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受性

別做「表面」 破解6大保養迷思

別做「表面」 破解6大保養迷思#耐受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補水、美白、抗老、除皺,化妝台上瓶瓶罐罐標榜各式各樣的用途,不管是急救、修護或是長期保養,每樣產品都功不可沒、缺一不可。然而有民眾發現,保養品長期使用後會逐漸變得無感,與初期相比甚至感到效果越來越差,難道保養品也與藥物一樣有耐受性嗎?甲狀腺低下身體出狀況時 肌膚會變蠟黃、乾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皮膚科主任陳亭睿表示,保養品之於肌膚,就像是身體之於補品,一般人不會每天吃補品,換句話說保養時機也應該依膚況調整,膚況正常時不一定要每天保養。一般來說,肌膚會反映身體的狀況;例如:皮膚缺乏微量元素鋅,常見於年紀大、飲食不均衡或刻意節食的年輕女性,其肌膚保水能力就會下降、色素也會增加。另外內分泌,例如:停經、甲狀腺低下…等問題,此時肌膚會變蠟黃、乾澀;正常老化也會讓皮膚保水、修復能力變差,膚況變差的速度可能比保養修護的速度更快,才會導致民眾出現保養品越來越無感的認知。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環境也占了很大因素,紫外線與空汙也是容易忽略的因素之一。紫外線UVB過量容易造成晒傷、紅腫症狀,紫外線UVA長期曝曬則容易造成皮膚缺乏彈性和皺紋,沒有適當防護肌膚容易出問題,久而久之甚至可能會誘發皮膚癌!空慶汙染(PM2.5細懸浮微粒)危害人體健康,除了呼吸系統疾病、致癌性,對於曝露在外的肌膚也會造成皮膚老化、黑斑、過敏等傷害。 應付初老皺紋 快看看6大迷思肌膚「初老」會出現皺紋,表示皮膚彈性、保水度已經開始下降,此時該如何應付?45歲以上的中年婦女,皮脂腺分泌的油脂越來越少,肌膚一定會變得比較乾,此時就要選擇比較滋潤的保養品,但一定要切記,價格高昂的保養品不一定能與肌膚「配對成功」,有時因為成分太過複雜反而會引起肌膚反彈。每人的皮膚狀況都不同,正確保養時機因人而異,但卻時常出現保養的錯誤觀念,陳亭睿主任分享臨床上常見6大迷思,快來看看你中了幾項:1)    盲目跟隨潮流/剛開始學保養的新手時常將美妝部落客的推薦奉為圭臬,但在不了解自身膚質的情況下,容易用了不適合自己的產品造成過敏、大冒痘。2)    雙效真的更有效?/為了簡單保養,雙效瓶、三效瓶甚至八效合一瓶出現頻率越來越高,醫師表示,一加一不一定大於二,標榜化妝兼保養的產品也不一定可以保護皮膚,有些保養品需要在酸性環境才發揮的出效果,有些可能需要在水溶性環境才行,有些分子量太大無法吸收;因此不是成分多,標榜的效果就能達到多效合一。3) 膠原蛋白擦的無效/擦的膠原蛋白因為分子過大,無法吸收,如果想依靠膠原蛋白美肌,可選擇分子小一點的,用吃的補充膠原蛋白說不定還比較有效。若是皮膚老化缺乏膠原蛋白,目前也有局部皮膚注射補充的方式。4) 臉脫皮就是太乾?/冬天脂漏性皮膚炎患者增加,患者一開始會將臉脫皮誤當臉乾,只要開始發癢就會塗抹保濕產品,等到症狀沒有改善且越來越嚴重,檢查才發現原來竟是皮膚炎作怪。5) 潔面皂過度清潔/有些民眾只要臉一出油就會洗臉,清水洗過後馬上會油,乾脆利用洗面皂,一日洗好幾次。皮膚是弱酸性,肥皂是鹼性,過度清潔一定會破壞臉上皮脂膜,引起肌膚反彈。同理可證,過度去角質、過度滋潤都無法讓肌膚保持平衡的正常狀態。6) 期待用保養品換臉/皮膚拉警報時,某些民眾會利用手邊有的保養品急救,希望能在保養過後「換膚」成功。事實上,保養品只能算是穩定膚質的輔助,因此劑量或濃度一定比較低,修復效果與藥方相比也就沒那麼快。期待依靠保養品在短時間內改變膚質或膚況,不如直接找專業醫師!按膚況使用 不過度依賴同系列產品每個年齡層皮膚都在變化,需不需要頻繁更換保養品呢?陳亭睿主任表示,年紀增長後更需要加強保養,但正確保養時機因人而異,最重要的是要按膚況使用,不過度依賴同系列產品。皮膚有問題時也該尋求專業醫師意見,正視問題才能擁有健康膚質。 

別再做「表面」 破解6大保養迷思

別再做「表面」 破解6大保養迷思#耐受性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徐平) (諮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皮膚科主任 陳亭睿)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保養品用久了效果真的會變差嗎?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補水、美白、抗老、除皺,化妝台上瓶瓶罐罐標榜各式各樣的用途,不管是急救、修護或是長期保養,每樣產品都功不可沒、缺一不可。然而有民眾發現,保養品長期使用後會逐漸變得無感,與初期相比甚至感到效果越來越差,難道保養品也與藥物一樣有耐受性嗎? 甲狀腺低下身體出狀況時 肌膚會變蠟黃、乾澀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皮膚科主任陳亭睿表示,保養品之於肌膚,就像是身體之於補品,一般人不會每天吃補品,換句話說應該依膚況調整,膚況正常時也不一定要每天保養。一般來說,肌膚會反映身體的狀況;例如:皮膚缺乏微量元素鋅,常見於年紀大、飲食不均衡或刻意節食的年輕女性,其肌膚保水能力就會下降、色素也會增加;另外內分泌,例如:停經、甲狀腺低下…等問題,此時肌膚會變蠟黃、乾澀;正常老化也會讓皮膚保水、修復能力變差,膚況變差的速度可能比保養修護的速度更快,才會導致民眾出現保養品越來越無感的認知。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環境也占了很大因素,紫外線與空汙也是容易忽略的因素之一。紫外線UVB過量容易造成晒傷、紅腫症狀,紫外線UVA長期曝曬則容易造成皮膚缺乏彈性和皺紋,沒有適當防護肌膚容易出問題,久而久之甚至可能會誘發皮膚癌!空慶汙染(PM2.5細懸浮微粒)危害人體健康,除了呼吸系統疾病、致癌性,對於曝露在外的肌膚也會造成皮膚老化、黑斑、過敏等傷害。   (臉臘黃、乾澀不一定是保養品沒效,可能是健康出狀況!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應付初老皺紋 快看看6大迷思 肌膚「初老」會出現皺紋,表示皮膚彈性、保水度已經開始下降,此時該如何應付?45歲以上的中年婦女,皮脂腺分泌的油脂越來越少,肌膚一定會變得比較乾,此時就要選擇比較滋潤的保養品,但一定要切記,價格高昂的保養品不一定能與肌膚「配對成功」,有時因為成分太過複雜反而會引起肌膚反彈。每人的皮膚狀況都不同,正確保養時機因人而異,但卻時常出現保養的錯誤觀念,陳亭睿主任分享臨床上常見6大迷思,快來看看你中了幾項: 1) 盲目跟隨潮流/ 網路上有許多粉絲數量龐大的美妝部落客,剛開始學保養的新手時常將美妝部落客的推薦奉為圭臬,但在不了解自身膚質的情況下,容易用了不適合自己的產品造成過敏、大冒痘。 2) 雙效真的更有效?/ 一瓶抵兩瓶,為了簡單保養,雙效瓶、三效瓶甚至八效合一瓶出現頻率越來越高,但醫師表示,一加一不一定大於二。另外,標榜化妝兼保養的產品也不一定可以保護皮膚,化妝與保養是不同的,有些保養品需要在酸性環境才發揮的出效果,有些可能需要在水溶性環境才行,有些分子量太大無法吸收;因此不是成分多,標榜的效果就能達到多效合一。 3) 膠原蛋白擦的無效/ 擦的膠原蛋白因為分子過大,無法吸收,如果想依靠膠原蛋白美肌,可選擇分子小一點的,用吃的補充膠原蛋白說不定還比較有效。若是皮膚老化缺乏膠原蛋白,目前也有局部皮膚注射補充的方式。   (膠原蛋白用吃的比用擦得更有效。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4) 臉脫皮就是太乾?/ 冬天脂漏性皮膚炎患者增加,患者一開始會將臉脫皮誤當臉乾,只要開始發癢就會塗抹保濕產品,等到症狀沒有改善且越來越嚴重,檢查才發現原來竟是皮膚炎作怪。 5) 潔面皂過度清潔/ 有些民眾只要臉一出油就會洗臉,清水洗過後馬上會油,乾脆利用洗面皂,一日洗好幾次。皮膚是弱酸性,肥皂是鹼性,過度清潔一定會破壞臉上皮脂膜,引起肌膚反彈。同理可證,過度去角質、過度滋潤都無法讓肌膚保持平衡的正常狀態。 6) 期待用保養品換臉/ 買了保養品一定會回春?皮膚拉警報時,可能第一個想到的不是醫生,某些民眾會利用手邊有的保養品急救,希望能在保養過後「換膚」成功。事實上,保養品只能算是穩定膚質的輔助,因此劑量或濃度一定比較低,修復效果與藥方相比也就沒那麼快。期待依靠保養品在短時間內改變膚質或膚況,不如直接找專業醫師! 按膚況使用 不過度依賴同系列產品 每個年齡層皮膚都在變化,需不需要頻繁更換保養品呢?陳亭睿主任表示,年紀增長後更需要加強保養,但正確保養時機因人而異,最重要的是要按膚況使用,不過度依賴同系列產品。皮膚有問題時也該尋求專業醫師意見,正視問題才能擁有健康膚質。   (不過度依賴同系列產品,按膚況保養才能邁向健康膚質。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年紀越大 保養品要用越貴的嗎?

年紀越大 保養品要用越貴的嗎?#耐受性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保養品有耐受性,要越用越好的,所以年輕的時候不能用貴的、複雜的保養品,不然到老了就沒東西可用了。對於選擇保養品,不少人都是價格導向的消費觀念,以為越貴的產品就一定更好,今天我們就來討論選擇保養品的誤區。保養品不會出現耐藥性在談論保養的的耐受性時,很多人混淆了「耐受」與「耐藥」這2個概念,所謂耐藥,是指重複使用某種藥物後,其藥效逐漸降低,如要取得與用藥初期同等效果,必須增加劑量。他是醫藥學領域的概念,又稱為抗藥性,藥物的耐藥情況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病原體的耐藥性,超級細菌的出現、結核病的捲土重來都和致病菌對治療藥物產生了耐藥性有關。除此之外,也存在由於受體變化、藥物代謝加快等原因產生的耐藥性,這類型的耐藥一般都長時間大劑量的藥物使用有關。保養品的活性成分一般含量都很低,不太可能出現類似的效果減弱情況,目前也沒有保養品中成分在什麼人身上出耐藥性報導。皮膚護理方面所談及的耐受則是另一個問題。使用保養品後逐漸適應的過程為耐受性保養品的耐受指的是皮膚對某一成分的接受程度,保養品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發揮有益的生理效應,但是也可能帶來紅斑、刺痛、脫皮等副作用,對於這些成分,有些人在使用初期會產生不適,即對這種成分不耐受,這種不耐受通常與濃度相關,不同於意義上的過敏。隨著使用時間延長,皮膚會逐漸適應,不適的情況會消失,這個過程就是皮膚對保養品的耐受,為了使皮膚對活性成分有更好的耐受性,一方面要控制活性成分的濃度,使它發揮作用又不至於引起皮膚不適,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入一些抗炎舒緩的成分來改善。濃度高不一定帶來更好的效果舉個例子,曾有研究者比較了5%、10%尿素霜對於緩解特應性皮炎患者皮膚不適的效果,發現並沒有明顯的差異,從尿素霜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濃度高不一定會帶來更好的效果,甚至有時候濃度高還會造成更大的刺激性。比如水楊酸,在保養品中的濃度上限是2%,更高濃度會刺激皮膚引起皮膚嚴重損傷,醫院裡有時會用更高濃度水楊酸來治療座瘡、牛皮癬甚至可以用來化學換膚,但是都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產品優劣不能以成分複雜程度為依據成分越複雜,產生敏感和不耐受的情況出現的鈣綠就越高,舉例來說,我們知道維生素c會有美白、促進膠原蛋白表達、抗氧化等功效,但是一般的維生素c穩定性差,更多的廠商會使用維生素c的衍生物,市面上有些產品會添加多種維生素c衍生物,宣稱有更好的換膚效果,但是理論上並不是越多越好,維生素c需要在較強酸性才會有效果。總的來說,判斷一個產品的優劣不能簡單的將成分的複雜程度做為依據,更重要的是合理的配方和製劑。越貴的產品就越好嗎?應該說各價位都有優良的產品,產品價格的定位更多來自市場定位和廣告等多方面的考量,高階產品往往宣稱某一成分的神奇效果,利用資訊不對稱進行超常規定價,引起消費者關注和崇拜,鞏固他們在行業中的頂端地位,同一集團中也會推出不同價位的品牌,來創造更多梯度空間,以此擴大目標消費人群。皮膚會對保養品產生耐藥性,選擇保養品要根據自已的膚質而非年齡,同時,各種價位的保養品都有出色的產品,並非越貴越好。(本文摘自/謠言粉碎機:危言聳聽,身體請注意!/九(音勻)文化)

瘋玩寶可夢 小心手機成癮

瘋玩寶可夢 小心手機成癮#耐受性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你抓到幾隻了?」臺灣在開放下載精靈寶可夢後,抓寶旋風銳不可檔!大朋友、小朋友在暑假又多了一個可以瘋狂投入的遊戲,特別在下班、下課後的時段,不管在公園、馬路上,民眾走出戶外玩遊戲,聚集在各個收服神奇寶貝的熱點,成為了今年暑假的奇觀。車禍意外、墜落懸崖頻傳正名後的「精靈寶可夢」,原名為「神奇寶貝」,是7、8年級生的共同回憶,卡通的內容有義氣的友情、簡單但熱血的劇情、最重要的是各種動植物造型的神奇寶貝,不少人因回味兒時記憶而開始玩寶可夢,因親切易近的遊戲內容,連小朋友也喜歡一起收服神奇寶貝。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王雅甄表示,因為專注於抓怪、緊盯手機螢幕,導致車禍意外、墜落懸崖的新聞頻傳,另外也應注意,別因玩寶可夢導致有手機成癮的狀況,手機成癮表現在4大現象上:1)    耐受性 /手機使用的時間和頻率越來越高2)    戒斷症狀 /無法使用手機時會焦躁不安、易怒等情緒反應,或出現身體不適3)    無法自我控制 /使用時會有失控、無法停止的感受4)    生活的負面影響 /包含放棄或減少既有的學業、工作、或人際關係等,或生活受到手機使用的嚴重干擾。手機成癮 就醫評估治療手機遊戲隨手可得,加上手機多搭配網路吃到飽方案,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常讓人無法自拔,造成到處都是低頭族,若出現手機成癮的狀況,建議應就醫評估與接受治療,應控制在合宜的使用範圍,不被手機綁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