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麻痺

四肢麻痺當鬼壓床 竟是甲狀腺亢進

四肢麻痺當鬼壓床 竟是甲狀腺亢進#四肢麻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0歲的陳先生某天凌晨4點,驚覺自己有意識但全身不能動彈,認為被鬼壓床。大約2小時後,上半身可以活動,但下半身仍無力,隨後陳先生開口向家人求救,就醫後症狀緩解。甲狀腺亢進症狀 脖子腫、長白斑醫師詢問病史、看診後,發現陳先生有甲狀腺亢進症狀,並明顯脖子腫、皮膚白斑。檢查發現,陳先生鉀離子濃度過低,安排住院治療,補充鉀離子,症狀改善後出院返家。南投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葉哲廷表示,陳先生之前不以為意,忽略治療的重要性,使得血液中的鉀離子被甲狀腺激素轉入細胞,血清中鉀離子濃度下降,而導致急性肌肉麻痺,像是是民間稱「鬼壓床」的四肢麻痺無力狀況。攝取過多澱粉、醣類 導致四肢麻痺甲狀腺亢進的患者併發低血鉀合併週期性麻痺,症狀較常發生在夜間或清晨。誘發的危險因子,包括攝取過多甜食、吃大餐時過量享用澱粉及醣類食物,使得胰島素大量分泌。或是在晚上激烈運動等,導致交感神經興奮,產生急性低血鉀的症狀。葉哲廷醫師呼籲,民眾別輕忽身體不適,如果不明肌肉無力,應該就醫檢查。如果是甲狀腺亢進的患者,應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例如咖啡、酒。平時避免過於劇烈的運動、調整生活作息,治療部分要遵從醫囑、定期服藥、規律返診。

吃海魚要當心!誤食毒魚恐四肢麻痺、呼吸困難

吃海魚要當心!誤食毒魚恐四肢麻痺、呼吸困難#四肢麻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民眾們在吃魚要當心,日前在台南有2戶民眾向朋友購買俗稱土赤海的魚,並將它烹煮成味增魚湯,7人食用後,便陸續出現下痢、嘔吐、口喉麻痺感、心搏徐緩及呼吸困難等症狀,所幸緊急就醫後症狀改善,目前已無大礙。對此,食藥署研究檢驗組陳惠芳組長表示,買衛生局將魚塊檢體寄送至食藥署進行檢驗,因該分切魚塊之檢體外觀已無法進行食材辨識,食藥署立即以分子生物檢驗技術進行DNA物種鑑別後,確認民眾誤食了容易累積毒素的大型魚類雙斑笛鯛 (Lutjanus bohar)而引發中毒。熱帶性海魚毒分布全身 即使高溫烹飪也不會被破壞雙斑笛鯛,又稱白斑笛鯛、海豚哥、紅魚曹、花臉等,是許多海岸國家重要之大型食用魚,最大體長可達90公分。一般小型熱帶珊瑚礁魚類攝食到有毒藻類後,毒素便開始在魚體中累積,再經由大魚吃小魚的食物鏈蓄積,因此魚體愈大,可能積累的毒素會愈高。熱帶性海魚毒可分布於魚體全身,但以肝臟及內臟的含量較高,主要毒素類型是脂溶性的雪卡毒,此毒素穩定性高,即使經過高溫加熱或烹煮也不會被破壞。若誤食含熱帶性海魚毒的魚類,會出現口腔和四肢麻痺、嘔吐、腹瀉、眩暈等腸胃及神經系統等症狀,嚴重時出現心搏徐緩及呼吸困難等病狀而危及生命。食用大型海魚 應先試吃確認無誤從魚體外觀、氣味或肉質無法分辨是否含有毒素,即便是同種的魚類,也會因從不同的海域所捕獲,導致魚體內所含的毒素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食藥署提醒民眾,切勿食用來路不明的魚類,且食用大型海魚時,應先試吃一、兩口,如果舌頭感覺異味或有麻痺感,須立即停止食用,以免造成身體健康上無法挽回的傷害。若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