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

每次餵完奶都要消毒嗎?

每次餵完奶都要消毒嗎?#奶瓶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對出生1個月的寶寶來說,消毒是相當必需的。寶寶在出生後1個月之內,腸胃道呈現無菌狀態,萬一病菌入侵就會生病,所以最好能每餐消毒奶瓶,但是等滿月過後有腸道益菌之後,只要用自來水清洗即可。每次餵完奶應馬上清洗奶瓶為了避免寶寶生病,我建議你最好在每次餵完奶就馬上清洗或消毒奶瓶,以防配方奶滋生細菌。你可以把水放入奶瓶中,然後再分別清洗奶嘴及奶瓶,使用刷子輔助,確保瓶中不會留下任何殘留物。4種消毒奶瓶的方法清洗奶嘴的時候,要先用清水沖乾淨,並把奶嘴翻轉過來,確定奶嘴孔沒有堵住,然後再用下面的方法來消毒奶瓶和奶嘴。1) 煮沸法/把奶瓶及奶嘴等放在一個大的鍋子裡,裝滿水後煮10分鐘即可。2) 消毒藥片或是消毒水法/把餵食器具放在一個大的容器中,裝滿水,然後放入消毒藥片或是消毒水,放置30分鐘。3) 蒸鍋消毒法/利用水蒸氣來消毒餵食器具的的電器,每次使用約花10分鐘。4) 微波爐消毒法/使用一種特別的消毒器皿,可以放進微波爐中使用,每次約花費5分鐘,使用前要先確認你的奶嘴及奶瓶是否可以放進微波爐,使用時要把奶嘴和瓶身分離。寶寶出遊時 直接換奶嘴可防細菌清楚了奶瓶及奶嘴的選擇及清洗之後,我提供你一個小訣竅,因為一般奶嘴比較容易咬壞,所以你不妨可以多準備一些奶嘴,這樣的話,當寶寶漸漸長大,只要換掉奶嘴就可以,不用換掉整個奶瓶,這是比較實惠的作法。或者是當你帶寶寶出遊時,沒有辦法清洗或消毒,直接換一個奶嘴也是不錯的方法。(本文摘自/健康‧育兒一定要知道的大小事/台灣廣廈出版)

夜奶、含奶瓶睡覺 當心滿嘴奶瓶型蛀牙

夜奶、含奶瓶睡覺 當心滿嘴奶瓶型蛀牙#奶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含著奶瓶入睡特別不會哭鬧,因此讓家中寶貝養成每晚含奶瓶的習慣,但當心這個動作可能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滿口爛牙!日前有一位未滿3歲的小朋友,因為牙痛至牙科求診,被診斷為奶瓶型蛀牙,由於小朋友哭鬧很厲害,無法配合,需要全身麻醉才能接受牙齒治療,讓家長心痛不已。很多父母會問醫師:「乳牙不是會換掉嗎,蛀了也沒關係吧?」台南市立醫院牙科李威誼醫師說,其實乳牙不只用來咀嚼,還有美觀、發音及維持未來恆牙萌出空間及引導恆牙生長更的重要功能。且乳牙蛀牙嚴重時,會使細菌感染擴散到顎骨造成齒槽骨發炎,有可能導致未來恆牙發育缺陷。如果乳牙過早脫落,旁邊的牙齒會傾倒,讓恆牙沒有足夠的空間萌出或萌出位置不好等。因此,發現乳牙蛀牙時就應該及早就醫治療。第一顆乳牙長出 即可開始用濕紗布潔齒更重要的是預防,李威誼醫師也說,第一顆乳牙大約是在嬰兒6個月大左右開始萌發,一旦牙齒開始長,吃完東西後,家長們可以用紗布沾水或刷頭小刷毛軟的牙刷清潔牙齒牙齦,不需要使用牙膏。最好也要漸漸戒掉小朋友夜奶及含奶瓶睡覺的習慣,才能儘量避免「奶瓶型蛀牙」的產生。而大約一歲半到兩歲半,乳臼齒開始萌發,可慢慢訓練小朋友自己刷牙或和大人一起刷牙,透過模仿方式學習,但小朋友的手腕靈活度不足,所以爸媽要再幫忙清潔;至於日常的飲食要盡量避免高糖分食物。 

樂閱讀/奶瓶確實消毒 保護寶寶健康

樂閱讀/奶瓶確實消毒 保護寶寶健康#奶瓶

對出生1個月的寶寶來說,消毒是相當必需的。寶寶在出生後1個月之內,腸胃道呈現無菌狀態,萬一病菌入侵就會生病,所以最好能每餐消毒奶瓶,但是等滿月過後有腸道益菌之後,只要用自來水清洗即可。為了避免寶寶生病,我建議你最好在每次餵完奶就馬上清洗或消毒奶瓶,以防配方奶滋生細菌。你可以把水放入奶瓶中,然後再分別清洗奶嘴及奶瓶,使用刷子輔助,確保瓶中不會留下任何殘留物。4種消毒奶瓶的方法清洗奶嘴的時候,要先用清水沖乾淨,並把奶嘴翻轉過來,確定奶嘴孔沒有堵住,然後再用下面的方法來消毒奶瓶和奶嘴。1)煮沸法/把奶瓶及奶嘴等放在一個大的鍋子裡,裝滿水後煮10分鐘即可。2)消毒藥片或是消毒水法/把餵食器具放在一個大的容器中,裝滿水,然後放入消毒藥片或是消毒水,放置30分鐘。3)蒸鍋消毒法/利用水蒸氣來消毒餵食器具的的電器,每次使用約花10分鐘。4)微波爐消毒法/使用一種特別的消毒器皿,可以放進微波爐中使用,每次約花費5分鐘,使用前要先確認你的奶嘴及奶瓶是否可以放進微波爐,使用時要把奶嘴和瓶身分離。清楚了奶瓶及奶嘴的選擇及清洗之後,我提供你一個小訣竅,因為一般奶嘴比較容易咬壞,所以你不妨可以多準備一些奶嘴,這樣的話,當寶寶漸漸長大,只要換掉奶嘴就可以,不用換掉整個奶瓶,這是比較實惠的作法。或者是當你帶寶寶出遊時,沒有辦法清洗或消毒,直接換一個奶嘴也是不錯的方法。(本文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醫療團隊合著)(摘自/健康‧育兒一定要知道的大小事/台灣廣廈出版)

奶瓶消毒不全 嬰兒易感染腸胃病毒及流感

奶瓶消毒不全 嬰兒易感染腸胃病毒及流感#奶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季節交替加上流感頻傳,不少家長擔心自家寶寶受到感染。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及指導醫師黃立心表示,嬰兒受到病毒及細菌感染,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來自於嬰兒常接觸到的器具消毒不全,包括奶瓶、奶嘴、固齒器、水杯及玩具等。奶瓶為嬰兒天天接觸到的器具,家長在餵養過程若沒有正確清潔與消毒,易滋生細菌造成嬰兒腸道功能紊亂。因此如何正確的落實奶瓶的消毒,成為家長的一大課題。黃醫師表示,臨床上常見的嬰幼兒腸胃道不適症狀,多為寶寶接觸的物品不潔所引起,其中更以奶瓶清潔殺菌不全為最大宗。醫師指出,部分家長家中只用兩個奶瓶輪用,用過以後以為用開水沖一下就算消毒,但其實瓶上殘留的奶垢,反而讓奶瓶成為細菌生長溫床。而嬰兒容易感染病菌如輪狀病毒、腸道腺病毒等,若進入腸胃道,孩子恐感染細菌性腸胃炎,腸道細菌感染後,造成腸道功能造成紊亂,嚴重者恐影響孩子的營養吸收。若要避免嬰兒受細菌感染,黃醫生指出,家長應依循正確的嬰兒物品消毒程序:一、選擇適合的消毒輔助物、二、消毒前應先進行物品的刷洗清潔、三、定期清潔消毒輔助物。以目前市售消毒輔助物來說,消毒鍋為最大宗,包含紫外線、蒸氣式,及蒸氣烘乾式等多樣選擇。目前大多數的醫院,皆以使用蒸汽式消毒鍋為主,並認同其消毒效果,蒸氣式消毒不僅能有效殺菌,也不會造成最普遍使用的塑膠類奶瓶產生變質,因此較推薦同醫療院所所使用的蒸氣式消毒鍋。此外,應選擇空間彈性大的消毒鍋,以便進行物品消毒時,奶瓶、奶嘴零件需一一拆開,平放好且切勿堆疊,避免造成消毒死角。消毒完後不要將蓋子打開,鍋內可保持24小時無菌,此時內部水蒸氣如同蒸餾水,並不會造成細菌滋生,但如間隔上一次消毒時間已超過24小時,建議可再進行一次消毒流程,加強物品乾淨程度。除了挑選適合的消毒鍋外,家長應確實清潔奶瓶後再進行消毒,避免病菌孳生。若在消毒後產生異味,代表奶垢沒清洗乾淨,需先將奶瓶刷洗過後,重新消毒。最後,定期清潔消毒鍋內部也很重要。消毒鍋底部的金屬板易有水垢產生,如無定期清潔,恐影響機器導熱,不僅影響殺菌效果,機器也容易故障,因此選購消毒鍋時,建議家長可挑選容易拆裝的結構,較便於進行清洗。專家提醒家長,正確使用消毒輔助物,才能真正落實居家嬰幼兒健康防護,降低病菌威脅。

研究/2歲兒若還用奶瓶 5歲時肥胖機率較高

研究/2歲兒若還用奶瓶 5歲時肥胖機率較高#奶瓶

根據一項針對美國近7000名孩童進行的研究報告發現,2歲時仍在喝奶瓶的嬰幼兒,在5歲時出現肥胖的機率,比其他孩童高出1/3,等於小孩越早停止使用奶瓶,可能有助於預防體重過度增加。美國譚普大學(TempleUniversity)公共衛生博士候選人古茲(Rachel Gooze)將這份研究報告發表於「小兒科期刊」(Journal of Pediatrics)上,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不確定長期使用奶瓶是否為直接導致肥胖的原因,不過他們的發現顯示,嬰幼兒在年滿1歲前後斷奶,可能有助於對抗體重增加。古茲指出,他們的研究發現可能可增加1項讓小孩停止使用奶瓶的誘因,而且可能有必要這麼做,因為許多2歲大的嬰幼兒似乎仍在使用奶瓶,而在古茲和同儕研究的6750名孩童中,每5人就有1人在24個月大時仍在使用奶瓶,包括在夜間或全天使用。在長期使用奶瓶的小孩中,每5個就有1人在5歲時出現肥胖。小兒科醫師早也建議父母,在孩子12到14個月大或甚至更早時,就讓小孩停止使用奶瓶,改用方便嬰幼兒使用的杯子,主要是因為使用奶瓶的時間延長,尤其是徹夜使用,被認為是導致蛀牙風險提高的因素,也可能造成鐵質缺乏。

Menu