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態性肥胖

病態肥胖致不孕「少吃多動沒用」她甩40公斤一圓媽媽夢

病態肥胖致不孕「少吃多動沒用」她甩40公斤一圓媽媽夢#病態性肥胖

今年36歲的李小姐備孕多年,肚皮始終沒有動靜,兩年前至不孕門診諮詢才發現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因為月經不規律使得她困難受孕。李小姐身高160公分,體重卻逼近90公斤,已達肥胖標準,婦產科將她轉診至減重門診,希望透過瘦身改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也降低未來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機率。在經過臺中榮總一般外科醫師羅少喬進行縮胃手術後,李小姐不僅成功減重了40公斤,術後半年更順利懷孕,一圓媽媽夢。

肥胖致喘、膝痛 減重術後找回健康

肥胖致喘、膝痛 減重術後找回健康#病態性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8歲的夢夢(化名)身高150公分,體重卻已破150公斤大關。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她不但平時容易喘,走路更喘得厲害,且嘴唇發紫、雙膝疼痛。家人擔心她再胖下去會出人命,於是帶到減重門診就醫。夢夢因為體態求職屢遭拒絕,5、6年待在家沒工作,心情不好就以吃發洩,體重從失業後到過年前已胖了60幾公斤。雖然想減重過正常人的生活,但就是無法控制。病態性肥胖 減重手術改善自信與健康夢夢的病態性肥胖在經過各項檢查及諮商後,進行達文西微創減重手術及術後減重計畫,術後短短2個月已減掉28公斤。夢夢臉上漸漸有了笑容,走路時腳已經沒那麼容易痛,希望能再減到90公斤以下,找到工作,減輕家裡經濟負擔。彰濱秀傳紀念醫院減重中心主任林建華說明,病態性肥胖病人的人際關係處處受挫,更嚴重的是健康狀態每況愈下,施行減重手術後找回自信和健康的例子很多。許多病態性肥胖的病人其實都曾嘗試各種的減重方法,但效果不彰,後來乾脆放任胖下去,這對身體健康是很大的傷害,雖也有考慮作減重手術,卻害怕可能的副作用。達文西手術細小精密 降低併發症發生率外科手術從最早的傳統剖腹開腹,進步到微創或腹腔鏡手術,至現在的達文西手術系統,協助醫師讓較複雜的手術更能妥善處置,應用在減重手術上,術後恢復效果良好,術後2天即可順利出院。達文西影像系統相較腹腔鏡,解析度及視野角度更具優勢,在腹腔內進行縫合時,比腹腔鏡器械更細小精密,縫合時減少出血機會,大幅降低術後併發症機率。林建華主任強調,如果是肥胖造成的代謝性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減重手術能有效幫忙減輕肥胖造成的問題,甚至解除。然而,如何讓身材變好及維持,手術都只是幫忙,主要還是少吃多動,這樣才能健康久久。

超級超級胖 男2階段甩肉71公斤

超級超級胖 男2階段甩肉71公斤#病態性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不是開玩笑,真的有人「超級超級肥胖」!26歲的彭先生體重190公斤,國中三年級時因為飯量為同學的2、3倍,體重就已飆破100公斤,大學常與同學相約「吃到飽」,當時都沒想過減肥,直到出社會才發現找工作不容易,嘗試減重、飲食控制但效果不佳,直到經過減重手術治療,成功鏟肉71公斤,找回自信的外表,也擁有健康的生活。病態性超級肥胖 導致糖尿病彰化基督教醫院體重管理中心醫師曹連誠表示,一般而言,BMI值逾35為病態性肥胖,BMI值逾50則屬於「病態性超級肥胖」,此名患者BMI≧60,則為「病態性超級超級肥胖」。彭先生無法抵擋美食,因此減肥計畫總是以失敗告終,一次的抽血檢查中,發現他的空腹血糖為每公合150毫克、糖化血色素7.1%,已成為糖尿病病患,血壓高達179/112毫米汞柱,BMI值69,為「病態性超級超級肥胖」,最後決定接受減重手術換來健康生活。甩肉71公斤 空腹血糖回復正常值彰基體重管理中心曹連誠醫師評估後,讓彭先生接受「胃內水球」放置做為第一階段治療,體重部分下降後接受第二階段「腹腔鏡胃縮小手術」。術後彭先生體重從190公斤降到119公斤,成功甩重71公斤,空腹血糖每公合89毫克、糖化血色素5%,血壓122/76毫米汞柱,皆恢復至正常值。手術可提供長期治療效果 改善疾病曹連誠醫師表示,病態性超級肥胖(BMI≧50)對於患者而言,有相當高心血管疾病與死亡的風險,手術中的麻醉風險也比一般的肥胖症患者要高。超級肥胖患者利用減重手術可提供有效的長期治療結果,改善「肥胖」帶來的合併症,減少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彰基體重管理中心執行長王秉彥醫師表示,肥胖者本身就會造成猝死、呼吸睡眠中止等生活上的不便,「超級超級肥胖」的病人減重後,降低糖尿病風險,工作、社交等困擾也會獲得改善。

啤酒肚、小腹婆 死亡率高2倍

啤酒肚、小腹婆 死亡率高2倍#病態性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7歲的陳先生從小身材就必較圓潤,婚前為了拍結婚照,有特地減重,婚後在菸酒公司服務,有酗酒習慣,一次可以喝600c.c.的高粱酒,平日也喜歡甜食及消夜,一天要吃5餐,每年增加5~10公斤,身高175公分,接受手術前,體重達到了158公斤,但他除了騎腳踏車、散步,對其他運動不感興趣,因此體重始終過重。縮胃減少胃容量 減重64公斤除了行動不便之外,許多的慢性病也隨之出現,血糖偏高,還有高血壓和睡眠呼吸中止症,因為肥胖造成膝蓋負擔太大,走路也增加困難,去年在家人的鼓勵下,接受胃縮小手術,減少胃容量,減重64公斤,目前的體重是94公斤,腰圍從51吋減至39吋,血糖和血壓改善,不需要再服用藥物,不僅體態輕盈許多,身體也變得更健康。男腰圍年增2.9公分 代謝症候群比例高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長期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以及缺乏運動,容易導致代謝功能異常,台灣男性5年來平均腰圍增加2.9公分,現代人有代謝症候群的比例明顯增多,尤其是腹部肥胖的中廣型身材,更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當男人有了啤酒肚,而女人成為小腹婆之後,就得小心自己是否已成為代謝症候群的一員。BMI超過35 屬病態性肥胖阮綜合減重中心醫師宋天洲提到,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若沒有適當舒壓的方式,反而將情緒發洩在飲食上面,暴飲暴食的結果,會讓胃越撐越大,當BMI超過35,就屬於病態性肥胖,根據統計,肥胖者平均死亡率是正常體重者的2倍以上,包括缺血性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惡性腫瘤及呼吸道疾病等,其中又以糖尿病的風險最高。

出血性中風年輕化 病態性肥胖高危險群

出血性中風年輕化 病態性肥胖高危險群#病態性肥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近年來出血性中風有年輕化傾向,愈來愈多醫護人員觀察到一個趨勢,二、三十歲就中風的年輕人明顯增加。年僅37歲從事旅遊業的陸先生體重多達162公斤,日前忽然發生嚴重的頭痛且伴隨頸部僵硬和嘔吐不止,經緊急送往醫學中心搶救撿回一命,然而住院21天後即將出院的他仍然右半身無法動彈,體重過重的他連輪椅都無法坐進去,只得由家人用推床推至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就醫。復健科殷心蓓主任表示,陸先生雖然年僅37歲但由於三餐不正常、無運動習慣、工作壓力大、常吃消夜以及BMI高達56,加上有高血壓病史,容易成為出血性中風的高危險群,在醫學上當體重超過理想體重45公斤,或BMI大於或等於35並已有因肥胖引起之合併症,或BMI超過40對健康已經形成危害時,即稱為『病態性肥胖』。天氣變化大 高血壓民眾應按時服藥控制 殷主任也提醒血壓偏高的民眾在最近天氣變冷早晚溫差大,要隨時保持身體暖和,且要按時服藥控制血壓,如果收縮壓常超過160毫米汞柱,就應回醫院由醫師調整藥物劑量;一旦收縮壓飆高到180毫米汞柱以上,且服用舌下含錠仍降不下來,甚至已出現手腳痠麻無力症狀,一定要立即到醫院掛急診,以免賠上一命。  

病態性肥胖 應考慮外科減重手術治療

病態性肥胖 應考慮外科減重手術治療#病態性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美食遠近馳名,不過在品嘗美食之餘,也該小心肥胖上身!成人肥胖盛行率在過去20年呈倍數成長,而兒童肥胖更成長達3倍,美國醫學會強調,肥胖不只是體態上的問題,而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疾病」,與肥胖相關的疾病,包括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脂肪肝病變、骨關節炎、呼吸中止症候群、高尿酸等。南市醫外科余信賢醫師表示,體重達到肥胖程度(BMI>27)或體重過重(BMI>24)合併有肥胖相關疾病者,就應該尋求專業的協助。輕微肥胖症可藉由個人飲食控制、運動指導或有時需輔以藥物治療,就可得到改善。但若生活習慣改變與藥物治療皆無效,且因肥胖產生相關疾病,就需考慮手術治療。根據亞太區標準,當BMI≧32, 且因肥胖引起相關疾病;或是 BMI≧37,對健康形成危害時,就稱為「病態性肥胖」,應考慮使用外科手術治療。減重手術 重度肥胖者福音外科手術治療肥胖的目的不是為了瘦身,而是要透過巨量的減重,改善病人健康並增進壽命。根據醫學報告,病態性肥胖患者未接受手術的病人,死亡率每年高達4.6%;接受過減重手術的病患,死亡率可減少為每年1%左右。余醫師說常被接受的減重手術,包括胃內水球置放術、可調節胃束帶手術、胃縮小手術、胃繞道手術等。現今醫療科技進步,目前外科減重皆為腹腔鏡微創手術。手術均採全身麻醉,手術前醫師會評估病人飲食習慣及適應症,依各種類手術的優缺點,與病患共同選擇一個適合的手術治療方式。

病態性肥胖 縮胃手術讓她甩掉50公斤

病態性肥胖 縮胃手術讓她甩掉50公斤#病態性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大家都知道肥胖對身體的害處,會帶來高、慢性病等。一名45歲的蘇姓女病患,因140公斤的體重造成身體負擔,不僅腰椎、膝蓋疼痛開始難以行走,還併發高血壓、糖尿病,經縮胃手術後半年多已甩掉近50公斤。這名蘇姓病患從小到大都是肥胖體質,生小孩之後又越來越胖,162公分的身高卻擁有140公斤的體重,最近常常覺得腰椎、膝蓋痠痛,造成行動不便,求診童綜合醫院骨科醫師,經檢查後發現腰椎疼痛與膝蓋軟骨磨損,皆由於過度肥胖所致,骨科醫師便建議患者轉診至「肥胖症」特別門診。經由微創中心史兆明醫師看診後,確診病患的腰椎、膝蓋疼痛、高血壓、糖尿病都是由過度肥胖所引起的併發症,即所謂「病態性肥胖症」,經會談後,病患決定接受縮胃手術;術後1星期腰椎與膝蓋疼痛已緩解,且2星期後已無需再服用糖尿病與高血壓藥物,半年多來瘦到90多公斤,成功甩掉近50公斤的體重,目前已可從事輕微的工作與運動,病患本身也非常的滿意手術成效。史兆明醫師表示,大部分肥胖症患者容易伴隨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其他還有打鼾、睡眠中止症候群、行動不便致壓迫症狀等併發症困擾著肥胖症患者;若病人的BMI值大於40或BMI值大於35且有其他併發症者,都符合健保規定進行縮胃減肥手術。史兆明醫師表示,縮胃手術是切除部分的胃,造成胃部的容量變少,限制飲食的多寡,並影響營養的吸收,達到減肥的目的;但術前應有的心態,如何選擇術式及術後如何攝取充足的營養,就須經由醫師的諮詢與協助,才能有效的甩掉多餘體重。

病態性肥胖症的治療方法

病態性肥胖症的治療方法#病態性肥胖

在工業化社會中,肥胖症是導致早衰死的主要原因,台灣人的過重和肥胖人口已達39%。根據台灣近幾年十大死因統計,居首的癌症有好幾種癌症(例如結腸癌、乳癌)、第二名的腦血管疾病、第三名的心臟病和第五名糖尿病都與肥胖脫不了干係。我國肥胖之定義是根據衛生署在2002年對成人肥胖定義為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2(平方公尺))小於18.5為過輕,18.5-24正常,24-27過重,27.-30.輕度肥胖,30.-35.中度肥胖,大於35為病態肥胖。此外,女性腰圍80公分,男性腰圍90公分做為中央肥胖的切點。當體重超過理想體重45公斤,或BMI大於或等於35並已有因肥胖引起之合併症,或BMI超過40對健康已經形成危害時,即稱為『病態性肥胖』,應考慮外科手術治療。目前各種資料都顯示減肥手術是安全、有效的病態性肥胖外科療法。以下簡單介紹目前有關肥胖症的外科治療。1.胃繞道(gastic bypass):此種方法乃利用胃部分隔併行腸道繞行達到食量變小及吸收變差的效果。此種手術除了胃囊的容積限制進食外,繞道本身也有幫助減肥的效果。由於食物直接導入空腸,如進食高熱量的液體食物會導致傾倒症候群,因此也防止病人轉而尋找高熱量的液體食物,避免導致胃間隔及胃束帶失敗最主要的原因。胃繞道及胃隔間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於1991年所認可的兩種減肥手術.同時也曾是最常使用的方法。到目前為止有數篇的前瞻性隨機比較的報告,結果都相當一致在減肥的效果上胃繞道術優於胃隔間術。2.胃束帶(Gastic banding):胃束帶是另一種完全是限制胃容量的手術。手術乃以一種人工帶將胃的上部綁起,原理跟胃隔間相同。此法最主要的好處是沒有切割胃部,較無胃穿孔之可能性。近年來更發展出可調節的胃束帶,可由一個置於皮下之注射器來調節開口的大小。正式名稱為可調節矽膠胃束帶,之後更發展出可經由腹腔鏡手術置入之胃束帶,商品名為腹腔帶(Lap-band)。3.胃內水球:胃內水球是一種矽膠質的水球經由胃鏡置入的方式放入胃中佔據400-600c.c.的胃容量以減少食量而達到體重下降的效果、它的好處是不須要開刀就可完成、但卻最多只能放置胃內六個月時間到了或是體重下降成功後必須再以胃鏡方式取出。目前已在衛生當局核可中。在台灣近年來社會經濟進步、飲食行為改變,幾乎是人人「吃得多、動得少」肥胖人口就會節節上升。肥胖除了對外觀造成影響也會影響到心理和社交活動的品質降低,也會對個人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根據統計 BMI大於40的病態性肥胖者其存活壽命是正常體重者的一半,所以健康的控制良好體重,不僅僅可以維持身材,也可有效的減低肥胖所帶來的合併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