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最近常看到某維他命公司以銀髮族為對象,大肆在電視廣告裡推銷「隱性飢餓」(Hidden Huger)的概念,說服這些老人家服用該公司的複方維他命。廣告說,因為飲食不均衡可能欠缺某些「微量元素」或「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須營養素」。體內缺乏應有的營養素 自然壽命較低首先提出「隱性飢餓」概念的人,是1964年智利學者埃莫西約(Hermosillar)等人,他們在某個醫學研討會裡,談到智利人民因食物不足與偏頗,造成營養不良。他們將會議資料集結於智利的醫學期刊,題目是〈智利的營養不良或隱性飢餓〉(Undernourishment or Hidden Hunger in Chile),這是「隱性飢餓」第一次出現在醫療用語中。 我們可以在醫學期的搜尋引擎PubMed裡發現,這之後的幾十年,學術期刊所討論的「隱性飢餓」,多半是第三世界或未開發國家所面臨的問題,肇因於糧食生產不足,使得那裡的群眾不能達到身體對食物的基本需求。即使外表看起來還可以,但是體內缺乏應有的營養素,自然壽命較低,還容易罹患某些因維他命或微量元素缺乏而產生的疾病。第三世界的許多國家存在不能忽視的「營養不足」 從聯合國與澳洲、美國等學界齊心統計的「全球隱性飢餓地圖」(Global Hidden Hunger Maps,2013年PLOS ONE網站公布)來看,我們依舊發現第三世界的許多國家(包含非洲、拉丁美洲等)還是因為食物普遍不足與單調,存在不能忽視的「營養不足」的情形。 除了上述的情況,學界也開始正視另一種「隱性飢餓」的存在,因為工商業發達之後,太多食物為了「保存方便」或「運送容易」,抑或「控制成本」,其製程使得營養素流失太多,更出現不少危害人體的添加物。食物充滿著高糖、高脂 食用有營養方面的問題2013年,在德國斯圖加特•霍恩海姆(Stuttgart Hohenheim)舉行的「國際隱性飢餓會議」(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dden Hunger)特別指出,許多食物充滿著高糖、高脂,而且沒有辦法添加新鮮蔬果,使得食用的人有營養方面的問題。這樣的食物往往特別便宜,使「營養不足」變成低社會階級不可避免的宿命,尤其當對象是孩童及婦女時,問題更棘手。攝取營養補充品而出現急症 臺灣面臨的問題不是食物不足與單調,而是我們不知節制的生活型態,加上沒有適當運動所造成的「代謝症候群」!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維他命嗎?我寫了不少文章說明維他命的由來,提到它們之所以被發現,是因為缺乏某些食物中的營養素,產生了許多疾病,例如腳氣病、壞血病、夜盲症等。若因此把維他命歸類成藥品,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它們最初就用於治療「營養缺乏症」,而非用來養生保健、甚至預防疾病。 醫師蓋勒(Andrew I. Geller)等人統計美國2004年到2013年,63個具代表性的急診室,發現掛急診的23,000多人中,有28%是20歲到30歲的族群,他們因攝取營養補充品而出現急症;也有超過21%的兒童掛急診是因為誤食營養補充品;更好笑的是,每年大概有2000人,因為上述原因而住院。 (本文摘自/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