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問題

發飆鎮住孩子,就是「很會教」?教養專家警告家長:你被牽著鼻子走

發飆鎮住孩子,就是「很會教」?教養專家警告家長:你被牽著鼻子走#教養問題

小孩在外人面前更容易耍賴胡鬧,家長們在大庭廣眾下嚴厲管教,真的有用嗎?韓國媽媽公認最強教養軍師崔旼俊在《給不小心又對孩子大吼大叫的你》一書中卻提醒,當父母大吼大叫時,其實誤將「教養」當成「教訓」,孩子被父母視為爭鬥輸贏的對象,只能暫時被迫屈服,但卻很難學到真正的社會規則。以下為原書摘文:

不管黑臉白臉 都記得要給孩子安全感

不管黑臉白臉 都記得要給孩子安全感#教養問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給孩子信賴與安全感「現實原則」與「享樂原則」,兩種方法都是必要的。就拿中學生氣到忘我,把學校玻璃打破的狀況來說,斥責當然是必要的。「不可以做那樣的事!」「要是有人受傷怎麼辦!」「這是得賠償的!」可能會被訓導處老師大罵一頓,像這樣基於現實原則的指導是必要的。對應有攻擊性的孩子 應恩威並重但如果是有能力的老師,不會光罵人就結束了吧。可能借助學校輔導顧問之力,也可能跟導師聊一聊。或是在嚴厲地斥責學生之後,和他一起整理碎掉的玻璃,用比較安穩的語氣,開始和他聊聊。「你是怎麼了?你不是會做這種事的學生啊?發生什麼事情了嗎?跟老師說說看,讓老師幫你出一份力!」對應一個受傷憤怒、有攻擊性的少年,嚴格的「現實原則」、溫柔的「享樂原則」,兩種方法都是必要的。我曾經在學校輔導的場合,發揮過我的能力。老師從教室出來後,交棒給身為學校輔導顧問的我,說:「剛剛狠狠地罵了他一頓!接下來就麻煩您了!」這個學生從昨天做了錯事後就被導師罵、被父母罵、被訓導主任罵,我對著被罵了半天了的他說:「這樣一直被罵,很累吧。」我絕不是要把他做的壞事含糊、曖昧地處理掉,一定要讓他好好反省。但是他因為我說的話,開始告訴我在班上被孤立的痛苦。這是在家庭裡有「連結職責」的母親與有「切割職責」的父親該做的工作吧。嚴格管教、安慰都是教養必要的元素對跌倒的孩子來說,跑上前幫忙他、緊抱他的母親,努力讓他站起來的父親,這兩者都是需要的。因為信賴母親會好好地安慰孩子,父親就可以嚴格地管教;另一方面,因為相信父親會嚴格地管教,所以母親可以讓孩子撒撒嬌吧。日本曾有用金屬棒殺人、在大家心裡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1980年11月,神奈川縣,一個準備第二次重考的二十歲補習班學生,用金屬棒殺害雙親。他的父親畢業於東京大學,哥哥畢業於早稻田大學,都在一流企業裡工作。加害者青年也畢業於有名的中學,沒有考上第一志願的早稻田大學附屬高中,但也到其他的知名高中就讀。但他在大學入學考試時失敗了,不管是應屆入學考試,還是重考第一年時的入學考試,不管是一流大學還是中等大學,沒有被任何一間學校錄取。他準備第二次重考,成績也沒有變好。黑臉、白臉要平衡 別把孩子逼到牆角某一天,他擅自用父親的提款卡領錢出來、擅自喝了父親的威士忌。極度憤怒的父親對著兒子怒吼:「你這個笨蛋!大學進不了就算了,這麼做是怎麼一回事?家裡可容不下你這樣的小偷!你這個垃圾!給我滾出去!」而一直以來溫柔守護他的母親,當天偏偏就深深地嘆了口氣說:「你真的是很沒用啊!」他承受父親說出來的話,覺得不出去不行了。母親的態度則成了關鍵的一擊。嚴格父親與溫柔母親的平衡崩解,那晚,他用金屬棒朝著熟睡父母的頭部使勁地打下去。以現實來說,他不能一直當個重考生,未經同意使用別人的提款卡也不是可以放過的問題。他雙親對他的斥責,也不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方式。但是對於在心理層面已經被逼到牆角的他來說,那是把他從最後希望推落絕望的一席話。(本文摘自/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