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母子難雙全?做產檢早防範

前置胎盤母子難雙全?做產檢早防範#前置胎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位懷孕32週的陳姓孕婦,凌晨2點因大量出血,由救護車緊急送至大千綜合醫院婦產科,經醫師檢查發現為第四級前置胎盤合併胎盤剝離,造成大量出血並呈現休克狀態。醫療團隊為其進行緊急快速剖腹產手術,採用垂直開腹法及子宮經典直切法,避開下方的胎盤,15分鐘內娩出胎兒,並於第一時間轉入新生兒加護病房,成功保住母子平安。人類在受精卵著床後,自胚胎附著於子宮壁處開始,藉由絨毛膜絨毛的發育而逐漸形成胎盤。它是維持母親與胎兒之間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經由胎盤臍帶,母體的營養及氧氣即可輸送到胎兒;而胎兒所排出的廢物也循此途徑反向送到母體的循環而排出,胎盤在整個妊娠期間,扮演著胎兒肺臟、腎臟、腸胃道及內分泌的功能。等到胎兒娩出以後,胎盤也就功成身退而剝落,使子宮慢慢地復舊;要是胎盤有部分遺留,反而會出現產後出血而需要刮除,極少數的植入性胎盤,與子宮永不分離,為了防止產後大出血,也不得不壯士斷腕,切除子宮,保住一命。前置胎盤分為四級:大千綜合醫院生殖中心暨婦產科病房主任劉榮啟醫師表示,一般正常懷孕時,胎盤是附著在子宮腔前壁、後壁或頂部位置,通常會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而向子宮頂部移動,而前置胎盤是指懷孕20週後,胎盤位置太低,與子宮頸太接近,甚至覆蓋子宮頸口,因此到懷孕中後期時常有出血情形發生。1)「低位性前置胎盤」是胎盤未蓋住子宮頸內口,但位於子宮下段。2)「邊緣性前置胎盤」指胎盤蓋住子宮頸內口的邊緣。3)「部分性前置胎盤」指胎盤蓋住部分子宮頸內口。4)「完全性前置胎盤」為胎盤完全蓋住子宮頸內口。劉榮啟主任表示,此次個案屬第四級完全性前置胎盤且胎盤提早剝離子宮,因此造成嚴重大出血的情況,所幸及時處理,才能保住母子均安。胎盤早期剝離 依其剝離的狀況可分為三種:1)中央性部份剝離:胎盤中央剝離,血液存留於胎盤和分離的子宮壁之間,血液無法經陰道流出而造成隱匿性出血,會給孕婦及胎兒帶來很大的危險,主要是因為它不容易被早期發現診斷出來而及早處置,更有甚者會造成孕婦凝血失能而造成血崩,危及母而生命。2)邊緣性部份剝離:胎盤由邊緣部份剝離,併有胎膜部份剝離,血液可通過胎盤胎膜剝離處由陰道流出。3)完全性剝離:胎盤與子宮壁完全剝離,血液存於剝離的胎盤與子宮壁之間,出血量多時可沿胎膜與子宮壁之接觸面流到陰道,形成開放性出血,此種情形常會造成胎死腹中,孕婦也會有凝血功能失能的危險。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率約每200個分娩就有一個,其發生的原因不明,容易發生前置胎盤的高危險族群,包含:1)孕婦罹患妊娠高血壓:在嚴重型的胎盤早期剝離病例當中,有50%伴有妊娠高血壓。2)孕婦使用禁藥cocaine。3)孕婦吸菸。4)孕婦受外傷。5)經產婦。6)羊水過多症,突然破水釋出。7)拉引短的臍帶。8)早期破水。9)子宮先天性構造異常。10)子宮長肌瘤。11)前胎曾發生過胎盤早期剝離。12)葉酸或維他命C缺乏。貧血。13)頭部轉位時拉引創傷。14)血栓形成體質。劉榮啟主任建議,確定懷孕後一定要定期接受產檢,若有發現前置胎盤的情形,則要減少工作量、盡量臥床休息、必要時須住院安胎。每位孕婦在懷孕第二、三孕期的時候,如果突然出現腹痛、產前出血、或胎動減少甚至消失,應趕緊到醫院求醫。

孕期出血看這 8原因報你知

孕期出血看這 8原因報你知#前置胎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只要是育齡婦女,陰道出血要先和懷孕問題連結,只有在懷孕初期有出血就需要就醫,懷孕6到12天出血,是受精卵著床植入子宮內膜後所產生的,出血很輕微,可能持續幾個小時到幾天,若懷孕8到12周出血,則可能和子宮外孕或流產有關,下面也彙整了一些原因:1)     子宮外孕 /是指受精卵著床在子宮以外的地方,最常見著床處是輸卵管,子宮外孕若未早期發現,可能會危及生命,發現後應盡早手術治療。2)     葡萄胎妊娠(也稱妊娠滋養細胞疾病) /這是類似胎兒異常組織生長在子宮內的情況。有可能是癌症。3)     流產 /是指胎兒無法健康存活而導致自發性流產,胎兒組織可能完全或不完全排出子宮外。4)     前置胎盤 /若在懷孕12周以後有陰道出血,可能存在前置胎盤的問題。胎盤長在子宮下段,可能部分或完全覆蓋在子宮頸上方。前置胎盤可能導致嚴重胎盤出血,會危及母親或胎兒生命安全,所以嚴重前置胎盤則需剖腹產,以免造成胎盤出血。所以若先前有剖腹產、子宮開過刀、前胎發生前置胎盤、吸煙婦女須特別注意。5)     早產 /懷孕37週之前,會有少量的血,這是懷孕後期粘液栓掉下所導致的問題。6)     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和子宮壁分離所產生的問題。胎盤早期剝離對母親和嬰兒非常危險的。7)     子宮破裂 /從先前剖腹產疤痕處裂開。需要緊急剖腹產。8)     產後大量出血 /可能是子宮收縮不良,或有胎盤殘留在子宮裡。(本文作者摘自/婦產科醫師寫給女人一生的健康書/凱特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