一提,15歲到24歲的年輕人到25歲之前,有一半都會得過一次性病了。(本文摘自/當男人不MAN了!消失在科技時代的男子氣概/時報出版)

感官刺激治心病 治標不治本

感官刺激治心病 治標不治本#感官刺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什麼是快樂的泉源?」一位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向達賴喇嘛如此提問。達賴喇嘛看看這位等著答案的學生,停頓了一兩下後說:「錢!」再停頓了一兩下後再說:「性!」接著又說:「夜店!」他這一個玩笑,讓全場笑聲如雷。接著他轉入正題說,當我們以物質眼光來看這個世界時,我們所追尋的就會是如此的感官刺激,比方如購物、美食、音樂、觀看運動等這一類的滿足或樂趣。只注重感官享受 得不到長久的滿足感但是,若我們只注重感官上的享受,我們將得不到長久性的滿足感,因為感官享受是非常短暫的。沉溺在消費享樂中的生活型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並且快速蔓延,現在已深入到各個經濟已崛起的國家中,如中國,或印度。這種生活型態,不會帶來真正的快樂,反而會因為只講究次要的物質需求,而讓生命價值變低俗。達賴喇嘛不時會提到,有一次他接受一個富豪家庭的邀請,到他的家中做客吃午餐,之後再繼續他冗長的行程。他帶著羞怯的笑容說,當他在浴室時,注意到放藥物的櫃門是打開的。他瞧了一眼,發現櫃子裡滿滿都是鎮靜劑和止痛劑。達賴喇嘛對現代經濟的批評,在於其對成就感基礎的假設。「許多人認為,金錢就是生活快樂的來源。金錢確實是必須的,有用的。但愈來愈多的財富,不會讓你的快樂也愈多。靠金錢換取來的快樂,太過物質性。」如同止痛藥一樣 痛楚還是在那裡的這種形式的生活有一個缺陷:就算在放縱自我,盡情享受的當下很快活,然而內在深層的憂慮,會很快就帶走這種快樂。如同止痛藥一樣-痛楚還是在那裡的,只是因為心有旁騖,讓你暫時遺忘掉那些憂傷。我們可能會獲得暫時性的解脫。但是,一旦有事物翻攪那些深層憂傷,快樂感就消失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更穩固的基礎,來獲得快樂和滿足感。」達賴喇嘛闡明說:「減輕疼痛的適當方式是從內心著手,而不是透過感官的刺激。」這個方式的挑戰性在於,我們要先扭轉自己對快樂泉源的態度,擺脫對物質快感的追求。「這不容易改變。我們現在真正的希望,寄託在本世紀的世代上,也就是今天的年輕人,與尚未出生的下一代。針對幸福人生的真諦和價值,給予他們正確適當的教育。我想,這是現在唯一的指望。」(本文摘自/柔軟的心最有力量/天下雜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